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词已成为读不懂的累赘?原谅我笑出了猪叫的声音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23:30: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诗词已成为读不懂的累赘?原谅我笑出了猪叫的声音                                         2018-11-05 18:44                                                   

很多人认为,之所以读不懂古诗词,是因为古诗词都是用文言写作,又喜欢用典,知识储备不够自然看不懂。
这确是部分原因,但却不是根本的原因,因为现在读古诗可以借助注释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很多古诗即使有注释我们也读不懂,根本的原因在于,古诗词经常省略关键信息和调整语法顺序。

一、古诗词中的省略
诗词是最精练的语言,往往要在短短的几十字中,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所以在古诗词中,由于字数的限制,诗人常常会省略掉很多关键的信息,这是我们阅读古诗词时最大的障碍之一。
诗人经常省略的信息有:主语,谓语,以及关键转折。
下面试以杜甫的经典五律《月夜》作分析。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日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最影响我们理解的地方,就在于它省略了诗中的关键转折。

“今夜鄜州月”,点时间地点;“闺中只独看”,这一句就省略了主语,“闺中”,再将地点细化,“只独看”,谁独自一人看月,诗人吗?前面有“闺中”二字,那么看月的人应该是女人,如果我们知道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时怀念他远在鄜州的妻儿所写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推出这里独自看月的人应该是他的妻子 。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这一句又省略主语,诗中是谁“遥怜小儿女”呢?首联写妻子独自一人看月,那么是妻子在想远处的小儿女吗?这又要结合诗的背景,当时诗人一个人在长安,妻子和儿女在鄜州,妻儿在一起,自然不会“遥怜”,所以“遥怜”的是诗人杜甫。
首联写鄜州的妻子,颔联写在长安的诗人自己,这中间就省略了空间转换的关键信息。

如果我们不去仔细品味这中间的转折,就很难明白诗的意思。
颈联又一个空间转换,写在鄜州的妻子独自一人久久地看月亮,以至于“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字字是诗人的爱怜之意。
”何日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不但有空间的转换,还有时间的转换。空间上将诗笔从鄜州转回长安;时间上,诗人进入想象的未来,什么时候能够一起坐在薄帷下,让月亮照干两个人泪痕。

《月夜》一诗,诗人杜甫的巨笔运转于长安鄜州两地,穿越于现在与未来。要在短短的四十字表现这么复杂的时空转换,诗人必然会省略掉很多关键的信息。诗歌的使命不是将一件事情说清楚,而是表达诗人的情感志向。
诗人所省略的关键信息,都是可以通过仔细的分析找出来的。
不过,这只是帮助理解诗的意思,当我们明白了诗的意思,就不要把分析出来的信息代入诗句了,而放下这个信息,尽情地享受诗的美感和意境。我们都知道,当把古诗词翻译成白话文,读起来也就没什么味道了。
二、古诗词中的语序变换
我们常常感觉古诗词中有很多诗句读不通,那是因为很多诗句并没有按照正常词序来写作,而是变换了诗中的语序。
在古诗词中,为了适应诗词平仄、押韵等声律的要求,诗人往往需要对诗句的语序进行适当的变换

那有人就要说了,既然古诗词的平仄声律这么影响诗的写作,那么就不管平仄声律了,反正只要诗写得好就行。
非也,非也,以调换语序后的“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为例,不但韵律更美,诗的意境也更美了。“湿”与“寒”是这两句诗的诗眼,调到最后,强调了环境的湿寒,诗的意境更加孤独清冷,同时也更能表达诗人对妻子的怜惜之情。

​诗词的格律要求并非无理的限制。
首先,按照格律来写的诗词在韵律更美,因为格律本身是对语言韵律的总结;其次,格律的要求能促使诗人找出更加精炼的表达方式,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好的诗人往往能够熟练地运用格律的要求写出艺术水平高的诗来。戴着镣铐的舞蹈往往是更美的。
古诗词虽然需要一定的门槛,但只有诗词才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字独特魅力的文学形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30 09:42 , Processed in 0.00787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