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4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国居民人均寿命76.7岁 辽宁是78.88岁 沈阳户籍人口突破745万 增速创近20年新高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04:09: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白乙 于 2019-1-24 04:11 编辑

全国居民人均寿命76.7岁 辽宁是78.88岁

                2019年01月23日 08:04
                来源:沈阳网

1月22日,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从2019年辽宁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我省居民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等主要健康指标位于全国前列。目前,全省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能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全省124家三级医院全部开展分时段预约诊疗,方便百姓就医。
A数字:居民人均期望寿命高于全国均值
2018年,我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位于全国前列,城乡居民人均预期寿命78.88岁(全国为76.7岁),孕产妇死亡率10.7/10万(全国为18.3/10万),婴儿死亡率4.1‰(全国为6.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4.9‰(全国为8.4‰),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17.4%(全国为14.18%)。
同时,我省已建立覆盖所有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医联体285个,远程影像、检验、会诊等远程医疗服务覆盖所有县区。全省公立医院药占比下降到30.4%,医疗费用增长率下降到6.7%。在沈阳、盘锦开展了按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改革试点,推动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全省落实建设12个全民健康保障工程;累计完成247所乡镇卫生院房屋和设备标准化建设任务。新增30个国家卫生县城(乡镇),农村户厕改建15.6万座。
B服务:“15分钟医疗圈”覆盖八成居民
在提升医疗服务方面,目前我省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能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全省124家三级医院全部开展分时段预约诊疗,预约诊疗率达68%,205家医院实现移动支付缴费。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注册全科医生达每万人2.7名。东北首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落户中国医大一院,培养4000余名住院医师充实一线岗位。93.2%的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办结。已实现100家医院与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网络互通,40余家医院与商业保险结算平台对接。
2019年,我省将创新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打造“五个一”项目,即:一个大数据中心、一张信息应用网、一张居民电子健康卡、一个“互联网+医疗”共享平台、一个健康导航“门户”。此外,在振兴中医药方面,将新建12个县级中医药技术推广基地,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站、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达到99%、97%、94%、62%。
C救助:因病致贫大病救治项目增至25种
在健康扶贫方面,我省已累计实现16.38万建档立卡患病贫困人口的脱贫,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治病种数扩大到21种,对8601人次大病患者实施专项救治,补偿医疗费用1.15亿元,扩大农村居民大病保险覆盖范围,患者实际报销比例超过80%。
2019年,我省将启动“大病不出县”两年行动计划,目标为居民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对全省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大病救治项目扩大至25种,为贫困家庭新生儿免费实施疾病筛查,为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免费实施口腔窝沟封闭和接种流感疫苗、水痘疫苗,为60岁以上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手术治疗,为城乡低保、特困和低收入家庭妇女开展“两癌”免费检查。同时,落实好国家健康扶贫“两个90%”目标——贫困群众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达到90%,贫困群众90%的疾病在县域内解决。
D妇幼:鼓励按政策生育加强母婴设施配置
去年,我省启动实施母婴安全和健康儿童行动计划,建立了152家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乡镇孕期和儿童保健门诊设置率达到100%,“两癌筛查”覆盖面扩大到城市困难家庭;医养结合床位数达2.2万张。
今年,辽宁将以构建鼓励按政策生育的制度体系和社会支持体系为重点,修订《辽宁省计划生育条例》。同时,完善妇幼保健体系,实施母婴安全和健康儿童行动计划;推进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母婴设施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确保2019年配置率达到80%以上。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唐子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9-1-24 04:09:38 |只看该作者

沈阳户籍人口突破745万 增速创近20年新高

本帖最后由 白乙 于 2019-1-24 04:11 编辑

沈阳户籍人口突破745万 增速创近20年新高

                2019年01月23日 08:06
                来源:沈阳网

最近一条“2018年中国人口负增长”的微博,一度进入到微博热搜榜前列。对此,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回应,2018年中国人口保持正增长,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其中相当比例是二胎。那么,对于沈阳来说,在刚刚过去的一年,这座城市的人口数变动如何?1月22日,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从沈阳市统计局独家了解到,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户籍人口总量为7459916人,与2017年相比,全市户籍人口增长1.2%,增速创近20年新高。
浑南户籍人口同比增长9.9%
从各区县情况来看,市区户籍人口增速高于全市,同比增长了1.7%,其中浑南区户籍人口增速最为迅猛,同比增长了9.9%。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和平区和铁西区,增速分别是5.7%和3.3%。浑南区户籍人口增速能位列全市第一,一方面是新楼盘入住量增大,另一方面是因为人口基数低。
高校毕业生本地居留率全国第二
据了解,沈阳市外来人口中有52.2%来自于省内其他城市,堪称是外来人口的主力军。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人才新政”“三引三回”的实施,目前沈阳是东北地区人才流入率最高的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达到全国平均值的1.725倍。沈阳的高校毕业生本地居留率高达49%,仅次于北京(51%),居全国第二位。
人口最多的仍是铁西
截至2018年年底,铁西区户籍人口达到938836人,是沈阳户籍人口最多的区。紧随其后的是皇姑区(838405人)与和平区(720073人),而沈河区的户籍人口也超过了70万人,达到714182人。如果按户籍人口总量为各区排座次,那么前五名依次是铁西区、皇姑区、和平区、沈河区和新民市,户籍人口最少的区县是沈北新区,有329744人。
25.1%的沈阳人是“60后”
数据显示,在全市户籍人口总量中,60岁以上人口有1874261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5.1%,相当于每4名沈阳人中就有1名老年人。
从各区县情况来看,市区的老龄化趋势明显高于县(市),有1532775人居住在市区。其中,60岁以上户籍人口最多的是铁西区,达到251476人,这主要和企业工人进入退休年龄的高峰期有关。紧随其后的是皇姑区(217223人)、沈河区(203164人)、大东区(189690人)和和平区(179334人)。
从全市来看,60岁以上户籍人口最少的是康平县,有75786人,其次是浑南区,为76633人。
不过,铁西区并非是老龄化最突出的区县,从老年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比重来看,大东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9.3%,位居全市第一,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沈河区与铁西区,分别占到辖区户籍人口总量的28.4%和26.8%。
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是一回事吗?
新闻伴读
对于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区别,记者了解到,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包括常住该地而临时外出的人口,不包括临时寄住的人口。户籍人口是指公民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已在其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这类人口不论是否外出和外出时间长短,只要在某地注册有常住户口,则为该地区的户籍人口。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高级记者白昕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6 03:27 , Processed in 0.00809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