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原汤 于 2013-5-6 15:26 编辑
沈雁冰为何要婉拒周恩来
1949年7月,在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合影,左起毛泽东、周扬、沈雁冰,郭沫若。沈雁冰
两支文艺大军会师
1948年,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8月,华北文艺界代表大会在石家庄市召开,在华北中央局宣传部部长兼文委书记周扬主持下,晋察冀边区和晋冀鲁豫边区两个区的文联在这次会议上合并为华北文艺界协会,周扬、沙可夫等21人为理事。
1949年2月,随着北平的和平解放,周扬等人进驻北平。同时,各解放区文艺工作者纷纷进入了北平。国统区的文艺工作者也在党的召唤下,向北平进发。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沈雁冰。 1947年10月下旬,国民党政府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下令解散。沈钧儒等民盟领导人决定出走香港。上海党组织决定将沈雁冰等无党派民主人士转移去解放区。作为过渡,他们第一步先去香港。到达香港后,沈雁冰担任文协香港分会常务理事。这一年除夕,他和夫人与李济深、章乃器、邓初民等20多人,秘密登上一条苏联轮船,直航大连,前去东北解放区。
在此之前,沈钧儒、郭沫若等两批人已经秘密离开香港,前往东北解放区,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1949年2月下旬,党中央派“天津解放号”专列,把包括沈雁冰等35位知名人士迎接到北平。
随后,全国各地的作家、艺术家从四面八方陆续到达北平,加上原在北平搞文艺工作的同志,来自国统区、解放区的两支中国新文艺大军终于胜利会师。3月22日,华北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和华北文协举行茶话会,招待各地会聚北平的文艺工作者。在会上,郭沫若提议,发起召开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成立新的全国性文学艺术界组织。到会文艺家一致表示赞成。接着,全国文协在北平的理事、监事和华北文协的理事召开联席会议,选举了由郭沫若、沈雁冰、周扬等42人组成的筹备委员会,郭沫若任筹委会主任,沈雁冰、周扬任副主任,沙可夫任秘书长。之后,沈雁冰、周扬等人开始筹备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成立全国性的文艺家组织。
经过3个月的筹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于7月2日在北平召开。6月30日,大会预备会议通过了99人的大会主席团名单,郭沫若为总主席,沈雁冰、周扬为副总主席。这次代表大会的目的主要是总结经验,交换意见,确定全国文艺工作的方针与任务,成立全国性的文艺组织,更好地运用文艺的武器,为新历史时期的革命任务服务。
毛泽东和党中央对大会非常重视。会前,党中央发来了贺电,这是经毛泽东亲自修改审定的。贺电说:“我们中国是处在经济落后和文化落后的情况中。在革命胜利以后,我们的任务主要就是发展生产和发展文化教育。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政权的建立,给人民的文化教育和人民的文学艺术开辟了发展的道路。我们相信,经过你们这次大会,全中国一切爱国的工作者,必能进一步团结起来,进一步联系人民群众,广泛地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工作,使人民的文艺运动大大发展起来,藉以配合人民的其他文化工作和人民的教育工作,藉以配合人民的经济建设工作。 ”大会开幕时,朱德代表党中央致贺词,周恩来向大会作政治报告。郭沫若、沈雁冰、周扬也分别作了报告。
会议期间,毛泽东到会看望代表们。他热情地对代表们说:“今天我来欢迎你们。你们开这样的大会是很好的大会,是革命需要的大会,是全国人民所希望的大会,因为你们是人民的文学家、人民的艺术家,或者是人民的文学艺术工作者的组织者。 ”
7月19日,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在一派团结胜利的气氛中落下了帷幕,选举产生了新的全国性的文艺界的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其中郭沫若为主席,沈雁冰、周扬为副主席。会后又成立了全国文联下属的各个专业协会。
这次会议是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形势下,国统区和解放区两支文艺大军的胜利大会师,文化战线的进步的大将和旗手们会聚到了人民政权的旗帜下召开的。这两支人马的会合和文代会的召开,为新中国文化部的建立创造了条件,也开创了新中国新文化的光辉前景。
请出沈雁冰当部长
