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3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金庸的15个冷知识,最想当段誉,因王语嫣原型是夏梦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03:24: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清梦 于 2018-11-1 03:29 编辑

关于金庸的15个冷知识,最想当段誉,因王语嫣原型是夏梦                                         2018-10-31 14:15                                                   

                  

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原名查良镛)昨天在香港养和医院离世,享年94岁,一代武侠巨匠陨落。

大家纷纷在朋友圈对金庸先生进行了缅怀,感谢他曾为我们填补了许多无聊时光。此时,在追忆以外,我们应该再次更加深入地了解一下这位武侠大师,松果君特地整理了15条金庸先生的冷知识,从侧面领略他大江大河的一生。

关于个人经历

1.15岁就因写书赚到第一桶金

金庸人生中出的第一本书并不是武侠小说,而是一本叫做《给初中投考者》的试题精编。

这本类似于《5年高考,3年模拟》的教辅类书籍畅销数省,也让金庸小赚了一笔,他把这笔版税用于自己的学费,一直供到大学。那年他才15岁。


2.应聘大公报,从3000人中脱颖而出

金庸的第一份工作是《大公报》的国际电讯编辑,那个时代做编辑的门槛很高,甚至比如今高考还难。当年《大公报》招聘名额只有3个,却有3000位应聘者蜂拥而来,最终,查良镛突出重围,入职上海《大公报》,正式开启了自己的传媒生涯,他先后在《东南日报》、《大公报》、《新晚报》任职。1959年,金庸与沈宝新共同创办《明报》。

《明报》连载的《神雕侠侣》

3.有过三段婚姻,感情生活丰富

金庸23岁开始了自己第一段婚姻,首任夫人是比他年轻5岁的杜治芬,但后来金庸长期因工作往返于香港和内地,并且收入微薄,又因其他各种原因导致感情破裂,最终离婚。

1956年金庸与第二任妻子朱玫结婚,并育有4位子女,但大儿子因感情问题在美国自杀,夫妻二人深受打击,这也导致金庸的第二段婚姻在争吵中结束。

金庸在大儿子死后,经常去酒吧借酒消愁,期间结识了女侍应生林乐怡,最终金庸与这位比自己年轻许多的女子结婚。

金庸的三次婚姻

关于家人

1.金庸并不喜欢表哥徐志摩

众所周知,金庸家族名流辈出,徐志摩、蒋百里、钱学森、琼瑶……都与金庸沾亲带故。

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金庸对表哥徐志摩的印象并不好。据传,关于徐志摩与第一任妻子张幼仪的感情纠葛,金庸是站在张幼仪一边的。还有学者指出,徐志摩曾用过云中鹤这个笔名,《天龙八部》中“四大恶人”中的老四是个淫贼,就叫云中鹤,《神雕侠侣》中小龙女这个称呼,则是源自徐志摩《爱眉小札》对陆小曼的昵称。


2.1967年经历丧子之痛

金庸与朱玫的长子査传侠聪明过人,但19岁时因为感情问题在美国自缢身亡,这让金庸遗恨终身。次年,金庸将十七年前连载完毕的《倚天屠龙记》重新修订,并补上了一段后记。

在后记中有这样两句话:然而,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太也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3.金庸笔下,为何父亲们总是缺位的?

在金庸小说里,把所有有关于父亲的碎片,拼在一起,其实就是金庸年轻时候的一个心结:一种遗憾,没有父亲的遗憾,身为人子却不能尽孝道的遗憾,以及对自己无能为力而感到遗憾。

金庸曾将自己的童年经历写成一篇名为《月云》的散文,其中谈到了他的父亲、母亲、家里的丫鬟和周遭的亲族。

关于小说

1.《射雕英雄传》曾引发台湾当局恐慌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的成名作之一,1957年1月至1959年5月,共在《香港商报》连载862天,期间《香港商报》常常供不应求,一时洛阳纸贵,甚至有不少台湾报贩子在香港订购《香港商报》再走私入台。台湾政府发现后甚是惊恐,并以为这是“中共武侠统战”。


《香港商报》连载的《射雕英雄传》

2.金庸对央视版《笑傲江湖》颇为不满

央视版《笑傲江湖》2001年开播,但这部剧让金庸有点生气。剧组开拍前向金庸承诺绝不对原著进行改编,金庸未收任何费用就把版权送给了央视,结果剧组还是对剧本进行了修改,金庸表示:改得不好。

3.最喜欢令狐冲,不喜欢韦小宝

金庸在武侠小说里创造了无数形象,在众多自己创造的人物里,金庸本人最喜欢令狐冲和乔峰,但不喜欢韦小宝,他曾说过:“见到这种人要远而避之”。

陈小春版韦小宝

4.最想做段誉,因为王语嫣的原型是夏梦

金庸在散文中表述过自己愿做段誉,他说:“如果在我的小说中选一个角色让我做,我愿做天龙八部中的段誉,他身上没有以势压人的霸道,总给人留有余地。”王语嫣的原型,就是金庸的梦中情人影星夏梦,她漂亮得无烟火气,名副其实的“神仙姐姐”。

5.因书中道士负面形象太多,被华山道士抗议

当年金庸先生受邀上华山参加某活动,声势浩大,华山道士们出来集体抗议,说不欢迎金庸来华山,因为金庸先生把华山道士写的太难看了。

6.找倪匡代笔《天龙八部》,却把阿紫眼睛写瞎了

当初连载《天龙八部》期间,金庸到欧洲旅游,请倪匡代写,只提出一点要求,就是不能把人写死,倪匡讨厌阿紫,把阿紫眼睛写瞎了,金庸回来之后治好了阿紫的眼睛。

关于粉丝和爱好

1.最大的金庸迷——邓小平

金庸或许是华语文坛粉丝最多的作家,从者如云,甚至有“有井水处必歌柳词,有华人处必读金庸”的说法。金庸粉丝中最著名的一位,恐怕要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了,1980年金庸访问北京,邓小平当面对他说:“我喜欢读你的武侠小说。”

