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落魄的苏轼写出“醉落魄”宋词,将歌女视作沦落天涯时的知音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6 06:05: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最落魄的苏轼写出“醉落魄”宋词,将歌女视作沦落天涯时的知音                                         2018-11-25 20:12                                                          

                  

很多人都说苏轼是5000年来活得最精彩的中国人,从他所创作的那些旷达的豪放诗词当中可以看出,确实如此。但是历史上真实的苏轼,人生却也是相当艰难。20岁就名满天下,但是此后的40年却一直经历困苦,经历了数不尽的磨炼。

公元1074年,37岁的苏轼离开杭州,调任密州太守。路途遥远,而且距离京城更远,苏轼内心的失望是显而易见的。在到达苏州的时候,有一个歌女听说了他的行程,特地为他设宴践行。而苏轼也将其视为知音,写下了一首词牌名为“醉落魄”的宋词。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

这首宋词的题目是《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词牌名是“醉落魄”,当时的苏轼也确实是“醉落魄”。本来是施展才华最好的年纪,却被命运捉弄,真是造化弄人。失眠在外却在苏州邂逅知音,满腹的失望当中有了一丝安慰,却也更显出人生的悲凉。

开篇两句就写出了苏轼对于现实的不满。“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因为仕途受挫,舒适也曾经渴望着辞官回到故乡,但是却一直没有实现。所以开篇第一句就写自己已经“苍颜华发”,将近四十不惑的年纪,“故山归计何时决”,回家的计划什么时候才能够实现呢?

而后两句写苏轼此时此刻的处境。“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因为得罪权贵被贬,几年来那些新老朋友都已经断了联系,实际上也在讽刺那些人见风使舵。唯有在这里为苏轼饯行的歌女,“犹作殷勤别”,表达对于苏轼的敬仰之情。这岂不是讽刺吗?

下片在写离愁别绪。“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歌女为苏轼设宴饯别,终究还是要离别的。毕竟两个人分属不同的世界,刚遇到一个知音,就要如此告别,苏轼的内心也是有苦难言。所以这两句就是在写两人离别的场景,情意绵绵而又充满苦涩。

最后写两个人挥泪相别。“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苏轼告诉对方,脸上流出的泪水不需要用手帕擦干,就让他洒满衣衫吧!等到再次相聚的时候,就把这沾满泪水的衣衫,作为两个人相知的凭证吧!

苏轼成就最高的宋词是豪放词,但他本人的婉约词创作并不在少数。尤其是这一首宋词,写出的苏轼最为落魄的人生境遇的瞬间,直到今天读来依然让人觉得心疼。从被贬之地走向千里之外的另外一个被贬之地,曾经的故交好友都已经断了联系,却唯有一个歌女有心为他送行……

纵然苏轼的内心豪放旷达,但此时内心的苦涩,我们也都是能够感同身受的。苦涩人生中有一个知音,即便是两人的地位差别悬殊,但终究是一道温暖苏轼心肠的温情。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8 06:23 , Processed in 0.00844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