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三个家庭的故事,说出了中国许多人的四十年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5 05:04: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这三个家庭的故事,说出了中国许多人的四十年                                         2018-10-24 21:54                                                   

                  

家,凝聚着爱与生命的人间故事

照片,用光影记录着岁月的痕迹

一起来看三个家庭的光影故事

和他们一起回溯四十年激扬岁月

感受共同的时代印

军人之家
带着“铁血柔情”
他们总会有严谨刚强、爱国奉献的家风
儿女们也常会以追随父辈为荣
我们的家像“蒲公英”一样
“对于我家来说,老一辈留下最宝贵的财富,不是房子、车子与票子,而是一帧帧充满亲情的全家照, 老照片总会弥漫着浓浓的亲情回忆。”

——杜东


你们看,照片里母亲怀中那个瘦弱的小家伙,就是我。听母亲回忆,当年父亲的部队接到命令紧急调动,刚生下还不到40天的我随军一路颠簸患上重病,父亲心疼的不得了,可他说过,“军人家庭就像蒲公英一样,听党指挥,四海为家”,这也树立了我们的家风。
等我长大了一些,全家在旅顺拍下了这张照片,可那时我还不知道,一张照片意味着什么。

父亲,是光荣的革命老兵,母亲,则出身书香门第,可打我记事以来就是和平年代,没有见过父亲壮阔恢宏的战斗和母亲挥斥方遒的杰作,只见他们低调而无私的奉献着青春,而我们见风长似得长大。我慢慢懂了奋斗的年代里何为真正的英雄,和哥哥、姐姐也义无反顾的投身到军旅生涯。
这张全家福中,你可能留意到少了一名家庭成员,我的大哥不幸离开了我们。那时候我隐约意识到,新与旧、生与死的轮回,也是生活的常态。

时光飞逝,2014年3月的这张全家福里,我们这一代也已经儿孙满堂,家家都住上了宽敞的电梯房。
两位老人虽然不在了,可我们的“蒲公英之家”终于扎根发芽,拍摄全家福也成为了全家的习惯,仔细看看,孩子们眉眼之间都是您们的模样呢。

2018年春节,一家人在新家中拍下第五张全家福。曾经那个瘦小的孩子,我,也已经老去了。想必多年后,孩子们再看着这张照片,也会有与我此刻同样的感受吧。
改革开放40年间,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与日俱增。全家福,承载了时代的发展,也见证了亲情的延续。
乡村之家
最动人的是千年如一的乡愁乡情
大大的世界里,平凡喜乐是幸福
小小的乡村中,阖家团圆满温情
有家的地方才是“根”
“聚会简单而温馨,大家都很满足和开心,不论何人,不论何时,家永远都是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有家的地方才是根,有亲人的团圆饭才有年味。”

——叶静


2003年的除夕夜,炮竹欢腾,阖家团聚。此刻,叔叔伯伯不再是一个辛劳的农民工,而是奶奶的宝贝儿子;婶婶们也不是家庭主妇,而是叔叔伯伯们的爱人;哥哥姐姐们也不是孤苦的北漂,而是爸爸妈妈们的孩子与宝贝;而我们,这些小孩子,此刻不是学生,而是全家的宠儿与欢乐果。
在各行各业忙碌整年的家人们,忘却烦恼,围坐在旧餐桌前推杯换盏,聊着一年的苦辣酸咸。
当年还算稀罕的滑盖手机拍照画质欠佳,但温馨的合影中大家都很开心。我们比的手势是不是现在看来有点儿落伍啦?

