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考如何影响人的一生?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 15:05: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高考如何影响人的一生?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2019-12-02 18:19                    

                          

编者按

高考是一场人人都不想打,而又不得不打的“战争”。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做选择,但高中这一次可能是最重要的。

绝大多数人高考之后,一辈子也不会用到椭圆参数和甲烷的分子式,有人说这是一个“邪恶的制度”,其实我们忽略了这背后的一些社会运行逻辑。

名校学历是否必要?高考如何影响中国的创新?决定我们人生高度的关键到底是什么?物理学家万维钢的解读,提供了一种独特视角。

注:本文摘编自《智识分子:做个复杂的现代人》

作者:万维钢

编辑:叶开甫

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上不上名校,对聪明人并不重要

众所周知,有名校学历可以大幅提高一个人毕业后,甚至一生的收入水平。但这里仍然有个因果关系问题:一个能考上名校的学生,他未来的高收入,到底是因为他聪明而获得的,还是因为他上过名校而获得的呢?

也许一个聪明学生因为种种偶然原因——也许临场没发挥好,也许更喜欢家乡的大学——能去名校而没有去,他未来还能获得同样水平的收入吗?

两个美国经济学家考察了将近20000个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十年到二十年的收入情况,结果首先表明,名校毕业生收入更高。但这个研究的有意思之处在于,它考察了那些有本事上名校但最终去了普通大学的人。

在这一项统计中,519个学生同时被名校和普通大学录取,结果他们后来的收入是一样的——不管他们当初选择了名校还是普通大学!

根据这个研究,对聪明学生来说,上不上名校并不重要。你走这条路能成功,走别的路也能成功。

但我们有理由怀疑家庭背景在这里起了很大作用,因为这个有点出乎意料的结论,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不好使。这个研究发现: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上不上名校对他影响巨大,可以说第一步走错以后想出头就很难了。

中国式家长之间,到底在攀比什么

大多数国内家长并不要求自己的孩子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新颖特性,只求符合各种“实用指标”。当他们说“素质教育”的时候,根本出发点及整个的内心叙事,就是把孩子变成一个“好东西”,以期得到别人的欣赏。

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思维本质上是被动的——外界喜欢什么,我就变成什么。一定要进名校,一定要进好公司,一定要得到好岗位。人与人之间的攀比,也都是这些外部光环的“加持”。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你学这个东西到底是为了改变世界,发挥自己,还是为了适应世界,打扮自己,吸引别人?

中国因为历史原因,过去几十年的主流文化都是“贫民文化”,人们对“怎么适应别人”研究的很多,对“怎么自己做主”研究的很少。在美国硅谷,尽管来自中国和印度工程师的总人数势均力敌,但是无论进入各公司管理层的人数,还是创业的人数,中国人都显著不如印度人。难道仅仅是因为印度人英语好?

我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印度人比较有主人翁意识——能从作为一个主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我们的日常文化和正统教育,很少有“怎么主动选择、怎么审美,怎么根据自己的意图改变世界”这样的讨论。

我们大概可以说,现代教育可以简单地分三个层次,对应三个阶层:

1.贫民家庭对教育的期待是培养工具,以找工作为目的;

2.中产家庭对教育的期待是培养工艺品,以提升个人价值为目的;

3.上层家庭对教育的期待是培养主人翁,以欣赏、选择和改变周围世界为目的。

传统的“流水线式”教育只能把人送到第一层;想要进入第二层,家庭必须出力,然后你还得去名牌大学;而第三层,则几乎完全是家庭和个人的事情。

如此说来,家庭出身实在太重要了,家庭收入水平和父母文化水平,很大程度决定孩子能到达什么层次,以至于我们搞不清楚到底是人选择了教育,还是教育决定了人。

人很难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可是如果人人都按照这个剧本演出,世界就太没意思了。

成大事的3个关键特质

在现代社会,有的路根本就不是给普通人准备的,普通人的上限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你只要根据社会给你的设定,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了。只有那些想要办大事的人,才需要品格,因为这样的人不能单靠本能行事。

