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粟裕全歼张灵甫的军队, 毛主席没料到两个月后, 刘伯承俘虏此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9-14 14:23: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粟裕全歼张灵甫的军队, 毛主席没料到两个月后, 刘伯承俘虏此人                                    

            

        2019-09-14 09:13                    


如果有人问战场档案君,20世纪的中国,什么最迷人?我肯定会说:“战争”!

军阀混战、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自卫反击战、中越自卫反击战!

很多网友会将历次战争进行分类,有些战争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没什么可炫耀的;有些战争是保家卫国,应该大写特写。

其实,如果我们生在战争年代,战争就是我们的生活,人类从来就没有消灭过战争。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大乱大治,小乱小治”,正是因为我们这个民族忘记了战争,我们才遭遇了战争,承受了战争带来的苦难。

而在战争中,在自己人打自己的互相杀戮中,我们又重新学习了战争,重新懂得了怎样用战争保家卫国。

因此,写“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战争,不是在为谁炫耀,而是寻找战争中的智慧、勇气、人性。

1947年5月13日黄昏,一直被国民党军追着跑的华东野战军,突然以第1、第8纵队利用地形掩护,穿插揳入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纵深,切断了第74师与其他国民党军的联系,并于15日拂晓,分别攻占垛庄、万泉山,彻底堵住了第74师的退路,将其合围于孟良崮及其以北的狭小地区内。

经过四天四夜,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勇气,终于将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首,整编第74师被全歼,并击毙师长张灵甫。

毛泽东主席听到全歼张灵甫第74师的消息后,乐得见谁跟谁握手。后来,毛泽东主席见到粟裕,说:

“你们那样果敢、迅猛地消灭了第七十四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

栗裕脱口而出,说:“蒋介石。他大喊,我的精锐之师遭此惨败,实在没想到。”

毛泽东主席又问:“还有一个人呢?”

栗裕:“陈诚?”毛泽东主席:“不足挂齿。”

粟裕:“何应钦?”毛泽东主席:“何足道哉。”

粟裕:“白崇禧?”毛泽东主席:“离题千里了。”

粟裕不解地问:“那么是谁呢?”

毛泽东主席说:“第二个没想到的就是我毛泽东!”

这可以说是解放战争版的“煮酒论英雄”!

结果,两个月后,刘邓晋冀鲁豫野战军处传来消息,更让毛泽东主席意想不到!

1947年7月15日,刘邓晋冀鲁豫野战军将国民党军第66师包围在山东金乡城西北的羊山集,并发起围攻。第66军控制着羊山集制高点,凭借坚固工事顽强抵抗。

攻击部队伤亡惨重,战斗进入白热化状态。

蒋介石亲自乘飞机到开封督战,又调来8 个师1 个旅驰援羊山集。时,而此时,毛泽东主席发来电报,要求刘邓大军放弃攻打羊山集之敌,直插大别山,挺进中原。

“刘、邓对羊山集、济宁两点之敌,判断确有迅速攻歼把握,则攻歼之,否则立即集中全军休整十天左右,除扫清过路小敌及民团外,不打陇海,不打新黄河以东,亦不打平汉路,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吸引敌人向我进攻打运动战。”

对于毛泽东主席的战略意图,刘伯承、邓小平是能够完全领会的,但放弃正在进攻的敌整编第66师,实在不甘心。

此时,国民党各路援敌还在途中,金乡之敌已无力北援,完全有迅速击败羊山守敌的绝对把握。并且,如果不歼灭敌整编第66师,也会增加南进的阻力。

于是,刘伯承、邓小平决定继续进攻羊山集,全歼敌整编第66师。邓小平坚定地说:“攻羊山的部队不能后撤!”刘伯承说:“蒋介石送上来的肥肉,我们不能放下筷子!”

刘伯承、邓小平调整了部署,集中使用攻击兵力,敌我比例达到10:3 以上,并重点加强了火炮的攻击力量。

攻击部队终于在7月28日拂晓,攻入了羊山集,生俘第66师师长宋瑞珂。宋瑞珂在羊山集坚守了半个月。

宋瑞珂是黄埔三期,抗日战争时期率部屡建奇功,刘邓大军在直插大别山之前,能吃下宋瑞珂第66师,确实让毛泽东主席大感意外。

这也许就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31 16:12 , Processed in 0.00734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