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4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连载 大梨树 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之十二)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6 08:50: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连载·

大梨树 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之十二)

             张 其 华


实践之六: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大梨树村艰苦奋斗十年,改造荒山,建设标准的水平梯田10600亩,这本身就是发展经济的行动,也是治理生态环境的行动,只不过当时并没有那么自觉,发展经济的意愿居于主导地位,改善生态环境是次生效益。不过这一与大自然进行斗争的行动堪称壮举。不仅在改山造田的规模上举世无双,而且,改山造田的成效也可称为空前罕见,对于大梨树村发展水果生产和开发生态旅游产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今天看来,这一改山造田的浩大工程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大工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自然环境得到了重大的改善。把荒山建成了植被茂盛的青山,一是净化空气,改善局部小气候;二是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三是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根除了山洪爆发的危险;四是发展经济,开发了水果生产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五是为大梨树村民营造了优美、舒适的生存环境。

    大梨树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并非改山造田这一项工程。在改造荒山后,大梨树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从被动地利用自然条件,向主动地创造条件、改造自然发展。在治山的基础上,大梨树村开始大规模的治水。原来的大梨树村没有像样的河流,也没有像样的湖泊。有几条小河沟旱时断水,雨季河水泛滥,行路困难。有几处水泡子,杂草丛生,蚊蝇泛滥,水质污臭,影响民居。大梨树村在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之后,开始主动地改变这一旧面貌。大梨树村集中财力,改造了原有的臭水泡子,新建了多处水库。把这些臭水泡子建成了10座山清水秀、风光秀丽的湖泊。并把湖泊之间的水道和河流修建一新,用拦水坝保证水流的充沛,用护岸堤保证河岸的整齐。这些湖泊和河流除了防洪排涝灌溉等功用外,还把大梨树村点缀得像江南一样,山光水色,十分迤逦,成为大梨树村的新景点,成为大梨树村民优美的居住环境。这些湖泊都有美丽的名字:丽湖、龙潭、旺湖、鑫湖、龟山东湖、龙母湖、小瑶池等等。

    除此之外还整修了大梨树村全部的道路。大梨树村是典型的山村,抬头是山,抬腿是沟,沟沟岔岔,没什么像样的路,给经济的发展和村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这也是造成山村处于封闭状态、贫穷落后的重要原因。大梨树村在修整村内道路上下了功夫。所有村民组、自然村落、居住点都通了柏油路,所有的河流上都修建了固定的桥梁,四季通行便利,风雨无阻,四通八达。原本闭塞的山村现在通行便利,与凤城来往自如。大梨树村通往凤城的公交车线路,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五条。过去靠牛车进城需要半天时间,靠自行车进城需要一个半小时,现在坐公交车只需20分钟。缩短时间就是提高效率,生活节奏加快了,村民的生活变得更现代了。

    大梨树村在发展经济和改造生态环境上的一个大手笔是仿古新村的建设。由于沟岔纵横,大梨树村民居住分散,联系不便。为了节省土地,为了密切联系,为了便于管理,为了实现农村城镇化,大梨树村建设了仿古式的新农村,集中了一大部分村民。仿古新村的       建筑面积达70000平方米。新村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沿桓盖公路两侧建设了店铺式的两层楼房,每两户为一座,供开设商业店铺用。第二部分是在新村中心地区建设仿古式的民居,民居为两层建筑,青砖青瓦,有院落。这部分仿古民居又分两个区域,一个区域是集中居住区,一个是四合院式的分散居住区。仿古民居是新村的主体,面积大,住户集中,人员多。新村的中心是武次广场。广场南侧是面积达800平方米的展览厅,原为村史展览馆,现在准备开发为满族民俗文化博物馆。展览厅门前竖立着“燕东风骨”和“武次重光”两通石碑,弘扬两千年前的武次文化。新村的第三部分是欧式别墅区。别墅区共两期建设,分别命名为“宜园”和“鑫园”。除此之外,为配合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沿大梨树河建设了仿古商业店铺,像小秦淮一样绚丽热闹,与庄稼院、青年点、河边客栈组合成旅游服务区。另外还建设了3000多平米的文体宫和标准的游泳池和嬉水池。在新村的主要路口都建有高大华丽的牌坊,以“百合”“远志”“梧桐”和“丁香”等命名。在穿越村中的大梨树河上,架设了五座石拱桥和一座河边凉亭,石桥的名字分别是“天葵”“天冬”“天竺”“天雄”和“天麻”。河边凉亭名为“马兰”。村中街道也以中草药命名为“映山红”“天南星”“五味子”和“威灵仙”。大梨树村临桓盖公路有两座高大的牌楼,一座是大梨树门,朝向的是康庄路。一座是市场门,朝向的是通达路。市场门有两个副门,内外门楣上书写着“乐天”“乐善”“乐生”“乐业”,这是基本的人生态度。大梨树仿古新村俨然成了风光秀丽的江南小镇。

