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年轻的五位开国将帅都有哪些不寻常资历和战功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26 19:21: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最年轻的五位开国将帅都有哪些不寻常资历和战功

2019年03月25日 14:16:43
来源:掌心岁月

1955年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最年轻的元帅、将军多为四十岁左右。比如最年轻的元帅林彪48岁,最年轻的大将许光达47岁,最年轻的上将萧华39岁,最年轻的中将谢有法38岁,最年轻的少将吴忠34岁。


首次评定军衔,党中央、中央军委制定了很明确的评衔条件和标准。资历、军功、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及当时所任军职,都是要充分考虑的。

从元帅到少将这五个级别最年轻的的五位将帅,都有什么特殊资历、战功或与众不同之处呢?不妨简要盘点一下:
开国元帅林彪的历史,人们大都比较了解,不必赘述。上世纪末中央军委两次确定并公布36位军事家,林彪位列其中。足见他的军事才能已得到历史认可。
开国大将许光达,是黄埔五期炮兵科毕业。在战争年代,他先后任排长、代理连长、军参谋长、师政委、师长,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长、教育长、分校校长,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部部长兼延安交通司令、防空司令和卫戍司令。还曾任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兼晋绥军区二军分区司令员、晋绥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西北野战军军长、第二兵团司令员等职。
论资历,许光达是红二方面军老资格的领导干部。土地革命时期在红六军曾任军参谋长,之后继续担任红二军团前身红三军的重要干部。1932年1月底,他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被送往前往苏联医治。在苏联的康复后,许光达先后进入国际列宁学院和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有史料评说,因为红二军团当初在湘鄂西四次所谓肃反中致使人才受损严重,而大将位置又应有二方面军代表,许光达得以才荣膺此位。
除此之外,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建国初我国要借助苏联建立本国的装甲兵。许光达有早期留苏学习经历,而苏联装甲兵司令属于一级集团军级,也就是大将级。为了对等谈判,中国的装甲兵司令应与苏军的军衔相同。所以作为装甲兵司令的许光达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大将军衔。

(许光达)

史料记载,许光达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衔,心中很是不安,他特地找到老上司贺龙元帅说:“毛主席、中央军委对我的信任,我衷心感谢。但与其他几位大将比,无论德、才、资,均不如他们。我请求贺老总把我的意见反映到中央军委,改授我上将衔。”随后,许光达又致信党中央毛主席,请求降衔,毛泽东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公开肯定了许光达的让衔之举。赞誉他是“共产党人的一面镜子”
开国上将萧华出生于1916年,他不仅是我军的高级军事将领,同时也是军中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萧华13岁就担任共青团县委书记,17岁时成为红军少共国际师政委。长征中,肖华任红一军团组织部长、红二师政委。1935年3月21日,他指挥抢渡乌江先遣部队,冒着风雨,勇猛果敢再渡乌江,巩固和扩大乌江渡口阵地,使红军主力安全渡过了乌江。22岁时,萧华出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在前往山东惠民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共商统一抗战大计时,经过面对面交锋,让59岁的沈鸿烈敬佩不已,称其为“娃娃司令”。抗战胜利后,肖华奉命率山东部队四个师横跨渤海,进军东北,并任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辽东省委书记。后任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政委、东北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四野第十三兵团政委。
1949年3月末,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在北平香山接见并宴请“四野”师以上干部,当肖华上前给毛主席敬酒时,毛主席笑着说:“萧华,你我多年不见,可是我的耳朵长得很,你一时司令,一时政委,一时山东,一时东北,出息好大哟!”
新中国成立后,萧华先后历任解放军空军政委、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干部部部长、总政治部主任等职。他创作的《长征组歌》家喻户晓,享誉军内外。
开国中将谢有法,出生于1917年4月,是江西省赣州人。1933年5月,16岁的谢有法送一位村里的大哥哥参加兴国模范师时,他也缠着部队首长要参加红军。部队嫌他个子矮小,都没有步枪高,不肯接收。他灵机一动,说自己读过三年小学,能写会算,还会唱歌。当时部队正需要有文化的战士,结果他被破格批准入伍,成了一名“宣传兵”。谢有法最拿手的是唱兴国山歌,还能随编随唱,颇受欢迎。

(谢有法)

长征结束到达延安后,他先调到红军后方政治部当干事,后调到总政治部组织科当干事,抗战初期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任副科长,之后升任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长、八路军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此间,谢有法凭借出色的政治动员能力,经常夜以继日,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各部队和游击区帮助基层建立健全党组织,在较短时间内使山东抗日武装力量扩大了一倍,战斗力大大增强,发展和巩固了抗日政权。抗战胜利后,为挫败国民党军抢占津浦线进而控制整个山东的阴谋,保卫和扩大解放区,1945年10月12日,中央军委电令要求新四军已经北移山东的主力和原山东军区部分主力,组建津浦前线指挥部,陈毅任军长兼司令员,谢有法担任政治部主任。1948年后,他又转任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政治部主任、志愿军第九兵团政治部主任,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二、第五次战役。1955年授军衔时,担任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
开国少将吴忠,1933年才12岁的他就参加了红军,是名副其实的“红小鬼”。当过红军排长、团政治处干事。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排长、副连长,晋西独立支队第2团连长、副营长,教导第3旅8团营长,鲁西军区第八军分区地区支队支队长,第5团副团长。1942年11月底,他任昆山章丘地区游击支队支队长时,与特派员管学思等率部开展游击战,取得了不俗成绩。解放战争时期,他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七纵队20旅58团团长,后任副旅长、旅长。
在任团长参加巨野战役时,他指挥被敌人包围的180名战友坚守阵地,还亲自操纵重机枪杀敌,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直到负伤昏迷,为夺取战役胜利做出突出贡献。战后,刘伯承、邓小平为此特地签署通令,嘉奖以吴忠为首的章缝集战斗的180名勇士,赞扬他们“表现出超人的英勇和顽强”、“不愧为人民的英雄和模范”。淮海战役中,吴忠又率第20旅参加合围歼灭黄维兵团,在十多天的攻击作战中,20旅连克王庙台、杨庵、小部庄等地,尤其是在四攻小马庄的战斗中,吴忠指挥59团始终担负主攻,为配合中原和华东野战军速歼黄维兵团贡献了力量。对他在淮海战役中的贡献,毛主席就说过“无(吴)忠者,有忠也”。1949年2月,吴忠被任命为二野第五兵团18军52师师长,率部参加了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之后又随军南下,参加了解放贵阳和成都等战役。

(吴忠)

1952年,吴忠从南京军事学院毕业后,出任志愿军第12军第31师师长,率部入朝参加了1952年冬季和1953年的春季战役。归国后,他历任解放军首支机械化师师长、第40军副军长、军长等职。1955年,34岁的吴忠时成为全军最年轻的开国少将。
(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

文章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17:36 , Processed in 0.00845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