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功臣连长不满官职,拖枪逃跑,毛主席刀下留人:给条活路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5 07:13: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华忠 于 2020-5-5 07:14 编辑

功臣连长不满官职,拖枪逃跑,毛主席刀下留人:给条活路                    2020-05-04 11:51                    
作者:苏区放牛娃
杨上堃将军,15岁便参加了革命,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立下了赫赫战功。1955年,杨上堃被授予开国上校军衔。
杨上堃军事才能突出,功绩突出,受到战友尊敬,但他也犯过错误,气得朱老总、彭德怀要枪毙他,还好毛主席说了一句话:“留他一条活路吧!”救了他一命。

杨上堃,1914年出生,江西赣州兴国县江背区水南乡坪上村人,父母是贫困的农民。他9岁的时候,父亲得了重病,因无钱医治而去世,姐姐被迫去做了地主家的童养媳。家庭的变故和生活的贫苦让他对旧社会非常痛恨,埋下了革命的种子。
15岁的时候,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后来参加了红军。他打仗非常勇敢,1934年6月,杨上堃升任红1方面军1军团2师4团一营二连连长。长征开始后,1935年1月,他跟随红军主力部队来到乌江边。
这个时候的红军处境非常危险,乌江前面有军阀王家烈堵截,后方有蒋氏得力干将薛岳率重兵追击,稍有不慎,红军就可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按照上级命令,红1方面军1军团2师4团负责打前阵,强渡乌江,打通过江通道,团长黄开湘、政委杨成武组织了一个敢死队强攻。但因敌军火力太猛,敢死队员牺牲不少,杨成武急得直跺脚。这个时候,张云逸亲自找杨成武谈话,告知他强渡乌江的重要性,要他务必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任务。杨成武咬咬牙,决定派杨上堃组织一支队伍,再尝试一次。

【开国上将杨成武】
杨上堃毫不犹豫受领了这个可能有去没回的重任后。他挑选了16名勇士,分乘三只竹筏划入江面,在我方重火力的掩护下,杨上堃和16名勇士开始强行渡江。对岸的守军一看红军要渡江,立刻开枪,密集的子弹像雨点一般向战士们射来。乌江浪高风大,杨上堃指挥竹筏调整方向,灵活躲过子弹,他又拔出手枪,击毙几个守军,朝着一块兵力比较薄弱的口子扔了几颗手榴弹,打开了缺口,胜利登岸。登上岸边后,杨上堃主动出击,把敌军打得抱头鼠窜,后续增援部队有了支撑点后,迅速跟进,主力红军顺利渡过乌江。

【杨上堃率敢死队强渡乌江,打通了过江通道】
胜利渡过乌江后,上级召开庆功会,杨上堃由此在声名远扬。杨上堃不骄不躁,在几个月之后的一场战斗中,杨上堃又立一功。
1935年9月,红军先头部队来到了长征天险腊子口,腊子口有蒋军新编第14师把守,他们在腊子口的桥头和两侧山腰构筑了大量的碉堡,山坡上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当时,红军左侧有卓尼扬土司的骑兵,右侧有胡宗南主力,如果红军不能快速攻克腊子口,那就有三面受敌的危险。红军总部决定迅速攻克腊子口,打通北上通道。
15日黄昏,按照上级命令,杨上堃再次被委以重任,他所在的红1方面军1军团2师4团一营的二连任先锋连。
杨上堃率部急行军来到腊子口悬崖下,仔细观察地形后,他派出一个善于攀登的敏捷战士攀爬上悬崖顶部,然后放下绳索,二连的全部战士通过绳索爬上顶峰,二连居高临下向敌军展开了猛攻,敌军后背受敌被打得晕头转向,很快二连控制了桥头和两侧的炮楼。在多个兄弟部队的增援下,经过多次冲锋,我军胜利占领了腊子口。

【腊子口战役纪念碑】
杨上堃这几仗来下,可谓是大名鼎鼎,连主席都听说了他打仗非常勇猛,专门给他授予了一枚红星奖章,也就是坊间传说的“免死金牌”。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功勋卓越的红军英雄连连长却在抗战期间犯了一个错误,差一点被枪毙。
全面抗战爆发后,杨上堃任八路军115师独立团一营营长,随115师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然而,杨上堃后来先是调任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参谋长,不久又任晋察冀一分区一支队参谋长。杨上堃对这个“降职”难以理解,心里很不舒服,产生了不满情绪。
恰好在这个时候,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侦察科长袁彪也对任职不满,就串通十多个人要脱离部队。在袁彪的蛊惑下,杨上堃也随之一起携枪出走。当时的杨上堃血气方刚、年轻气盛,他说:“我们到外面拉队伍去,照样打鬼子,让他们见识见识我的实力,然后再回到部队!哪怕是继续当营长,我也觉得比这个参谋长强!”
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获知杨上堃等人要携枪离队的消息后,大为吃惊,立刻命令侦察连封锁周边的通道和据点,要将他们找回来。经过堵截,这些人被找回来了。
要知道,脱离组织当逃兵,是非常严重的错误。此事惊动了八路军朱老总、彭老总,他们大发雷霆,彭老总猛地一拍桌子,怒吼:“一定要把他们拉出去枪毙,为一个任职就脱离队伍,其他人都学他们的话,那以后还怎么干革命?”

【彭德怀对杨上堃离队很愤怒,决意要枪毙】
毛主席听了此事,却说:“你们说的这些我是赞成的,但杨上堃立下的战功你们都知道,没有他的话,我们可能全军覆没了,既然事情调查清楚了,是内部矛盾,不是叛逃投敌,是不是给他一条活路?”
听到主席的话,朱德和彭德怀平静下来。不可否认,杨上堃确实是关键时刻立下大功,甚至挽救了红军。再者,毛主席的一番话很在理,毕竟不是叛变投敌,杨上堃捡回一条命。
杨上堃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决心改正的。后来,他被送到抗大干部班学习了5年。毕业后继续打仗,先后参加了四平保卫战、解放长春等战役,屡立战功。

【杨上堃在抗大学习了五年】
1955年,杨上堃被授予开国上校军衔民,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唯独没有独立自由勋章。而当年许多和他同一级别的战友,很多授予中将、少将,任军长甚至大军区司令员等。但杨上堃坦然接受,工作兢兢业业。
1975年,杨上堃任江西军区副司令员。1982年杨上堃按正军职离休,1984年5月21日于南昌逝世,终年7l岁。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8 03:33 , Processed in 0.01958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