    即便散落在山沟里的村舍民居,也都建设得整齐舒适,依山傍水,环境宜人。山沟里不乏城里人购地建的房屋,俨然一派秀丽田园风情。

    目前的大梨树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村庄建设成一个美丽的国家AAAA级生态旅游区,不仅村民安居乐业在青山绿水间,而且成为广大游客游览休闲的胜地。外地来大梨树村的游客往往一下车就惊叹:这不是江南吗!大梨树村的花果山览胜、药王谷探秘、联珠三湖休闲、新农村观光成为大梨树村标识性的风光。这是大梨树村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结果。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建设了生态环境,相得益彰。治山、治水、修路、改善环境,修建新村得到的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重结果。

    在大梨树村,村民与自然风光完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进入了“身在自然、自然在心”的难得境界。这一切都取决于大梨树村把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步进行,良性互动,经济发展带动环境建设,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结果。在这方面大梨树村的一些做法值得推荐。

    ——任何一项建设性活动都不应该是单纯的,它的效应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也体现在社

会上。既产生主效应,也能产生次效应。如果很自觉、很主动地认识到这一点,那么那些次生效应可能得到强化,效果更明显。这是一种认识论,符合唯物辩证法。这应该是规划工作的出发点,而不是意外收获。有了这样的自觉性,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在发展经济的活动中不能忽视生态环境的建设,要把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建设主动地安排在经济建设活动中。生态环境建设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到村民的根本利益,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并非可有可无。村民对于自然环境的要求既是物质的需求,也是精神的需求。安居才能乐业,安居是乐业的物质基础,乐业是安居的精神成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要采取主动的态势,不应被动地接受自然条件的摆布,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下主动地改变不利的自然条件。有钱去搞经济建设,却没钱去搞生态环境建设,这就把两者对立起来了。

    ——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利用、共同发

展的伦理性关系,和谐相处。经济建设很多时候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需要一个准则性的基本点,那就是尊重自然,按规律办事,不要粗暴地破坏自然环境,要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大梨树村花果山的建设,既改造了不利的自然条件,建成了万余亩的水平梯田,发展了水果生产和生态旅游,同时,也整治了山洪和泥石流等可能的自然灾害,保护了自然环境。

    ——任何经济活动都不单纯地从经济效益出发,要兼顾生态环境效益。生态环境建设

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是一项规模较大的工程,所以,规划十分重要,要分期分批地、按部就班地实施,不能顾头不顾尾,只看眼前,不看长远;也不能一窝蜂似地大轰大嗡地搞。要注重实效,千万不可搞形式主义。大梨树村很重要的一个经验是把环境建设与生态旅游业的开发整体考虑,一起实施。在新农村建设中,既考虑村民生活的条件,也考虑旅游资源的开发,一箭双雕。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社会性的工程,它的重点在于建设,而不是简单的治理,所

以,治理必须与建设统一考虑安排,在治理中建设,在建设中治理,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必须一体规划、一体实施,不能脱离经济发展单纯地搞生态环境建设,也不能不考虑生态环境而盲目地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建设治理,完全统一在一起,相互依存,同步促进,没有矛盾,只有相互作用。

    ——生态建设具有公共服务性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部分资金不可能摊派在村

民身上。大梨树村主要是靠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在大梨树村,集体收入主要用于发展生产,除为村民上交有关保险等费用和发放福利外,主要用于环境设施的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养护费用占据很大比重。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社会福利。

    生态文明是生态环境建设治理的社会效应的体现。1、这是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综合效应;2、这是作用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性行为;3、这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方式;4、这是建设性的工程,而不是单纯的治理性质的工程;5、这是综合规划,综合实施的建设,具有战略性。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本质区别就在这里。大梨树村的生态环境治理满足了上述条件,不仅治理了穷山恶水,还改善了人居条件,建设了仿古新村,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所以,生态环境的治理升华为生态文明建设。

    大梨树村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经济完全融合在一起,通过良性互动,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既发展了经济,又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建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文明。

    在我国农村的发展建设中,有的地区把发展经济同生态文明建设完全对立起来,只抓经济发展,不考虑生态文明,结果,经济上去了,GDP大幅提升,钱没少赚,腰包鼓了,可是生态环境却彻底毁坏了,大气污染,河流污染,土地污染,难以治理,遗患后人,生态文明无从说起。目前在我国北方严重的雾霾天气,基本是盲目地搞所谓的工业化造成的,治理这些污染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不能不说是个极其惨痛的教训。大到国家,小到一个村庄,在致力于经济建设的时候,万万不可忽视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一起抓,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盲目性和片面性的错误再也不能犯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8-10-18 09:41:00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8-10-18 09:43:44 |只看该作者
精彩!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5 14:41 , Processed in 0.00929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