邓小平与金庸

2.马云因痴迷金庸,曾试镜张纪中版《笑傲江湖》风清扬

金庸武侠对马云影响极大,以至于在阿里内部,马云给自己起的花名就是风清扬。

早在1999年,那时还是小商人的马云听说张纪中要翻拍金庸剧《笑傲江湖》,便前去自荐客串风清扬这个角色,结果剧组还真让他试了试镜,最终由于没有科班表演功底而被弃用。这个故事如今已变为一段笑谈。

3.曾拜师聂卫平学围棋

金庸不仅痴迷武侠,还热衷下棋,曾拜围棋大师林海峰的高徒王立诚为师,也跟聂卫平等人学过棋。

1993年,有高官在钓鱼台国宾馆宴请他,特地请聂卫平作陪,席间问及聂卫平:“你有几个围棋弟子?”聂答:“最好的弟子是马晓春,但真正拜过师的只有查先生一位。”高官又问:“查先生的围棋在香港是不是最好的?”聂沉吟半晌,说:“在香港知名人士中第一。”众人大笑,金庸却谦称说:“即使在香港知名人士中,我的围棋也绝非第一。

如今斯人已去,音容长存,金庸生于1924年,亲历了近100年来的中国巨变,他是大历史的见证者,同时,他也用笔墨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

金庸的小说故事情节不一定深刻,但人物刻画往往很深刻,这源于他对人性的透彻洞悉。

岸边多少事,依旧大河流,估计一百、两百年后,依旧会有许多人喜爱金庸,肯定还会有孩子像我们当年一年,躲在被窝里,捧着《笑傲江湖》秉烛夜读。

有人曾问金庸:“人生应如何度过?”老先生答曰:“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最后我们附上一些金庸先生的书法,人如其字,武侠不死,经典还会永流传。

金庸书院丨金庸书法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龙城朝阳,三燕故都;传奇慕容,华夏一脉。

笑傲江湖

淡泊明志

金庸给少林寺题字:中国少林文化大展,修武积德,参禅悟真。

金庸先生曾送给作家邓友梅一幅字,写的是:风骨铮铮忆铁梅,难忘军旅因雪霜。字体棱角突出,笔势如拨剑技击,正似《笑傲江湖》中令狐冲赞丹青生的那句话:“字中画中,更似乎蕴藏着一套极高明的剑术。” 在金庸的武侠作品中,屡屡可以看到以书法融入武功的人,武术家把剑法融入于书法,读其书法又能从中汲取剑法,书中藏剑,剑从书出。

华山论剑

金庸题写的大鄣山卧龙谷

耕勤好追梦

江南人文荟萃地,千秋英才从此来。

汲古轩

弘品堂

宁静致远


无欲则刚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诚哉斯言,请从读书中求赏心乐事。

金庸作品中哪个片段令你印象深刻?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8-11-1 03:28:09 |只看该作者
    台湾当年为何要封禁《射雕英雄传》?这理由让金庸无奈不已                                         2018-10-31 23:28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金庸于2018年10月30日,在香港仙逝。听到这个噩耗,举国同悲!先生的传世经典之作,如“射雕三部曲”、《天龙八部》、《鹿鼎记》等,几乎每部作品都被反复搬上荧屏,填满了无数人的热血青春。 人生在世,去若朝露,先生离去,何必悲哀,他只是去了另一个江湖。

纵观先生的十几部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无疑是我们最难忘的记忆,同时也是备受推崇的作品之一。这样享誉中外的作品让无数人拍手称快,但鲜为人知的是这本巨制曾有过一段不光彩的过往。那就是《射雕英雄传》曾经在中国的台湾备受冷落,以至于被封禁多年。对于原因,金庸先生也是颇感无奈。我们不禁发出疑惑:为什么《射雕英雄传》在中国台湾曾是禁书,要严禁印刷出版和传阅呢?

回顾历史,我们试图在史册里找寻《射雕英雄传》被禁的原因。在1949年,也是建国之初,彼时的国民党被共产党击败,逃退到了台湾省。之后台湾展开了近四十年之久的管制和戒严。国民党不仅封锁了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往来,还规定了思想文化上的戒严,其中就包括只要同中国大陆联系的、与马列主义和共产党有关的书籍都严查!

我们都知道在《射雕英雄传》里,成吉思汗是被突出强调的大英雄,更是一代天骄,不可一世。巧合的是,而当时的国民党们最仇恨的大陆共产党领袖毛主席就曾写过《沁园春·雪》这首词,词中“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射雕英雄传》及其“射雕”被国民政府视为“通共”。

除此之外,《射雕英雄传》里黄蓉的父亲黄药师,是桃花岛岛主,而桃花岛正位于东南方的海上,作为“天下五绝”之一的黄药师又称作“东邪”。这一切在国民党眼里,都被看做是抹黑和影射国民党。而金庸先生本人早年作为明报的创办人,政治立场明显偏左。于是不仅金庸小说在台湾被查禁,金庸本人在台湾省也度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

新时代下的大陆和台湾不分家,共同生活在祖国的阳光下,可是时间把金庸先生带走了。先生一生令人可敬可叹。 我们感谢您为这世界创造了最美好的武侠时代!先生一路走好, 去天堂里寻您的另一个大美江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0 23:18 , Processed in 0.00896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