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最近,
杨丽萍的一张照片火了。
这是她刚刚表演完,
被摄影师捕捉下的一幕,
身着一件白色贴身演出服,
露出纤细的后背,
浑身上下竟没有一丝赘肉!
照片一流出,
很多网友就惊呆了……
一向都知道她的美,
但仍是被镇住了。
如果没记错的话,
杨丽萍已经60岁了吧,
谁能想得到这样的背影,
是属于一个已经60岁女人的?
穿上孔雀裙,
她是舞台中间闪耀的女王,
顾盼生姿,灵动飘逸。
走下舞台,
她是生活在苍山洱海边的精灵,
优雅自赏,淡然从容。
顾城诗里说:
“人可以生如蚁,而美如神。”
这句话来形容杨丽萍,
十分恰当。
60岁依旧活跃在舞台上,
60岁依旧美得惊人,
美丽地舞动,美丽地活着,
是她人生一直贯彻到底的信仰。
1
一个用生命舞蹈的诗人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
你见过最惊艳的舞蹈是什么?
有一个答案在最前面:
杨丽萍的《孔雀舞》。
一只飞入凡间的孔雀,
傲世独立,不食人间烟火。
不管时隔多少年,
还是会有很多人说:
“美哭了原来是这种感觉”。
摄影师肖全曾说:
“杨丽萍是最接近自然和上帝的女人。”
千花百鸟万般争奇夺艳,
唯孔雀最为夺目。
杨丽萍说:
“跳舞对很多人来讲是发挥技术,
对我来讲不是。
我每次跳孔雀舞都觉得
我在一片森林里面,霞光万丈。”
小时候,杨丽萍的奶奶
在她手心上画了一只眼睛,
告诉她,跳舞是与神对话。
长大以后,杨丽萍懂得了奶奶的话,
每当音乐响起,她舞动的时候,
就会觉得身体无限地延展开,
灵魂也飘荡出去,无比自由美妙的感觉,
像是能握住神的手。
1971年,13岁的杨丽萍
被西双版纳歌舞团招入学习舞蹈,
一开始基础比别人差,
就执拗地彻夜练习,
连她妹妹都说,那时候
连跟家里人打电话她都是在压腿的。
别人跳孔雀舞是整套模仿,
她偏没事就看野生孔雀怎么生活的。
“我常常躲在水边,等那些孔雀,
看它们开屏,翩翩飞舞,
观察它们怎么戏水,梳理毛发,
我觉得太美好了,让人陶醉。
我那时候就在想象,它们走过的地方,
荷花一朵朵开放,它们在月光下起舞,
尾巴长长的就像凤凰……”
爱舞成痴的她通过观察,
从自然中得到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这些东西都成了她的舞蹈。
同样是孔雀舞,
她跳的比别人就是好看很多。
舞台上的她
像一只化身河边的孔雀,
美得像旷野里的灵动仙子,
举手投足散发着浓烈的生命气息,
别人跳的是舞,她跳的时候是孔雀。
看她跳舞,像在读一首无名诗,
不用翻译,却心领神会。
2
离梦想最近的姿态
是仰望
杨丽萍与众不来的气质,
来自她对自我清醒的认知,
她知道自己是谁,也知道自己要什么。
1979年,由她主演的《孔雀公主》
荣获云南省表演一等奖,因为表现优异,
杨丽萍被中央民族歌舞团录取。
然而进入歌舞团后,
杨丽萍发现在大家整齐划一的动作下,
她特别不协调,不是慢半拍就是动作走形。
她觉得舞蹈是表达情绪,
怎么可能每个人一模一样。
被囚禁在某个体系中,
这不是她要的舞蹈。
于是她不再参加集体训练,
每天自己单独练功,和整个舞团逆着走,
因为坚持自己的舞蹈风格,
她被批评,拿不到补助费,得不到认同……
但倔强的杨丽萍还是坚持着。
1986年,正值第二届全国舞蹈大赛,
杨丽萍也准备了自己的舞蹈,
没有人支持她,
她就自己支持自己的梦想,
自己制作舞蹈服,自己学着剪辑音乐,
录制完成了最初的《雀之灵》。
团里没有选送她的作品,
她就自己骑着一辆自行车,
将录像带送到组委会,
最后,她一举夺得了第一名。
有人问她:“为什么你能获奖?”
