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78岁老人,录下一群老人生前最难以启齿的秘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 06:58: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个78岁老人,录下一群老人生前最难以启齿的秘密

                                2019年01月09日 10:21:38
                                            来源:凤凰网知之                                          作者:一条

香港有一支老年摄制队,

成员10名,平均年龄68岁,

他们的拍摄内容很特别:

免费为比他们更年长的老人,记录遗言。

4年来,80多个老人,

在镜头前录下生命里最后的心里话:

关于自己的身后事,关于对子女们的叮嘱……

很多老人,还未开口,就先落泪了。

这些遗言视频,根据老人的要求,

有的在生前就公布,

有的在去世后转交给他们的子女。

这些话对子女来说,字字戳心,

也有人看了后悔万分。

这支老年摄制队的创始人,

是家产千万的老翁吴国雄,78岁了,

“人生最后的时间,做些有意义的事。”

今年9月,老年摄制队获得了

南华早报主办的香港精神奖。

撰文 | 张锐嘉

“儿子,我在养老院一切都挺好的,只希望你能有时间来看看我。现在我最孤独的时候就是放假,身边院友的儿女都会载他们出去喝茶、逛街、看戏;唯独我没人来探望。有时间就过来吧,很怕等你真的来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了。”

这是一次拍摄中,一位婆婆对着“生前遗言”老年摄制队的镜头说出的话,镜头后78岁的吴国雄,止不住眼泪往下落。

而更多时候,当摄像机打开,镜头前的老人常常还没开口,就已经热泪盈眶,说不出话了……

因为这短短十几分钟的录制,是迈向生命最后前最想说的话。而你会发现,这些话都是最朴实无华的,也最触动人。

大多数老人都会以子女的称谓开头,娓娓道来一生的幸福和遗憾。

*为尊重长者隐私,以下案例中,部分个人信息已做模糊处理

王女士,85岁,2个子女

“回想过去,我算是一路养尊处优的,能遇到老伴我很幸运。如果给我多一次生的机会,我会更珍惜和老伴在一起的日子。

匿名,82岁,3个子女

“根据我的身体状况,我知道我的时间不多了,希望到时候能按照佛教仪式将我火葬。”

匿名,80岁,1儿3女

我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看到四世同堂。我的4个子女都很孝顺,大女儿的儿子已经大学毕业了,可能也有女朋友,我好想他带回来给我见一见。如果能亲眼看见他结婚生子,抱曾外孙、曾外孙女就完整了。”

简女士,81岁,5个子女

“儿子,你不用每天都来看我的,我知道本身你就要供女儿读大学,还要还房贷,已经很辛苦了,不要为了我搞坏了身体、失去工作,这样我心里会很难受的。

匿名,77岁,2个儿子

“为不影响儿子们的生活,我主动要求住进养老院。在财产的处理上,因为小儿子条件差些,我便把房产和为数不多的积蓄给小儿子多分了一些,但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住进养老院后大儿子很少来探望我。

趁这个录制遗言的机会,我想把我的心里话告诉他:大儿子,我是你的亲母亲,弟弟也是你的亲弟弟,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因为不知道自己还剩多久了,现在只是想多见你们几面,多和你们聊聊天,我就心满意足了,你能明白我吗?”

匿名,87岁,1儿1女

“到了人生的这时刻,我反而回想起小时候,我三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去世的时候也没能见到最后一面,十分遗憾。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儿子、女儿两家人和睦相处,互相照顾,这样我走的也就安心了。”

安女士,74岁,1儿2女

“我丈夫很早就去世了,我自己一个人把三个孩子拉扯大。我的大半生都重男轻女,我的三个子女都生了女儿,我当时很生气,甚至故意不好好照顾儿媳和女儿,这是我最大的遗憾。

但她们却一如既往对我好,甚至比儿子更细致、更照顾我。我亏欠她们太多了,就希望她们不要怪我。”

匿名,80+岁,无子女

“我想对现在的年轻人说点什么,你们年轻一辈不要学我,又贪赌、又贪喝。我希望在我过世后将遗体捐献,给香港医学院做研究,为社会做点贡献。”

“生前遗言”摄制队

一个平均年龄68岁的热血老年团

在香港九龙、新界一带,你可能常会看到一个老人团,提着大包小包的摄像机坐公交,吴国雄就是其中之一。

吴国雄是香港明爱退休人士服务中心的一名义工,2015年创建了这支“生前遗言”摄制队,最初只有3个人,现在已经有10名成员,平均年龄68岁。

摄制队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义务给养老院的老人录制遗言,4年来,为80多个老人完成录制。

在吴国雄看来:“中国的老人,跟子女面对面谈生死,还是挺难以启齿的,无论是羞于表达一生的遗憾,还是担忧子女无力接受。现实是很多子女根本不了解老人真实的心境和想法。录制遗言视频,可以让老人们放胆说出心里话。”

拍摄后,摄制队会用Premiere剪辑软件将素材剪成一个2分钟左右的短片,老人有权决定影片什么时候给到孩子们,哪一部分可以生前播放,哪一部分希望离世后转交给家人。

梁先生(右一)与摄制组研究学习

梁先生是今年刚加入摄制队的成员,70了,老北京人,1985年移民香港,后来儿子、太太,也陆陆续续到香港。

“我第一次跟摄制队拍摄是在明爱养老院,一上午录制了整整10个老人,对我冲击很大。我觉得有些老人挺无助的。虽然生活条件上没问题,但精神上很孤独。”

录制现场

梁先生说,其实每次组长吴国雄要分配给他剪片子,他都很犹豫,“因为看到老人的影像,我就忍不住流泪。”

“我还没正式录过遗言,但这一年,看老人们录遗言的场面、听他们说的话,感触特别深。等到需要的时候,我想我也会坐到镜头前。”

吴国雄介绍说,“这4年多来录的视频里,老人们叮嘱最多的,还是子女。子女看到这个视频后,心底应该都是很震撼的,甚至后悔万分。”

说到这里,他也哽咽,因为自己当年就没来得及陪伴母亲的最后时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07:37 , Processed in 0.02984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