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红军打游击16字诀的创始人并不毛主席,而是这位开国元帅 2019-02-18 23:09
众所周知,在残酷激烈的战争年代,面对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红军作战的主要战略战术是游击战和运动战。对于游击战,最熟为人知的是它的16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长久以来,大家一直认为这16字诀的创始人是毛主席。其实,这种认知是有误的。 ![]() 红军打游击的16字诀的创始人并不毛主席,而是这位开国元帅:朱德。其中,最为有力的证据就是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这样写道:“我们的战争是从1927年秋天开始的,当时根本没有经验。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失败了,秋收起义在湘鄂赣边界地区的红军,也打了几个败仗,被迫转移到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第2年4月,南昌起义失败后保存的部队,经过湘南也转到了井冈山。然而,从1928年5月开始,适应当时情况的带着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已经产生出来了,那就是所谓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16字诀。” ![]() 1928年4月之前没有16字诀,到了1928年5月就有了,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呢?期间只发生了一件事,而且是特大的事,那就是1928年4月28日朱德与毛主席的井冈山会师。从这可以看出,红军打游击的16字诀显然是由朱德在与毛主席井冈山会师后,带到井冈山上来的。所以,主席才会有这样回忆。 而且,毛主席还特别指出:在此之前“当时根本没有经验”。说明在朱德未到井冈山之前,他是不知道这一战略战术原则的。也就是说,红军打游击的16字诀的创始人是开国元帅朱德,并不是毛主席。而据当年井冈山的老将领和老战士(杨至成、何长工、宋裕和、范树德、龚楚等人)的回忆,同样证实了这一结论。 ![]() 他们说:“朱毛会师后,原来井冈山的同志们纷纷奔走相告,说‘这下好了,来了个会打仗的’,又说‘朱军长有一个御敌的16字诀’!”后来,1983年6月14日,参加南昌起义,时任南昌军官教育团总务处处长的赵镕老将军,在接受中央文献研究室党史工作者的访问时。 他说:“你们写朱德同志的传记,有一件事提醒你们,就是关于‘16字诀’的问题。一般都认为‘16字诀’是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其实是朱德同志最早提出来的,他是在许多地方做过试验的。”先前,赵镕老将军为此事还问过朱德元帅:“‘16字诀’不是您提出来的吗?怎么成了毛主席提出来的了?” ![]() 朱德元帅听后笑了笑,说:“只要对革命有利,谁提的都一样!”对于此事,开国元帅聂荣臻的一番话也有力地印证了朱德是红军打游击“16字诀”的创始人。在1986年12月1日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的讲话中,聂荣臻元帅说:“朱德同志通过实践,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打法,然后上升到理论,提出了有名的16字诀,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肯定。” 同样,红军运动战的提出者也是朱德元帅,并不是毛主席。其中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句话脱胎于1925年,朱德在苏联莫斯科郊外莫洛霍夫卡村秘密军事训练班担任学员队长和军事辅导教员时,回答教官“回到自己国内怎样打仗”的问话时就提出来的。 ![]() 其原话是:“部队大有大的打法,小有小的打法,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拖队伍上山”。当然了,朱德元帅提出游击战和运动战的基本原则后,与毛主席一起讲它们发扬光大,创建了一个崭新的新中国。(喜欢的话多多关注,多多点赞,多多收藏,转发和评论,谢谢!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欢迎品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