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铜器中的王者,一个用调包计得以幸存,一个被日军炸成碎片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1 18:19: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青铜器中的王者,一个用调包计得以幸存,一个被日军炸成碎片                                         2018-12-11 15:12                                                   

  劳动者、劳动工具、生产资料是生产力发展的三个要素,生产工具的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介于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在世界范围内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初年。青铜器的出现,促进了劳动工具的改进,极大的提高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力水平和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青铜器代表着一种文明,在全球范围内,青铜铸造业发达的地区都成了人类古代文明形成的中心。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那个时代也有高度发达的青铜器文明,并且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青铜器文物。在这些文物中有两件堪称无价之宝,他们就是青铜器中的王者: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这两件青铜器都出土于抗日战争时期,经历了战火洗礼的青铜器更加显得弥足珍贵。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两件文物出土的故事。

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经研究考证,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后妃的庙号。后母戊鼎是用古老的制作工艺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

关于司母戊鼎的出土,有一段很有趣的传奇故事。1937年,正是日本鬼子进了中原的那个时候,河南村民吴培文发现了司母戊鼎。但是,当时被日军占领的中原地区,这么一件大事很快惊动了当时当地驻扎的日军,日本警备队队长黑田荣听说后火速感来观看司母戊鼎,并且大加赞赏,觊觎之心张然若揭。但是狡猾的日军当时不动声色,没有表现出什么兴趣。

但是聪明的吴培文已经觉察到日军的意图,他也知道怀璧其罪,遂决定快速把司母戊鼎给卖掉,不然可能给自己带来祸害,于是他联系了古董商肖寅卿,肖愿意出价20万大洋购买司母戊鼎。但是司母戊鼎太大,当时的运输条件没法运走,所以肖决定分割后运走,可是吴培文不忍心司母戊鼎被分割,于是决定不卖了。随后,他把司母戊鼎埋在了自家的马棚下,并花钱制作了一个假的司母戊鼎,然后自己避难他乡。后来果不出所料,日军进村搜寻司母戊鼎,却只搜到了一个假的司母戊鼎。后来抗战胜利后,吴培文回到了家乡,将司母戊鼎捐献给了国家。

另一件青铜器中的王者就是四羊方尊,出土于湖南,属十大传世国宝之一。四羊方尊也出土于抗日战争时期,所以也注定了他们的命途多舛。1938年,湖南省宁乡县姜景舒、姜景桥、姜喜桥兄弟三人在地里干活挖地,发现了四羊方尊,但当时被不了解文物价值的三兄弟以400大洋卖掉了,留有一个残片。后来,当局听闻了四羊方尊出土的消息,多方寻找四羊方尊的下落。经过多番周折,终于找到了四羊方尊,但却在运送过程中遭日机轰炸,方尊被炸碎成了20多片,后来拼接好后发现差一片,而这一片正是姜氏兄弟保留的那片,姜氏兄弟将残片于1976年捐给国家。
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这两件青铜器中的王者,一个用调包计得以幸存,一个被日军炸成碎片,不仅代表了我国的古代文明,更经历了战火的洗礼,显得愈加珍贵!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8 02:24 , Processed in 0.01033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