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1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越反击战夺取高平,解放军如何出奇制胜大破越军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0 19:33: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对越反击战夺取高平,解放军如何出奇制胜大破越军                                         2018-10-30 17:55                                                   

                  

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广州军区在水口、布局至高平方向集中了42军124师、125师、126师和43军129师共4个步兵师(统一组成南集团)展开进攻,后来又加入了军区预备队54军162师,在优势炮兵和2个军属坦克团另1个独立坦克营的火力支援下,于极为艰险复杂的地形上突出奇兵,打了高平越军一个措手不及。在长途纵深穿插的突击战斗中,各部勇猛向前,顽强奋战,终于冲破越军的重重阻击,一举打下高平,决定了越北的大势。这次突击战斗,在战略、战术、组织、指挥、兵种协同等方面都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

从作战计划上看,南集团方向坚持了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中国军队传统作战指导思想。在越北这样不适合大兵团作战的艰险复杂地形上,大规模使用装甲摩托化部队实施长途穿插,实为反常用兵,正面负面可能性都有,主要看如何指挥和把握战机。在突破口的选择上,以部分兵力兵器从水口关方向对复和实施牵制性攻击,集中主力组成大规模装甲摩托化部队突破布局关,直插东溪,打了越军一个措手不及,撕开口子,赢得了战机。原定计划中战役发起当天就要兵临高平城下,那只是在地图上一卡一卡地想像。地图上的70公里距离,在越北那样山地纵横、河溪密布、路少桥脆的艰险地形上,又有越军阻击,根本不可能当天就穿插到位。但从布局关突破是成功的,越军没有判准这个突破口,用以阻击的兵力大多是地方军和民军,以致东溪失守后才手忙脚乱地重新部署兵力进行堵截。越军的狠招是炸桥、毁路、扒坝,43军坦克团和42军坦克团多次都是被断路和断桥截住,耽误了不少时间。特别是越军出其不意地扒开班翁水库,一举将汽车路截断30多个小时,为调整部署和撤退争得了喘息之机。因为班翁被堵,炮兵和后勤上不去,修路又不知要多少时间,许世友才打算要炮兵和特种车辆走复和到东溪,这又引出了复和之战的种种曲折。从事后结果看,班翁水障经过32小时抢修,已于2月19日修通,可勉强让轮式车辆通过。而打通3号公路到东溪,已是21日,这一天多的时间就差点折腾浪费了。如果124师穿插到位,高平被克,复和地区越军就是瓮中之鳖,可以慢慢扫荡,用不着当时急着强攻硬打。但这结果又是临战时无法预知的。越军炸水库,多长时间排除水障,125师打不下复和,这都无法体现在战役计划中。能考验的,只是指挥员的临机应变。总的来看,许世友想让车辆改道,其决心可以理解,只是结果是不理想的。可以把握的,是当时应该让预备队162师直接加入战斗,那样按实战进程进行,时间就能早一天,对全局就更有利一些。

从作战指挥上看,大兵团作战,能否掌握住部队,及时定下战斗决心,协调指挥,是影响战役成败的关键。42军以2个陆军师加强上百辆坦克、装甲车从布局关突破,向高平交替攻击跃进,对于保持攻击锐势和战斗力是必要的。126师和124师在组成穿插梯队时,都派出多名师、团干部到前方加强下一级指挥,或组成前方联合指挥所,及时处置突发情况,实施灵活指挥,较好地掌握了部队,保持了坦克、摩托化部队在突进中的组织协调。实战中,穿插东溪时,126师前指和43军坦克团指挥所紧跟着前卫坦克1营后推进,在过靠松山时遭敌阻击,步坦一度脱节。因师前指指挥靠前,直接通过坦克电台指挥前卫1营继续向东溪突进,又及时和后方的师基指协调,保障了指挥的连续性;124师在嫩金山口被越军阻击,后续部队发生拥堵。因师基指靠前指挥,及时调整前进路线,令随坦克团后跟进的371团从公路右侧迂回前进,同时转变124师侦察大队与370团的任务,从而加强了正面的主攻力量。

