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蘑菇战术能克敌制胜,从经典战例看军事指挥艺术的神奇奥妙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24 12:09: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蘑菇战术能克敌制胜,从经典战例看军事指挥艺术的神奇奥妙                                                         2019-03-23 21:38                                                   

蘑菇战术是军事战略的高超指挥思想之一,由《孙子·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经过漫长的历史长河和战争思想总结,而演变成为现实的“蘑菇战术”,其原理就是一种运动战,就是与敌人周旋,“将敌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之”。那么,能克敌制胜的法宝和经典战例究竟有多精彩。
1947年3月初,蒋介石集结三十四个旅二十二万人的兵力,准备向陕甘宁共区发动攻击,其首要目标是毛泽东的“巢穴”—延安。
向延安进犯的胡宗南部共十五个旅,共军兵力过少,仅为国军的十分之一。因此,毛主席决定撤出延安,诱敌深入,以便各个击破。

当时,许多人对放弃延安大惑不解,很不愿意。毛主席耐心说明撤走的必要性。他说:“全中国全世界都知道有个延安,不能不保,但是延安又不可死保;敌人有二十三万人,我们才两万多。两万多人要消灭二十三万人,是有困难的。要战胜敌人,得有正确的作战方针。现在,就靠你们‘磨心’,牵敌人,磨敌人,让敌人围着团团转。这种办法就叫‘蘑菇’战术,陕北山高路隘,你们牵上敌人去爬吧。等它爬够了,疲劳了,饿饭了,就寻找机会歼灭它。”
3月12日,胡宗南部十四万人为主攻,从洛川、宜川一线分两路向延安进犯;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逵部十二个师、榆林第二十二军两个师为策应,相继由西、北两面出动;国军统帅部先后抽调一百架左右的飞机,对延安及其附近大举轰炸。
3月16日,胡宗南的人马在付出巨大代价后,进抵垦区金盆湾、南泥湾一带,逼近延安。在敌军兵临城下时,毛主席仍在那里坚持工作。
18日,敌军开到延安城郊三十里铺,枪声已清晰可闻,毛泽东才最后离开办公处。
4月中旬,胡军以八个旅由蟠龙、青化砭向西移动,以驻瓦窑堡的第一三五旅南下,企图歼灭西北解放军主力于蟠龙、青化砭西北地区。西北解放军以一部向西吸引其主力,大部在瓦窑堡以南设伏。14日,南下的胡军第一三五旅四千七百人进至羊马河地区,经八小时激战,全部被歼。

4月17日,毛泽东亲自发出《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
毛泽东指出:“敌现已相当疲劳,尚未十分疲劳;敌粮已相当困难,尚未极端困难。”“如不使敌十分疲劳和完全饿饭,是不能最后获胜的。这种办法叫做‘蘑菇’战术,将敌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之。”
4月下旬,蒋介石以为中共中央及西北共军主力正在东渡黄河,遂命令胡宗南部迅速沿咸榆公路北进,第二十二军由榆林南下,企图夹击歼灭西北共军于吴堡地区,或逼迫其东渡黄河。西北解放军以一部佯装主力,诱敌主力北上,而集中四旅秘密南下,袭击对方重要补给基地蟠龙镇。
5月2日,对蟠龙镇守军发起攻击,经两天三夜激战,全歼驻蟠龙之敌一个旅部及一个团共六千七百馀人。
5月30日至6月30日,歼宁夏马鸿逵部四千四百人。
8月6日至11日,歼榆林外围守敌五千二百余人。
8月20日,在米脂东北之沙家店地区歼敌六千余人。
这样,经过七次作战,便将胡军在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完全打败。

仅仅过了一年多,延安又被毛泽东占领,胡军损兵折将十万人之后,不得不撤走。
蘑菇战术的思想精髓,就是毛主席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方针。朱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指出,西北人民解放军主要在农村地区,人员少,装备差,无法与国民党主动进攻的精锐部队正面对抗,决定采用一种灵活的运动战术,即利用有利的地形与群众条件同敌军在一个地区周旋,从而使敌达到十分疲劳和缺粮之程度,然后寻机将其歼灭的战术,运用这一战术拖着国民党军在黄土高原山沟里转来转去,伺机加以消灭国民党军队。简单地说,就是躲着你拳头,然后粘着你,泡着你,像泡蘑菇一样袭扰敌人,让敌人抓不着又甩不掉,所以被朱老总形象的称为“蘑菇战术”。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17:36 , Processed in 0.00745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