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东坡下厨做饭,美食家们不淡定了 2019-02-07 00:00
![]()
亚洲气质舞王尼古拉斯·赵四曾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事儿是一顿烧烤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
夏天有烧烤,冬天有火锅, 还有比这更美好的事儿了吗? ![]()
![]()
而在吃货艺术家的眼中, 唯有艺术与美食不可辜负。 国画大师张大千曾这样教导弟子: “一个人如果连美食都不懂得欣赏, 他又哪里能学好艺术呢?” ![]()
张大千亲自下厨 张大千的“吃”, 不仅博食中国美味, 遍尝世界佳肴, 而且还综合中外饮食文化, 创造了著名的“大千菜”。 张大千对自己在美食方面的 造诣颇有自信,他曾说: “以艺事而论,我善烹调, 更在画艺之上。” ![]()
所以张大千认为, “吃”不仅只是果腹, 更是人生最高的艺术, 他一生都把烹饪, 当做一门艺术来追求, 在他的眼里, 一个真正的厨师和画家, 都是艺术家。 ![]()
![]()
![]()
张大千《蔬果图》 说起宋词之优美, 大家总会不由自主想到苏东坡, 但谁能想到这个诗词大家, 却也是一个资深的美食家。 苏东坡爱吃是出了名的, 也吃出了一些名堂, 可谓将吃变为一门艺术。 甚至还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菜式: 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豆腐、 东坡饼等等,不一而足, 可见他在美食上的贡献, 绝对不比文学贡献小。 ![]()
相传古时贵族之家不吃猪肉的,是下等饮食。但是苏学士却偏爱此口,甚至专为猪肉平反,写下一首《猪肉颂》: “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
苏轼还用其情有独钟的 竹笋和猪肉一起煮, 在一次美食派对上, 苏轼随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
据史书记载, 苏轼如此爱吃, 但身材并不臃肿, 可见他并没有因吃而发胖。 ![]()
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 与秦观 、晁补之 、张耒, 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
黄庭坚画像 据说黄庭坚经常和苏轼在一起聚会,你来我往,互品美食。 一次苏轼因为刚从牢中放出来官复原职,就和黄庭坚说,他在牢中吃了“三白饭”,极是美味。 ![]()
黄庭坚便问:“什么叫“三白饭”呢?”原来就是一碗白米饭,一碟盐,一碟白萝卜。 黄庭坚听后,就回家了。不久他邀请苏轼参加宴席,苏轼非常高兴,以为定有大餐将至。 结果去了才看见,案上只摆了三只碗,装着白饭、盐和白萝卜。 黄庭坚说,“这是你之最爱,于是我便来相送。”苏轼才知道被戏弄了。 你看,文人之间,开个玩笑都这么有品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