43军坦克团先头3小时夺取东溪,124师迅速冲上4号公路,高平战役就大局已定了。虽然后续部队被班翁水障所阻,甚至辗转改道要从水口大桥通过走3号公路,打复和县城又折腾了几个来回,不过只是延误了一点时间,已无关胜负。越军要想翻盘,只有用强大的预备队实行两路逆袭,高平越军再反向接应,战局方有变数。实战中,北集团方向原平和太原的越军均未大规模来援,小股越军反扑是杯水车薪;南集团方向背临谅山,越军较多,有第3师、327师、337师、338师等部。但43军129师已在布局关以南的15-18号界碑之间突破,切断4号公路,攻向七溪,形成了一道屏护42军侧翼的防线。而七溪再向南,则已邻近东集团55军攻击地域,越军经这里反扑要两面受攻,难以为继。高平战役,实际上是有惊无险。因为中国军队拥有强大的兵力和火力优势,战略机动无法阻挡,越军只靠游击袭扰可以暂时迟滞一下,但难以挽回大局。最后夺取高平时,南集团总指挥吴忠和42军指挥员身先士卒,亲自观察高平市区情况,掌握了可靠敌情,从而定下决心,勇猛突击,终于拿下了高平。

从战术上看,大规模的坦克、摩托化部队穿插作战,步坦协同是关键。鉴于中国军队步坦协同的弱项,战前南集团部队进行了大量的训练,尽可能地弥补了薄弱环节。实战中,126师前指和43军坦克团指挥所同乘一辆装甲运输车前进,就是为了协同步坦便于指挥;炮兵群组成了两个前进观察所,分别跟随2个步兵团行动,以及时进行火力支援;坦克团也向担任主要任务的步兵营派出了携带电台的联络人员,尽可能地协调步兵与坦克间的行动。因为中国军队当年缺乏步兵战车,参战的装甲运输车数量又很少,长途穿插中步兵要跟上坦克,就只有搭乘在坦克上。向东溪、高平穿插战斗中,42军、43军的军属坦克团共参战5个坦克营,一般是前卫坦克连或前卫坦克营不搭载步兵冲在前边,后边的坦克要搭载步兵跟随前进。因为没有实战经验,每辆坦克上步兵搭载过多,一般搭载了20-24人,最多的有26人,为了不被高速行进的坦克甩下来,还需要把重武器和一些新兵用背包带或绳子、皮带捆在坦克上,这就留下了隐患。当遇到越军突然袭击时,步兵一时来不及解开绳子下车,重武器也一时解不下来向敌还击,造成了较大伤亡。在经历了血的教训后,步兵和坦克都有了经验,协同也越来越好。实战中,一般是遇到越军阻击时,步兵迅速下车消灭敌人,坦克以炮火支援步兵攻击。遇到路障或桥梁被毁时,步兵下车排除路障、抢修桥梁,坦克以炮火掩护步兵和工兵施工作业。在高平大穿插中,步兵向沿路山头拔点,采用夜间接敌、渗透、进攻战法,为打通道路起到了关键作用。坦克则以火炮和高射机枪支援步兵战斗,分工打击山腰、山顶的越军重机枪、高射机枪、直射火炮,摧毁火力点。如此步坦协同动作,保障了穿插梯队快速向高平突击。

从组织上看,南集团战前对突破地域和前进道路进行了大量侦察,在临战训练上有了针对性准备,同时筹措了大批修路、架桥用的器材、工具,建立了较为有力的运动保障队,这些都对取得穿插进攻战斗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前大量坦克、车辆和人员向进攻出发地区机动时,组织比较严密,如利用夜暗行动,分批隐蔽开进,注意观察掌握敌人动向,对已进入部队严格管理,保持无线电静默,利用已暴露的火炮、车辆进行佯动等,最后主力全部进至布局关正面仅有1公里、纵深仅3公里的出击地域,越军依然没有警觉,确实起到了奇兵的效果。

在炮兵的使用上,南集团充分发挥了中国军队在炮火上的优势,基本上及时支援了主要方向上的战斗,给越军造成了重大杀伤,对穿插战斗的最后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在冲破孤山封锁线时,创造性的使用了85加农炮和高射机枪轮换射击的战法;对着迷西山越军火力压制时,集中使用了152加榴炮和130火箭炮的密集轰击;攻击班占西侧长形高地时,85加农炮“上刺刀”近距离有效支援步兵战斗等。这些实战都锻炼了中国军队的炮兵战术,保障了战斗的最后胜利。

南集团方向参战的4个步兵师中,126师突破布局,奇袭东溪、穿插高平,连续作战,表现了高昂的斗志;124师强攻4号公路,夺弄梅,取博山,打下高平,歼敌最多;125师复和作战全是攻坚,打得最苦,作战过程最曲折;162师打孤山,渡平江,袭班占,势如破竹,显示了良好的单兵作战素质和训练水平。