1.自控力

自控,是一种反人性的行为。它要求我们做“该做”的事,而不是“想做”的事。现在有句流行语讲“以一般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谈不上拼天赋”,其实是有道理的。

自控力是比想象力更为基本和行之有效的个人素质,一个有自控力的人,生活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中国的教育基础比美国好,可能恰恰得益于中国文化从小就强调自控。

当年我上小学,老师要求上课必须坐直并且还得把手背在身后。我稍微长大一点就对此嗤之以鼻,可是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不经意地坐直了一点。

2.中庸之道

中庸,是你要认识到不同理念、不同情感诉求、不同道德标准之间,必然有冲突。这些理念没有哪个是完美的,谁也说服不了谁。

艾森豪威尔当总统的领导艺术,有可能是最正宗的中国人的“中庸之道”。政治上,不同派别的集团可能说的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互相矛盾,你必须得学会协调。作为最高领导人,绝对不能像个二愣子一样全面倒向一种理念,然后打压其他理念,试图给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艾森豪威尔的做法是时刻根据当时的局面,做出一些临时性的安排,去得到不同诉求之间的平衡点。等到下一时刻局面变了,再继续调整。

所以领导艺术就如同在风暴中驾驶帆船:太往左偏了就往右调整一下,太往右偏了就往左调整一下。平衡永远是动态的,这就是中庸之道。

3.追求“大我”

现在很多心灵鸡汤或者名人演讲,全都是对“你自己”的赞美:你原本就与众不同,你注定能干成一番大事,你现在要做的就是遵从你的内心!

在这种文化中,如果有一个人不爱工作爱旅游,稍微攒点钱就去世界各地旅行,钱花完了再找活干,我们通常会对他表示羡慕。

而真正的牛人却不一样,他们追求“大我”,并没有“选择”自己最终从事的事业,他们是被这个事业选择。他们在人生中的某一刻,因为一些经历,意识到自己正在被某个事业召唤,然后他们投入这个事业。

美国的艾森豪威尔生性狂放易怒,在母亲的教导下慢慢磨炼性格,才成为踏实可靠的军人和在位时低调而身后评价却越来越高的总统。鲁迅本想学医,是因为在日本看到中国人太愚昧了才决定弃医从文;很多仁人志士是看到日本侵略中国才决定投笔从戎。

西点军校启示:

牛逼的事业,源自“内在动力”

对于人们爱说的“成功”,我们大概可以把它分为两类:

第一类成功,是这件事有一个标准,然后你努力达到标准。比如在公司里做事,老板或客户提出一个什么要求,你把它实现。

第二类成功,则是这件事没有什么标准,甚至根本就没有先例,你“无中生有”非要做这么一件事,而且还做成了。这是创业者和企业家的成功。你发明一个新产品,甚至开创一个新领域,一旦做成,你就可以给后来的人制定标准。

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是第一类成功人士,处处精确算计,小心谨慎,不敢有任何错处;做事的动机非常明确,这么做能有升值、加薪等各种好处。心理学家管这个叫“外在动力”,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内在动力”。

其实一般人,做事通常有这两种动力,但是如果你考察长期的效果,那么内在动力才是最关键的。

最近有一项关于西点军校学生的研究很能说明问题。研究者调查了超过一万名学生,一入学先问卷调查你为什么来西点军校,答案包括“免学费”“将来工作机会”这种外在动力和“就是相当一名军人”这种内在动力。然后把这些学生给的答案保存,跟踪他们十年以上,结果发现:至少对军人这个职业来说,两种动力都有的人,不如那些只有内在动力的人成就高。

每个人都有内在动力,但英雄有一种更高级的内在动力:使命感。对这些人来说,工作已经不是简单上下班的事,而是一项事业。他们做这件事不需要外界的监督和激励,是自己非要把这件事做成不可。

