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习式外交"亮相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11:35: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戴诗 于 2013-3-31 11:37 编辑

"习式外交"亮相


       中国外交似乎特别需要一种力量,一种“坐怀不乱”的“定力”。“习式外交”就有这样的定力。说它有定力,是指其具有高度的理论自信自觉和战略自信自觉,能够有效抵制和排除各类干扰诱惑,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2013年1月28日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清晰划定中国维护核心利益的底线,被外界解读为“强势而不强硬”地为未来中国外交定下了基调。
  此时,对世界来说,习近平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对习近平来说,世界也不是一个陌生的舞台。
  2008年担任中国国家副主席后,习近平出访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足迹遍及五大洲。在频繁的出访与外事会见中,他不断重申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同时其处理复杂国际事务的独特风格也日益凸显。
  有定力,有张力,有亲和力——观察家如此解剖“习式外交”。其中流露出的自信、睿智和真情,显于外而发于内,决非一日之功。
       定力:“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自中国被视为一头“睡狮”的那天起,就有人在对它觉醒的那一天不断做出预言。
  德国《经济周刊》前主编斯特凡·巴龙在《中国在崛起——那又怎样?》一文中说,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吸引人,也没有哪个国家引发的意见分歧如此之大。一些人怀疑中国想取代美国,未来甚至会统治全球,并开始构思中国治下的世界;另一些人则认为中国是一条“纸龙”,并臆断它的经济将崩溃。
  现实中,看到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日本、越南、菲律宾等与我有领土领海权益争端的国家显现出战略焦虑与危机意识,并不断在周边寻衅滋事,某些西方大国则趁机质疑中国对外政策的走向。而国内,也有舆论要求中国领导层对外部挑衅给予强力回应。
  在这样一种内外背景下,中国外交似乎特别需要一种力量,一种“坐怀不乱”的“定力”。
  “习式外交”显示了这样的定力。
  说它有定力,是指其具有高度的理论自信自觉和战略自信自觉,能够有效抵制和排除各类干扰诱惑,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共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抉择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与我国根本利益,并特别强调“要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
  在那次学习会上,他如此阐释和平发展:中国要以自身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福祉,夯实和平发展道路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这被媒体解读为对内旨在将全国人民的思想和意志统一到坚持和平发展上,对外彰显中国党和政府愿最大限度地与外部世界围绕和平发展凝聚共识。
  对和平发展的强调,在习近平最近的外事活动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习近平的首场外事活动是会见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在2012年12月5日的那次会见中,他说,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我赢你输的发展,对他国、对世界不是挑战和威胁。中国不会称霸,决不搞扩张。
  在2013年3月19日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他再一次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他说,“我们说话是算数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国是说到做到的。我们也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共同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习式外交”的这种定力,源于对中国的战略目标了然于胸,意志坚定,体现着中国外交的继承性与连续性,彰显了中国外交的可预见性,有利于中外关系长期稳定发展。
       张力:“刚柔并济”
  2012年11月21日,在十八大闭幕一周后网友张洪铭在新浪网上开了个名为“学习粉丝团”的微博。在签名档里,他说:“这里是喜欢、支持习总的家园,欢迎各位加入习粉大家庭。”
  张洪铭对习近平的敬仰,即创办“习粉大家庭”的初衷,始于2009年。
  那一年的2月,习近平访问墨西哥等拉美五国和马尔他,引起国际舆论的极大关注。有专家认为,舆论之所以关注,是因为此访是习近平担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以来首次访问拉美,被视为中国外交布局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同时,媒体也认为他是一位“在对外关系上愿意展露自己个性的中国领导人”。
  习近平出访之际,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国人权报告。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随即在记者会上表示,绝大多数国家都积极评价中国人权政策及成就,支持中国继续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少数国家企图将审议政治化,对中国进行无理指责,遭到多国驳斥。
  “有些吃饱了没事干的外国人,对我们的事情指手画脚。”2月11日,抵达墨西哥后,习近平在会见中国驻墨使馆人员、中资机构和华侨华人代表时说:“中国一不输出革命,二不输出饥饿和贫困,三不去折腾你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习近平的这一谈话,令外界感到错愕。美国《纽约时报》刊文称,这是间接批评美国,并认为自改革开放后中国领导人很少用这样通俗直白的语言批评外国。美国战略学界则认为,习近平会是“美国难缠的对手”。
  这种通俗直白,体现了习近平外交风格中刚毅的一面——高度重视维护中国的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
  这一面,美国国防部长莱昂·帕内塔可能有深切的体会。