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后,建立新中国的各项筹备工作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9月,沈雁冰和周扬参加了全国政协筹备会议。在这次全体会议上,沈雁冰被推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会议期间,沈雁冰收到一封信,这是毛泽东对他去信的复信。在不久前,沈雁冰担任《人民文学》主编,特地给毛泽东写了封信,请求毛泽东为《人民文学》题词和写刊头。毛泽东的复信如下:
雁冰兄:
示悉。写了一句话,作为题词,未知可用否?封面宜由兄写,或请沫若兄写,不宜要我写。
毛泽东
九月二十三日
沈雁冰展开信中附来的一张宣纸,上面写着:“希望有更多的好作品出世”。沈雁冰高兴地把这封信给周扬看,并且说:“主席这个题词,语重心长,我们的担子不轻啊! ”
“是啊,文艺是轻骑兵呀,必须搞好,必须为工农兵服务!”周扬说。可是,他们都没有料到,党中央决定将更重的担子放到他们肩上。
此时,周恩来已经开始为政务院组阁。一天他坐车来找沈雁冰,说:“雁冰,我受命组织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准备任命你为文化部长,特向你征求意见。 ”沈雁冰婉言推辞说:“周副主席,我一向都是搞创作,这些年一直四处奔波,新中国成立后,生活可以安定下来了,我不想当部长,只希望继续去搞创作,好好写几部小说。 ”
此时沈雁冰的妻子孔德浊早就打算好了,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就定居杭州,去西湖边买一栋房子,让沈雁冰从容地专心写作。她也搭腔说:“自打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就盯上我们了,通缉呀,盯梢呀,折腾得我们颠沛流离。现在好啦,解放了,可以安定了,还是让雁冰把那几部没写完的长篇小说写完再说吧。 ”
周恩来认为他们说的合乎情理,答应再考虑一下。
过了一天,周恩来又派人来了,并且直接把沈雁冰接到了中南海丰泽园。原来,毛泽东要亲自与他谈话。沈雁冰来到颐年堂时,毛泽东和周恩来已经在等候他。周恩来先说:“在人事安排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所以,请你过来商量。 ”
毛泽东笑着说:“文化部长这把交椅好多人想坐,只是我们不放心。所以,想请你出来。 ”
沈雁冰直言问道:“为何不请郭老(指郭沫若)担任? ”
毛泽东说:“郭老是可以的。但他已经担任了两个职务,一个是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一个是中国科学院院长。再要他兼任文化部长,别人更有意见了。 ”接着,毛泽东又说:“听说你不愿意做官,这好解决。你可以挂个名,我们给你配个得力的助手,实际工作由他去做好啦! ”
沈雁冰见毛泽东和周恩来如此郑重,既然是工作的需要就不再推辞,便愉快地答应了。
“那么由谁来协助呢? ”沈雁冰问道。
毛泽东说:“周扬。 ”
周恩来说:“在此之前,我曾征询周扬的意见,问他愿意做哪方面的工作。周扬表示,他愿意做教育方面的工作。 ”
毛泽东说:“周扬还是到文化部去吧,这也是党和国家的需要。 ”
于是,周扬被党中央选定为文化部第一副部长兼党组书记。
周扬组建领导机关
文化部作为新中国主管文化工作的领导机构,其任务之重要和复杂远远超过沈雁冰和周扬等人的想象。但是,文化部机关筹建之初,人员仅仅是参与过筹备第一次文代会的少数几人,人称“夏、商、周”。周即周扬,夏即夏青,商即尚玉群,后两位是从华北局调来的地方干部。除了 “夏、商、周”外,还有一人,即时任北平军管会文化接管委员会副主任的沙可夫。
几人经过一番商谈,决定文化部拟建电影局、艺术局、戏曲改进局和科学普及局4个局,为此首先是调集干部。与其他部委组建以华北人民政府各相应部门为基础不同,文化部的组建是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人员为基础,干部来源多数是华北解放区的文艺人员,同时也吸收上海和东北解放区来的部分文艺干部,还有原来在国统区坚持工作的文艺干部及专家。
因为沈雁冰在政务院的工作比较繁忙,部里的常务工作主要由周扬负责,沙可夫负责办公厅工作,夏义奎管总务。在此期间,周扬日夜忙碌,改文件,写文章,常常“开夜车”开到很晚才睡,甚至通宵不睡。一天早上,夏义奎去找他问事,却见他伏在桌上睡着了;一次也是早上去找他,发现他滑到桌子下睡着了。为了组建文化部,周扬拿出了战争年代的工作作风,这让众人很受鼓舞,建部工作也快速地推进,各地的文艺干部纷纷被选调进即将成立的文化部。
由于文化部还负责主管全国的科普工作,周恩来说,得选调一位懂得科技的人为副部长。经过组织部门的挑选,选定了无党派人士丁燮林。
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正式任命沈雁冰为文化部部长,周扬、丁燮林为副部长。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文化部正式成立。
作者:陈重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