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楼梦作者是谁?全书的始末缘由竟是这样!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3 06:42: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红楼梦作者是谁?全书的始末缘由竟是这样!                                         2019-01-02 23:27                                                   

                  

文/雪月溪
任何一部作品总有它产生的确切年代!能从根本上认定《红楼梦》的成书年代,认定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那么,要解开它的秘密,应该不成问题!
台南给遮天大王做圣诞的风俗,是从1662年才开始兴起来的。——赵秋谷也就是在这一年出生的。——不能排除,这是作者故意留下的伏笔——即以此向读者说出,这是他的生年。
再从各方面去考虑,与他相符的各种因子成分,确实很多!
赵秋谷以《海棠赋》幼负盛名!《红楼梦》多处长篇累牍大赋海棠诗!“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宴海棠贾母赏花妖”这都是读者熟悉的内容。

贾珠十四岁进学!赵秋谷十四岁考中了秀才!
《红楼梦》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赵嬷嬷跟众人提及江南的甄家四次接驾的经历,一直以来,被人认为那就是曹寅家事,雪月溪并不这么看。
康熙六下江南的事,那是谁人不知何人不晓的事!生于斯世,适逢其时,幸遇其事者,无有?莫说是四次,便是一次不落,这种人,有的是!人生在世,谁没有身历过听老辈人讲远古传说的经历?但今天我既说赵秋谷的事,多余的闲话不说,咱只说赵秋谷!
赵秋谷,他是生于康熙元年,死于乾隆九年,康熙六下江南,是在他成年以后的事情,跟他有没有相干,不妨我们来窥一个究竟!

他生于1662年,死于1744年,是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名执信,字伸符,号为秋谷,又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他是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二十八岁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游历甚广。
从个人履历来看,确实是看不到什么!不过,换一个一角度,情况就大不同了!
康熙皇帝,世人公认,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圣君!平定三藩、统一台湾之后,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二十八日,康熙帝出京,开始了他的首次南巡之旅。此行,康熙帝幸临宝应、高邮、扬州、镇江、苏州、无锡、江宁等地。至回銮,可有赵秋谷随行?肯定没有!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正月初八,康熙帝再次南巡。至三月十九日返回京师,赵秋谷在哪里?他在京城里任职!

但是这一年,发生了《长生殿》演剧案。这年八月中旬,受洪升邀请观演《长生殿》传奇——由于是在佟皇后病逝尚未除服的“国恤”期间,被人弹劾,以“国恤张乐大不敬”之罪名被革,赵秋谷,自此结束了他十年多的仕宦生涯。
这是他人生之路的一大转折!人怜赵秋谷的才华和遭遇,留下了“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的感叹。
只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某种意义上说,自此以后,他虽丢了官,却也自由了!
到六十三岁以前,这是赵秋谷浪迹天涯漫游时期。期间,大部分时间萍踪漂泊不定。黄海,嵩山,广州,天津...江南地区,他前后到过五次,最后一次,竟在苏州住了四年。

康熙六下江南,秋谷五下苏州,时间有四次交接!——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正月二十二日启程离京至四月二十二日返回京师畅春园。——这是康熙最后的一次江南之行!
做官有官的规矩,为民有民的自由!赵秋谷也是!
康熙首次南巡跟他无缘,二下江南,亦与失于交臂——在官不自由嘛!
之后不同了,天高任鸟飞!他是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苏州他总共去了五回,最后一次——《红楼梦》里贾雨村在葫芦庙伴甄士隐四年!
然后呢!雍正三年回乡,登上峄山留下了宝玉石刻!

这时宝钗守孤恋寡,差不多也有两年多了——雍正元年康熙去逝!宝玉就是康熙皇帝!
1684年到1707年这二十三年,就是康熙皇帝下至民间的经历,也是雨村士隐英莲在人世间共同的经历——《红楼梦》一开始士隐做梦僧道随即入梦,当时英莲三岁,次年宝玉出生——英莲比宝玉大四岁!
康熙六下江南,亲历亲目之事,是体恤民情?——处处欣闻鼓复讴,哪个廉吏不浮夸?六下江南,无非是劳师动众,劳民伤财!正其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然而,百姓虽苦不堪言,又能咋的!闲言少叙,再说咱的“假语村言”!

