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建成为什么会输给李世民?看二人的优势,发现背后的根本原因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15 16:19: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李建成为什么会输给李世民?看二人的优势,发现背后的根本原因                                    

            

        2020-04-15 08:23                    

                          

李建成输给李世民,原因可以总结为仨字:不够狠。但为什么如此,既有一部分性格原因,但更多的是政治因素。

我们先看看玄武门之变前两兄弟各自的优势。

李建成的优势

政治与地位优势——自李渊在公元617年占领长安城后,李建成一直是世子太子,在唐王朝官方指定的储君之位上已经待了近十年。除了根正苗红、占据舆论优势之外,这些年他一直在朝廷辅助刘渊处理军国大事,政治资本与经验远非常年在外征战的李世民可比,当然更因此在朝廷各环节培养了自己的派系。

同时,作为储君,李建成还可以光明正大的调动秦王府的军事资源,比如在玄武门之变前,他就曾来了一手釜底抽薪:

会突厥郁射设将数万骑屯河南,入塞,围乌城,建成荐元吉代世民督诸军北征;上从之,命元吉督右武卫大将军李艺、天纪将军张瑾等救乌城。元吉请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及秦府右三统军秦叔宝等与之偕行,简阅秦王帐下精锐之士以益元吉军。

因此,假使李世民不够狠,他很容易被李建成温水煮青蛙般慢慢玩死。

在长安城的军事优势——对的,没看错,李建成作为东宫的主人,常年保持为数众多的卫兵;再加上有常年带兵作战的齐王李元吉相助,他在长安城能够直接指挥的精兵就超过2000人。而李世民虽然军功显赫,但朝廷军队不是他个人就能随时调动的,作为天策上将、秦王,卫兵规格与太子没法比,在长安城内他只有800名偷偷豢养的死士而已。

同时,东宫毗邻皇宫,比秦王府可方便多了,所谓近水楼台,一旦发生什么变故,李建成自然比李世民更能占据先机。

李世民的优势

军心与民心——在大唐立国之初,面对各方面的强大对手,李氏的军事资源逐渐集中到善于打仗的李世民手中;而李世民也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能耐,无论是薛举父子,还是打得李元吉仓皇而逃的刘武周,以及窦建德、王世充等劲敌,都是李世民一手铲除的。李渊自己也亲口承认:

谓世民曰:“首建大谋,削平海内,皆汝之功。”

鉴于李世民功劳太大,李渊破格创造了“天策上将”的官职来体现其特殊地位;《秦王破阵乐》,也证明了李世民在军队中的巨大影响力。此外,在消灭各路对手后,对方阵营的干将纷纷被李世民笼络到帐下,最知名的,莫过于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头功的尉迟敬德。

李世民的最大优势——善抓战机、敢冒险。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

李世民的军事水平毋容置疑,作为身先士卒、南征北战的唐朝头号统帅,他打仗的最大特点,一是善于发现对手弱点,然后穷追猛打:

上尝言:“吾自少经略四方,颇知用兵之要,每观敌陈,则知其强弱,常以吾弱当其强,强当其弱。彼乘吾弱,逐奔不过数十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陈后反击之,无不溃败,所以取胜,多在此也。”

其二是敢冒险,洛阳之战,面对前来支援王世充的十万大军,他敢率领几千骑兵前去迎战。

一句话,李世民够狠。

那么,现在我们看看李建成为何会输。

首先,太子身份,既是李建成的优势,也是他的束缚。

顾全大局,这是兄弟相争夺时,李建成不得不保有的顾虑。作为唐王朝板上钉钉的下任君主人选,他面对当时刚刚对内平定天下、对外突厥大敌虎视眈眈的局势,不得不小心翼翼;若直接对在军中威望极高的李世民动手,很有可能导致国内陷入混乱、外敌趁机入侵,那样大唐面临的可不是高层夺权问题,而是生死存亡的危机,毕竟强盛大隋瞬间崩塌的教训近在眼前。

因此,太子李建成就像瓷器店的小老板,在面对想取代自己的老弟,他处于投鼠忌器的尴尬境地,生怕一着不慎砸了自家的产业;虽然有一大堆除李世民的机会,但他只敢用偷偷下毒的隐蔽手段。

李世民就不一样了。

李世民有决心,也有能力

在为大唐打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面对的是这样一个死局:

要是自己不卖命,在强敌环伺局面下,自家的很可能被打的渣渣都不剩,刘武周吓跑李元吉、夺下太原,逼得李渊差点退守关中就是例证;

而自己竭尽全力,帮助李家脱颖而出,结果必然是“功高震主”。

因此,李世民面前有两条路:被除掉,或者除掉李建成,这是权利面前亲情不可避免的悲剧。以李世民的雄心,绝不可能束手就擒,兄弟俩相争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李渊,甚至考虑让李世民镇守洛阳,与李建成一东一西。然而一山不容二虎,这种想法显然是不现实的,李建成、李世民俩兄弟必然要分个高下。

以上是大势。而到了公元626年,连续发生了几件大事:李世民被下毒;太白星多次出现,太史官汇报秦王将得天下,李渊对李世民疑虑更深;李建成不断调走秦王府的猛将、谋士。形势对李世民越来越不利,此时若再犹豫,他将死无葬身之地。

关键时刻,李世民善于把握先机、敢于冒险的优秀军人天性再次爆发,他率领尉迟敬德等人,连同800名死士兵行险着,在毗邻东宫的玄武门设伏,将李建成一击必杀,并控制了皇帝李渊;在面对前来救主的东宫及齐王精兵时,李世民势力一度处于下风,靠着张公谨、敬君弘等人搏命才勉强支撑;甚至在亮出李建成首级后,李世民的危机扔没化解,最终是李渊下令后,他才最终掌控了局面:

时宿卫及秦府兵与二宫左右战犹未已,敬德请降手敕,令诸军并受秦王处分,上从之。

由于史料的限制,对于玄武门之变的前后情况,我们只能凭借史书的只言片语进行猜测。但即使这样,李建成与李世民两兄弟剑拔弩张、杀气腾腾的场景已然跃然纸上。前者投鼠忌器,希望用暗招除掉秦王、稳定大局;而后者在面对生死存亡之际时则孤注一掷、兵行险着,最终笑到最后。

玄武门之变,只是政治斗争,无关道德高下,只是验证了那句话:最是无情帝王家。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3 04:40 , Processed in 0.00746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