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承千年的养生法,跟古人学一套养生坐姿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2-2 11:42: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传承千年的养生法,跟古人学一套养生坐姿                                                         

2019-02-02 09:39                                                   

  提到养生,每个人都能说出几点:早睡早起、合理膳食、坚持运动等等。其实,简单的一个“坐”字中也蕴含着深厚的养生之道。 古人在这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包括各式各样的坐姿。今日我们就来看一看健康是如何“坐”出来的。

古人的4种坐姿

坐,首先是一种礼,然后是一种仪;先有了礼节之致,才有了仪态之美。古代的礼仪融汇在举手投足的每件小事中,正所谓“礼者何也,即事之治”。
除了礼仪讲究,坐还与健康息息相关。坐得不规矩,惹病上身;坐得合适,可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1

平坐

平坐又叫正坐、安坐等,即以膝居地,小腿平置于地,臀部贴于脚后跟,就像跪坐一样。坐时身体挺直,眼睛平视,是最体面、权威的坐法。

汉代以前,古人大多采用平坐。在古代,虽然长幼尊卑都是平坐,但是身体的一些细微变化体现出地位之别。
平坐时,头微低,注视对面尊者的膝盖,叫恭坐,一般是下级对上级的坐姿;低头,目光不超出身边数尺远,为肃坐,是晚辈对长辈的坐姿;头完全低下来,甚至连手肘都下垂,叫卑坐,是仆人对主人的坐姿。
可见,古人通过正身端坐、“坐如钟”等身体语言来传递自己的威严和尊贵。

2

垂足坐

垂足坐指的是双腿垂于地的坐法,兴起于汉末,这种坐法的倡导者是东汉皇帝刘宏。因皇帝喜坐胡床,于是这种坐姿便流行开来。

胡床类似现在的马札小凳,因从西域胡人引入而得名。
由于胡床使用舒适、方便,在中原地区得到流传,替代了当时人们席地而坐的习惯方式,逐渐将跪改化为坐。

3

跪坐

五代时期,传统的“跪坐”和新潮的“椅上坐”并行流传。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人物长卷《韩熙载夜宴图》上,便出现了这两种坐法。古人坐姿从此实现了现代化。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4

修持坐法

即儒、释、道各家修行时采用的坐姿,多采用盘坐。因为此坐姿最安稳、不易疲劳、“摄持手足,心亦不散”。

盘坐又叫“跏趺坐”。跏趺,是形容交结足背放于左右大腿之上的状态。
屈膝盘足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胎儿在母体内就是这种姿势。腰腿越柔软,屈膝盘足的能力就越强,生命力也就越旺盛。
盘坐时,肢体有七个要领,又称为“七支坐法”,其中最关键的是脊柱要正、身形要松、心意归一、颐养身心。

三类人的黄金坐法

不管是平坐、胡坐还是盘坐,都具备“两正一直”的特点。两正是指身正、头正;一直是说脊柱要直。不同人群可以把这些特点融入到日常坐姿中,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黄金坐法”。

1

学生一族

一拳和一尺,是学生一族的黄金坐法。眼睛与书本距离应约为一尺,胸前与课桌距离应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约为一寸。

2

上班一族

坐下后,大小腿成直角,大腿与躯干成直角,上臂与前臂成直角,眼睛与电脑屏幕保持平行视角。这个坐姿可以防止鼠标手,又能防止脊柱过度疲劳。

3

休闲一族

“以硬代软”是平时看电视、聊天时的黄金坐法。所谓以硬代软就是用硬凳子取代软沙发。
因为软沙发没有支撑力,会使整个髋部陷进去,长时间会导致肌肉关节过度疲劳,腰胯酸痛,这和睡软床腰痛是一个道理。
不过,不管多规矩的坐法,坐久了总会疲劳。所以,坐、立、行等姿态交叉轮换,避免一个姿势太久,才是健康养生的基本原则。
◎本文转载自“健康时报”,图文版权国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7 22:51 , Processed in 0.00778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