  2012年9月19日,时任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的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帕内塔。针对近来日本在领土领海权益争端问题上倚美逞强,狐假虎威,向我恶意发难挑衅,习近平严厉批评其“变本加厉、一错再错”,要求日方悬崖勒马,停止一切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错误言行,并提醒美方从地区和平稳定大局出发,“谨言慎行”,不要介入钓鱼岛主权争议,不要做任何可能激化矛盾和令局势更加复杂的事情。分析认为,这等于在钓鱼岛争端问题上为美日划出了红线!
  此后的2013年1月,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明确指出,“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再次被解读为展现出他在原则问题上的坚定与硬朗。
  刚毅之外,“习式外交”也充溢着灵活——巧妙智慧,风趣诙谐。
  中美关系“没有先例可循”,邓小平说,“摸着石头过河”,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说,“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习近平,则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来展示中国领导人的信心和魄力。
  2012年2月13~17日访美期间,习近平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歌词等妙喻中美关系不下10次。其中既有中国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作《菩萨蛮》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又有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的名言,“衡量朋友真正的标准是行动,而不是言语。”
  世界各国在人权方面,“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各国情况不同,道路不同,“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鞋的人自己才知道”。在美国,面对针对中国人权状况的质疑,他形象、巧妙、智慧地道出中美政治社会制度都是本国人民的历史选择,都需要在人权领域不断进步,同时柔和委婉地提醒告诫了美方。
       亲和力:“这太酷了”
  访美期间,“巧克力的故事”和习近平戴眼镜观看NBA比赛,或许会长久地成为中国外交史上为人津津乐道的案例。
  2012年2月17日,习近平与美国副总统拜登在洛杉矶与美国的一些州长会面,在谈到地方合作大有希望时,习近平突然脱稿说:“我看到夏威夷州的州长拿了一盒巧克力,刚才他也送了一盒给我,我发现去夏威夷旅游的中国游客回来都带着巧克力。”
  夏威夷州州长尼尔·艾伯克伦比立即拿起桌面上的一盒巧克力对习近平说,“如果你喜欢可以吃一颗。”拜登也将巧克力递给身边的习近平。不过,习近平正在致辞,没有接巧克力,他说“一会儿吃一块”。
  致辞完毕,习近平拿起一块巧克力先向大家展示了一下,然后塞进嘴里吃起来,并将巧克力传递给其他州长们。大家人手一块,吃得不亦乐乎。随后有媒体将这场会面称为“蜜会”。
  而习近平戴上眼镜观看NBA比赛并接受洛杉矶湖人队球员赠送的球衣球鞋,则被美媒与邓小平访美时戴牛仔帽观看马术竞技比赛相提并论。
  那是习近平2月17日结束访美前的最后一项活动。观赛期间,他身穿西装,但未打领带。每遇精彩之处,他便与身边的洛杉矶市长维拉莱戈萨热烈讨论,还时不时开怀大笑。
  当晚,洛杉矶湖人队的铁杆球迷加西亚指着习近平所在的包厢说,“我认识他,最近几天全美国的媒体上都能看到他的照片,也很亲切。中国领导人来现场看比赛,这太酷了!”
  “酷”的体现不仅仅在美国。在爱尔兰足球场,习近平欣然应允体验两项在爱家喻户晓的活动。他挥棒击起曲棍球,潇洒地“一脚远射”面前的足球,被媒体广为称道。
  媒体说“习式外交”有亲和力,指他平易近人,真诚友善,自然流畅,不端架子。
  访问老挝期间,习近平念叨着曾一起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读过书的“老同学、老朋友”,还记得老挝革命前辈贵宁·奔舍那次子萨马诺的外号“小胖子”。
  直到今天,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主任马尔佐耶夫还记得,2010年3月习近平访俄时,曾称赞为他唱《五星红旗》的小女孩歌声优美,并期望他们能永远做中俄友谊的传播者。他还夸奖来自俄罗斯远东的女翻译,并鼓励她继续到中国深造。
  2013年3月出访前,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自己“是体育爱好者,喜欢游泳、爬山等运动,年轻时喜欢足球和排球”。在回答是否对下届世界杯有所预测时,他说,“体育竞赛特别是足球比赛的魅力就在于不可预测。上届世界杯有章鱼保罗,不知道明年还有没有可以预测未来的章鱼?巴西足球队有主场之利,我祝巴西队好运。”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副院长)

  资料:习近平外访大事记
(2008年3月15日~2012年3月15日)
  2008年6月17~25日
  出访朝鲜、蒙古国、沙特阿拉伯、卡塔尔、也门。
  2009年2月8~22日
  出访墨西哥、牙买加、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巴西和马耳他,过境斐济。
  2009年10月7~21日
  出访比利时、德国、保加利亚、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在比利时期间出席“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在德国期间出席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
  2009年12月14~22日
  出访日本、韩国、缅甸和柬埔寨。
  2010年3月20~30日
  出访俄罗斯、白俄罗斯、芬兰、瑞典,出席俄罗斯“汉语年”开幕式和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第二次会议开幕式。
  2010年6月14~24日
  出访孟加拉国、老挝、新西兰、澳大利亚。
  2010年11月14~24日
  出访新加坡、南非、安哥拉和博茨瓦纳。
  2011年6月1~13日
  出访意大利、古巴、乌拉圭、智利,出席“意大利统一150周年”活动。
  2011年12月19~22日
  出访越南、泰国。
  2012年2月13~22日
  出访美国、爱尔兰、土耳其。

     来源:2013年4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7期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8 13:14 , Processed in 0.00758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