所以真正了不起的事业应该由使命感驱动比如一个真正的政治家不应该是为了从政而有政治观点,而应该是有了政治观点才决定从政。

雷军:我再办小米

不是为了虚荣和财富

现在我们要说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历史到底是谁创造的?也许“历史”这个词太大,那么我们再把问题更具体化一点:经济增长是谁推动的。

这个问题现在有非常明确的答案。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obert Solow证明了:现代发达国家的主要经济增长,不是由现有的资本和劳务活动的扩张带来的,而是由创新带来的。一个比较近的例子是在IT行业,几乎所有新的职位都是由刚刚成立五年之内的公司提供的。

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打破常规,创新就是意外,创新就是你事先根本没预测到。这就是英雄做的事情。

写到这里我必须提到一位奇人,人称“数字时代的三大思想家之一”的美国经济学家乔治·吉尔德。他在2013年出版的《知识和力量:关于资本主义的信息理论以及它怎么改变世界》书中提到:资本主义的精髓并不是一个激励系统,而是一个信息系统。

通常人们认为市场经济是一个激励系统,那种商品需求大,生产者就会为了多赚钱而去多生产这种商品。但是这种激励只能维持经济正常运转,而不能带来经济增长。吉尔德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关于信息的,只有创新才能带来增长。

什么是信息?信息就是意外。你要测量一段话里有多少真正的信息,其实是看这段话给你带来多少意外。如果一些都是套话、废话,这段话就没有信息。

老板交给你一个任务,而且这个任务的细节都已经事先规划好,你圆满完成了这项任务,你贡献新信息了没有?没有。别人制定计划的时候,已经把故事讲了一遍。创新,是说你做了一些事先每人想到的事,你贡献了新的信息,世界因你而不同,历史才真的进步了。

所以创新是不能命令和计划的。对创新产品来说,根本不是“需求刺激供给”,而是“供给创造新的需求”。我们大概可以总结,企业家面对市场有三种态度,正好对应我们前面说过的三种教育境界:

1.低水平企业家:用户喜欢什么,我就做什么;

2.中间水平企业家:我做最好的自己,等着用户选我;

3.英雄企业家:我替用户决定。

而这三个境界的风险则是从低到高。第三境界最大的可能性,不是你发明了一个东西马上引起跟风,而是你发明一个东西别人根本不买账每一个成功的英雄,背后都是无数的垫背。这条路失败的风险极大,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经过权衡计算之后,不会选择这条路。

所以英雄这条路的确是内部而不是外部动力驱动。英雄的选择其实是“康德式”的:我这么做不是为了什么好处,而仅仅是因为我认为应该这么做。

就像小米创始人雷军所说:“我再办小米不是为了成就感,不是为了个人财富,也不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我就是想干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我希望这件事对社会进步有帮助。”

俗人适应世界,而英雄改变世界

英雄跟俗人的根本区别在于,俗人想要适应世界,英雄想要改变世界。

好莱坞发现了英雄成长的套路,甚至有一套成熟的“电影剧本配方”。这个配方的大致结构是这样的。

1.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最初太平无事;

2.突然发生一个变故或危机,主角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3.英雄想了一个计划,但局面比他想象的更严重;

4.英雄尝试新办法,并且再次失败,这个时候他意识到,必须改变自己;

5.但是这个时候局面越来越差,英雄情绪低落,连观众都快绝望了;

6.英雄获得家人、导师或者女朋友的精神支持,练就超凡品格,毕其功于一役;

7.高潮和结局。

我认为这是一个来源于生活的套路,不仅观众爱看,人们还在自己的生活中默默地实践。真正的英雄人物的成长路线可能更加复杂多变,但是其中精髓与这个套路并没有本质的不同。这就是成为英雄之路。

大多数人会在第一次或第二次失败的时候放弃、认命,然后跟周围其他人一样过大数据预测好的生活。

但是有的人却能一直坚持下来,非得从设定好的剧本中解脱出来获得自由不可。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8 01:19 , Processed in 0.00939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