南集团方向的作战,以奇袭、惊险、曲折著称,是高平战役的高潮,创造了人民解放军战史上大规模使用装甲摩托化部队的经典战例,在战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后来者对之仔细研究。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8-10-30 19:34:09 |只看该作者
    中越战争:老山战役歼灭6000越军,让越军不敢再战                                         2018-10-30 15:46                                                   

                  1979年3月16日对越自卫反击战胜利结束中国军队撤军后,越南当局又卷土重来,派兵侵占了中越边界中方的领土老山、者阴山地区,从老山主峰可以瞭望中国纵深20多公里,越军经常在上面对中国境内射击,对中国边防造成严重的威胁,为了收复老山地区,中国军队与1984年4月17日发动了老山地区拔点作战,经过十几天激战,中国军队一举收复老山、者阴山地区。

在中国军队收复老山地区之后,越军北部军区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夺回老山。越军313师派出一个团的兵力反扑老山,结果被中国军队击退。1984年6月19日,越北二军区又以两个步兵团的兵力,在炮火的掩护下,又大规模向老山攻击,在中国军队的顽强阻击下,越军最后还是失败了。

为了挽回尊严和迫于国内压力,越军又制定了一个疯狂的计划,名为“北光计划”,这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以八个团1.8万的庞大兵力向老山地区全线出击,企图一举夺回老山。所幸这个计划被中国军队获悉,中国军队为了粉碎越军这个疯狂的计划,制定了相应的对策。1984年7月12日凌晨2时30分越军开始向老山地区攻击,早已严阵以待的中国军队给予越军迎头痛击。

在老山地区,中越双方共投入47个炮兵营,总共3万余人在这片地区进行厮杀。越军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被中国军队击退,越军强攻不成,派出特工部队进行偷袭,结果遭遇中国侦察兵的围歼,损失惨重。眼见失败在即,越军使出了最后一招,派出“敢死队”,这些人是越军的骨干分子,作战时凶猛异常,军事素质高,人人怀有必死心,个个都是亡命徒。按照越军几十年的作战“惯例”,只要“敢死队”出战,一般都有取胜的把握。

越军不怕死,解放军更不怕死,“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更不怕的解放军,越军“敢死队”遭遇惨败。1984年7月12日晚上10点30分,越军在拼命攻击了17个小时之后,再也无力继续进攻。最终不得不全线撤退。此次防御作战,我军共击毙越军2700余人,伤敌3000余人,击毁敌火炮150余门、坦克四辆,缴获各种枪支弹药不计其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8-10-30 19:35:53 |只看该作者

解密中越战争:解放军11名侦察兵一次性全歼近400名越军

    解密中越战争:解放军11名侦察兵一次性全歼近400名越军                                         2018-10-30 11:27                                                   

                  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短短一个月不到中国军队就战胜了越军,给予越军沉重打击,越军不仅丢失越北多座战略重镇,而且还被消灭了至少10万人,中国军队在3月16日全部撤回中国境内。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南特工是一支极为狡猾的部队,他们不仅乔装成解放军队混入解放军队伍中,而且时常在中越边境地区进行破坏、侦察、绑架等活动,给中国军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为了对付这支狡猾的“狐狸”,中国军队从各大军区抽调了15支侦察兵部队,组成了15支侦察大队,开始对越南特工进行报复性打击。

中国侦察兵部队整装待发
在对越特种作战中,有一个经典战例不得不提,在1984年的老山战役中,中国侦察兵部队踏越边境主动出击,当时某侦察兵支队接到任务是消灭老山地区某屯兵洞的越军。中国的这支侦察兵分队由11名侦察队员组成,他们每个人都是由老兵组成,作战经验丰富,而且对于越南特工怀有很大的国恨家仇,他们的目标就是歼灭越军,狠狠打击越南特工的嚣张气焰。

这11名中国侦察兵接受命令之后就一头扎进了危险重重的越军阵地,经过侦察,他们不就就发现有越军活动的屯兵洞群,里面有着数量不等的越军。虽然在人数上这支侦察兵与越军处于很大劣势,但是他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着侦察兵特有的勇敢机智,忠诚赤子心以及顽强作战的优良作风,经过精心策划的作战计划,由11名中国侦察兵的侦察小分队一连打掉了18个越军屯兵洞,击退了越军6次反扑,最后在取得歼灭了近400名越军的巨大战果之后安全撤回军营,创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经典的以少胜多的特种作战战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8 13:27 , Processed in 0.00889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