1662年生人,1684年有多大?二十三岁!傅秋芳二十三岁,尚还待字于闺中,未出阁!——赵秋谷未入阁!从二十三岁就任山西乡试正考官,到1689年9月去职——晴雯与宝玉在一起五年八月有畸——陪王伴驾五年八月,赵秋谷的经历!
二次南巡到六下江南,首尾十九年——宝玉十九岁,就是这么来的!
“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不过是皇皇理由!明末清初,战乱频扔,河道年久失修,至康熙初年黄河下游到处决口,灾害连年。——这倒是实情。
只是,弊政也不是一人之过。——从某种程度上说,《红楼梦》实际上就是赵秋谷对康熙皇帝的一份谏表。但同样的,我们也可以说,它是所有言官对最高统治者的一份谏言书!

我们再看四月二十六的遮天大王圣诞关康熙皇帝啥事?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第五次南巡,三月初六日,康熙帝御舟经东昌、济宁,入江南境。十七日,抵苏州。十八日是康熙帝五十二岁生日!
再看看这个——三十八年(1699),康熙第三次南巡,三月十六日,康熙驾幸淮安府城...
然后再看看这个——康熙第三次南巡,三十八年四月二十一日经扬州,二十五日船泊淮安。
农历三月十六是公历四月二十五!——农历三月十八,是公历几月几日?
清虚观打醮,张道士笑对贾母说:“...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诞,人也来的少,东西也很干净,我说请哥儿来逛逛,怎么说不在家?”

贾母说道:“果真不在家。”——果真不在家!因为当时正巡河务!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
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
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
四月二十六日做遮天大王的圣诞!前日!也就是说,今个,可以是四月二十八,也可以是四月二十七。
张道士所言,暗伏康熙寿辰——即农历三月十八,公历四月二十七!二十七后二十八!是赵秋谷人生最重要的一大转折!

忽然又想到了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生,1620年8月28日登基做了皇帝,只做了二十八天的皇帝——朱常洛短暂的命程与二十八这么有缘?
是朱常洛这段历史,纯系清史伪造——因为李自成洗了大明皇宫,天下历史,几近于无,今天的二十四史,都是清代重新修撰,缺失根本就无法弥补!
如此,我们重新再来审视《红楼梦》的事,会发现什么呢?
赵秋谷(傅秋芳)1662年生,1684年二十三岁就担任了山西乡试正考官,五年八月以后,也就是1689年八九月间,赵秋谷(晴雯)离开了贾宝玉(康熙皇帝),至1707年康熙六下江南整整十九年!1684年-1707年是23年;1694年-1707年是13年!

然后从1707年到1724年是17年!1684年-1724年是四十年;1662年至1724年是六十三年!——贾母来在贾府,已经六十三年!
大荒山一别十三年——1649年到1662年,十三年!1644年到1649年,黛玉已经六岁,明亡已经六年了!1649年到1656年,宝玉七岁,朱明与大顺——1644年到1656年,双双败亡十三年了!这一年是吴梅村去职返乡日,也是施琅降清时。
《红楼梦》,它的实际时代背景是赵秋谷五下苏州与康熙六下江南四次交接的这段历史和赵秋谷任期了解的一些历史。但其所记之事,却又并不是仅限于此。
1649年8月17日,户科给事中常若拄弹劾降清的原大顺农民军大学士牛金星父子。

(1649)正月,蔚州的饥民、逃兵啸聚起事,组成大营和小营,骚扰清军后方,搅得清军不得安宁;清统治者哀叹说:“居民为盗者十之七八,势难杀尽。”
明末清初,四川人口急剧减少。清朝期间所编撰的“史料”以及一些“记录”等都把大屠杀的责任归于张献忠。
然满清入关後第三个年头,即宣布张献忠已战死,并宣称“破一百三十余营。平四川”——此时四川已经平定。
但是1649年又贴出公告“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

一则是“弥望千里,绝无人烟”!—则是帝王河山,一片歌舞升平!
“万民”声声尽舜尧!——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历史!
无根无据的“传说”!是“口述历史”!究竟谁是谁非?
《红楼梦》作者虚实两用,这些情况,你都得搞清楚。
雨村与士隐英莲在一起四年五月,黛玉六岁;英莲失踪黛玉进京五年八月,宝玉七岁;

雨村再见英莲五年十月三日,加四年五月,是十年三月有余,晴雯与宝玉交接,五年八月有畸,晴雯十六而没;
宝玉黛玉,七六十三,宝钗十三岁,比薛蟠小两岁;
宝黛钗,七六十三,凤姐二十五岁;宝玉十九凤姐二十五元春四十三。
有虚有实,有减有闰。这是作者行文诡异与众不同笔法!因为涉及朝廷事,不得不这样倒乱史序,故事模糊以避其祸!
百年红楼梦——83+17共计百年!十七是指崇祯十七年的甲申之变!故而贾母是八十三岁!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30 17:33 , Processed in 0.00893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