她脱口而出:“因为我没有对手!”
她的确没有对手,
因为她从没有把自己放进规则里去比较。
她特立独行,是因为
她跳的每一步都是对自然、对生命、
对天地的虔诚、敬畏与热爱。
人人都说“杨丽萍的天赋,
多少年才能出一个这样的。”
只有她知道这成功的背后是
无数次的坚守自我。
因为舞蹈,她也放弃过爱情,
年轻的时候也有过婚姻,
家里催着她生孩子,
她考虑过,但医生对她说,
如果要怀孕,体脂要达到20%。
增肥就意味着离开舞蹈,
这样的生活她根本无法想象,
为了不耽误男方,
最终,她选择了离婚,
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
“有些人的生命,
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
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
杨丽萍却说,
她是生命的旁观者,她来这世上,
是为了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
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3
对美的不妥协
熟悉杨丽萍的人都知道,
她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对细节的要求最是苛刻。
已经60岁的杨丽萍跳舞时,
我们看到的她,毫无岁月之感,
肩、手、腰的动作依然十分准确,
给人的感觉像是长在舞台上的,
而这一切都来自她对美的不妥协。
杨丽萍对自己的体形要求,
一直很严格,跳舞跳了这么多年,
她几乎不吃早饭。
等到了有演出的时候,
更是完全不吃饭,
“人不管多瘦,吃了饭喝了水,
胃就会鼓出来,不好看。”
她说如果不演出,
也会放纵自己大吃一顿,
而她所谓的暴饮暴食就是
把一片苹果变成一整个苹果。
杨丽萍常年留着指甲,
坚持每一寸指甲都在最完美的状态,
别人问她:“为什么这么讲究细节?”
她笑笑:“因为我是跳孔雀的人嘛。”
十几年如一日练舞,
杨丽萍从未没有停下过,
很多我们眼中难以坚持的事,
在她看来很平常,
“想到能带来美好的东西,
就心甘情愿。”
这样一个奇女子,
抛弃了世人定义的贤妻良母形象,
抛弃了儿孙绕膝的乐趣,
选择了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舞蹈。
所以她活得越来越遗世独立、从容洒脱。
她的生命里除了舞蹈,
还有诗意的生活,
在面朝洱海、北依苍山的小岛上,
她建了自己的月亮宫,
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醉心田园生活的她,
院子里永远充满阳光和鲜花,
在她看书的地方,
那些鸟儿都喜欢围着她,
名副其实的:雀之灵。
她就像一只孔雀那样美丽而高傲,
有着自己的世界和节奏,
追求完美,是因为她活得很认真,
用一种认真和专注的态度来面对一切,
绝不将就,绝不妥协。
4
一生只做一件事
从极简到极致
今年,杨丽萍再次登台,
出演了她的新作品《孔雀之冬》,
巡演后期她给自己加了几分钟的独舞,
最后一刻是她一个人的独舞,
在一片苍茫的白下,
抛洒起纸屑挥舞雪白的裙摆旋转。
一切都简洁静谧,
却处处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很难相信,这个绽放在舞台的女子,
已经是60岁的人了,却依旧美得空灵脱俗,
这位暮年的孔雀公主,
依然用她的骄傲绽放美丽,无畏无惧。
记者问她:
“你现在跳孔雀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她说:“人格越来越完善。”
也有人问她:“会跳到何时?”
她说:“演出总会有结束的时候,
但我生命中的舞蹈永不谢幕,
舞蹈是随时随地的,
舞台可能在一棵树旁,一朵云下,
月光和星星,都是聚光灯,
一个真正的舞者,是在心里跳舞的。”
电影《一代宗师》中
宫二转述了宫羽田的一句话:
“习武之人一共要经历三个阶段: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这句话用来形容杨丽萍的艺术造诣不为过。
舞者的美丽,不止是舞台上的绽放,
更是因为她能忠于自己的选择,
并能在岁月里默默积累沉淀,
面对喧闹世界,守的住内心的梦想。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8 05:04 , Processed in 0.01050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