2016年,奶奶八十大寿聚会,晚辈们齐聚一堂为老人祝寿。十几年间有许多变化,家族人丁兴旺,刚买的自动转盘桌子显得有些拥挤。
少年长成青年,青年迈向中老,离家远行的孙子、孙女打来视频电话祝贺,而时髦的智能手机照片清晰度也变好了,但不变的是对家人的爱意、对生活的感恩。
拍照时大哥水平没有长进,没有逃过被长辈们打趣的命运,“你这个抓拍没有水平嘛,我都没有准备好”……欢笑之间,时光的流逝仿佛被遗忘,幸福的时光被永远定格。
工人之家
老人们爱讲激情澎湃的岁月
把生命奉献给祖国的建设
回忆里也多了一份责任与传承
家,与初心同在
“我们是油田移民的后代,也是见证历史的新生代,老照片里记录了几代油田人的青春,是有关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轴。”

——费琳苑


长辈们总是拿着老照片,看了又看,不时操着方言乡音教育我们,“年轻人,不能忘本。”姥姥、姥爷祖籍安徽淮南,一位是人民教师,另一位是部队的军医。
1978年,举家响应号召搬迁到天津的团泊洼,并在之后投身大港油田的建设当中,那时候的油田还是一片盐碱滩涂,可就是在父辈们的一砖一瓦、点滴血汗下,成为了我们称之为家乡的繁华油城。

在2008 年,姥姥和姥爷金婚,全家总动员找来一家颇受信赖的照相馆,认认真真的拍了张全家福。
大港油田高速发展着,我们长大、成熟了,长辈们也慢慢老去,姥姥说自己年轻时候还很好看的,我笑着说“是的是的”,我永远记得老照片中那位伟大的母亲和那位坚毅的父亲,是如何一步一步撑起现在这个庞大而温馨的家。

2017年,外甥女出生,家庭迎来了四世同堂。姥姥80大寿上,全家拍下了这张全家福。油田人民从五湖四海而来,感谢这份因缘际会,让我们成为此刻的自己。想想真快啊,90后的我们,曾经还是“油田的子女”,现在却慢慢成为了“长辈”,还有点不适应呢。
如今,很多我们身边的同伴都选择了去远方离家拼搏,而我更愿意陪伴在家人身旁,守护他们的笑脸,为油田的未来拼搏和奋斗,油田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将在我们身上继续传承。
我们,在这里等你

朋友们,看完这三个家庭的故事,是不是也像小编一样似曾相识?这不就是我/我朋友 /我家人的故事嘛!每个人的小家都和祖国大家庭紧密相关。祖国发展了,我们的小家才能收获幸福;每个家庭的梦想和追求,成就了伟大祖国飞速发展的四十年。快来投稿吧,与更多的人分享你关于同一个大时代的独家记忆!

“经济日报·改革开放40年”视觉大赛正在继续!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视觉作品,快发给我们!让更多人分享你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存留时代的印记。这是伟大祖国的改革与发展的四十年,也是每个小家奋斗与收获的四十年。全家福、老照片、身边变化、动人瞬间……所有您认为可以表达对祖国四十年献礼的照片、视频或其他视觉作品都可以投稿。当然,一定要有完全版权哟!具体要求和评奖事宜,请点击标题进入。

我们在这里,期待你的到来!


40年间

春华秋实,斗转星移

岁月的洪流席卷之间

总有些东西未曾变改

当年的孩童已长大,奋斗的精神将被铭记

时代奔腾向前,更多的美好等待我们发现……


看到大赛的消息,突然想起了这两张照片。前一张妈妈扎着当时流行的大辫子,爸爸背着绿军包像小鲜肉一样帅,抱着极其不情愿的我。后一张是我提议在同样的地方拍下的,父母都老了,我也长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感谢祖国,感恩父母。 ------王忠

这是今年8月为一对老人拍的,他们刚拍完纪念金婚的照片,手里拿的是当年的结婚照和建国40周年拍的老照片。老人说,老照片伴随他们走过50多年,记录着生活的点滴。看得出,老两口的日子越老越甜。
------宋星刚

投稿/叶静、杜东、宋星刚、费琳苑、王忠

编辑 / 张苇杭、覃皓珺(见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0 23:20 , Processed in 0.00805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