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9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巢湖白牡山游记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21 00:39: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巢湖白牡山游记                                                         2020-05-21 00:01                    

                     文 / 周孝霞
白牡山位于巢湖与无为交界处。相传地藏王寻觅修身场所时,见它山形似一朵荷花而在此驻足查看过,前足踩下形成了一处天池,后足踩下留下了一只大脚印。后来人们在山上修了所寺庙便依据天池而命名为天池寺。而此山之所以名叫白牡山是因为闻名遐迩的银屏山白牡丹最早是长在天池边的,只因这里的山不够高,不够险,易受凡夫俗子的侵扰,白牡丹这才移驾到了银屏山的悬崖峭壁上,永保它的圣洁之身,而山名就因它而定了的。

第一次登白牡山时是初春时节,我们约好第二天登山的,没有想到晚上下起了大雪,到早晨时,雪虽然停了,但路面上还有积雪,决定了的事,我们不想轻易改变。就这样我们按计划去登山。山路上的积雪很厚,路面全部被覆盖,没有一点人迹。熟悉路线的三姐背着路上的补给走在前面开路,每走一步既要保证底下踩的是石块,并要踩踏一下试试是否够稳当,雪天的山路可容不得一点疏忽的。她踩踏安全后,我们再沿着她的脚印一点一点地向前捱,大姐则跟在最后面压阵。整个山路上只有我们几个人,专心走路,不敢说话,唯有沙沙的脚步声相伴,寂静之余,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份敬畏之心。在大伙儿十二分的小心谨慎下,总算平安地到达了山顶。大姐看着我们泥泞不堪的鞋子,从路边揪了一把野草,让我们轮流翘起脚来,就着雪水将我们的鞋子挨个擦干净,我们要自己擦,大姐偏不让,一怕弄脏了我们的手,又怕雪水冰了我们,那一瞬间让我们感觉又回到了幼小的时候,感受着姐姐对我们的呵护,心里甜蜜无比……

吃过斋饭后稍作停留,再下山时,厚厚的积雪竟已融化的无影无踪,上山时的那份情景已无法想像。
第二次去时是初春的雨后,山路有点滑,只需小心即可,可当我们到达半山腰时,远远地看到天池的那一边白茫茫的一片,以为是那一片起雾了,当到达近前时,一付令我们惊诧不已的景象出现在面前,那白茫茫的一片居然是满山的雾冰,晶莹剔透地挂满树枝间,草丛里,俨然将这片山林妆扮成圣洁的童话世界,步入其中如入仙境,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让我们感到无比恍惚。就这样恍惚中来到了山顶,晶莹剔透的世界正印证着那美丽的传说。饭后,艳阳高照下,一切又恢复常态,短短几小时前的一幕幕已消失得毫无踪迹。

就这样,连续几次去都有着令人难忘的一幕。于是后来的每年开春时节,我们都相约去一趟,敬敬香,吃吃斋饭,观观山景,感受别样的心境,轻松悠闲地放松一下。
每逢这样的时候总要想到年岁已高的父母,总想让他们也体味一下这样的心境,只是上山的路是由就地取材的青石条铺就的古道,石块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台阶蜿蜒曲折,忽高忽低,窄的部分仅容一人通过,陡峭的部分,年轻人也恨不得两手着地去攀爬。这样的路况实在是不适合老年人去的。
今年因疫情的影响,居家的日子较长。疫情缓解之后,我们决定去爬白牡山。因听说无为的那一侧有路可以开车上山,我们便决定带母亲一起去,让她也看看这座富有传奇色彩的山。
当我们开车到了无为界内的山下时,通往山上的路,因疫情时被封,现在还未完全开通,行人可过,车辆限行。开车带母亲上山已不可能了,车子能行的路比那古道肯定要好走点,但路程估计要远一些。不知道母亲的体力是否能承受,毕竟已85岁,毕竟是年青人也要1个多小时才能爬完的山路啊。

既然来了,先走着再说吧。我们一起下车往山上走去,走了没到100米,母亲便开始气喘嘘嘘,落在了队伍的后面,我赶紧走到她的身边。她说她走不动了,肯定是到不了山顶的,要我们爬山去,别管她,她就在这山脚下等我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的有十多个人,为了不扫大伙儿的兴,我主动留了下来,让他们尽情爬山去。母亲见我留了下来,非常的过意不去,硬是催着我去爬山,说她一个人行的。我说我来过多次,上不上山都没有关系的,劝母亲不必在意,只当出来吹吹山风,看看山景。
我在山路上捡了几块石头叠在一起算作板凳,让母亲坐在那里。并告诉她:我们不上山了,休息好了,我们再起来沿着山路随便转转,转到哪里是哪里。母亲听我这么说,虽然还是催我上山,但在我的一再坚持下,便依着我,休息了一会儿后便与我沿着山路往上走,走累了就停下来休息。她休息的时候,我便辨认着山路上的各种植物,在母亲的指认下,我认识了疔草和荆条,并知道了它们在民间的药用价值。

就这样我们一边走一边东张张西望望。一望居然望到了路上的野小蒜,这下我有事做了,母亲走累了休息的时候,我就采小蒜。母亲走路的时候我就一边找小蒜一边缓缓地跟着她一起走。母亲也边走边关注着路边的小蒜,发现了便提醒我去采,我去采的时候,母亲便休息一下。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采小蒜,不知不觉的感觉也走到了半山腰。我依然对母亲说,我们不到山顶,就在路上转转,等他们回来了我们就一起回去。依然是一边找小蒜,一边往山上走,后来遇到了一个从山上下来的路人,我便问她离山顶还有多远时,她说我们已走掉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母亲听此一说便有了到山顶的信心,我嘴上依然坚持着走到哪里是哪里,到不到山顶都无所谓的,宗旨就是不能累着。

虽说只剩下了三分之一的路,只因越近山顶,路越陡。母亲休息的次数越来越多,而母亲想到山顶的决心却越来越大,一方面她自己也想看看山顶的情况,一方面是我陪着她,没能到山顶,怕我多少有点遗憾。所以稍微休息一下便继续向上走,山路越来越陡,母亲又有点气喘嘘嘘的了。
为了掩饰她的喘息,母亲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曾经一个老头和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比赛爬山,规则就是:爬山时不许喘。老头爬山时边爬边叙叨着:‘老头爬山不许喘’‘老头爬山不许喘’,从山下一直叙叨到山顶,结果是爬完全程竟面不改色心不跳。而年轻小伙子憋着不喘气,到了山顶后面红耳赤,哪能不大口喘气,最后只得认输。
母亲也将老头的这招用上了,她每走一步都要说一下‘老头爬山不许喘’‘老头爬山不许喘’她倒不是为了输赢,而是怕她的喘息让我担心,也想借助老头子的方法顺利到达山顶。看她努力心细的样子,我心里涌现的是满满的感动,太难为她了,一个85岁高龄的她,在这样的情形下想到的还是子女的心情。

在母亲的努力和坚持下我们用了别人3倍的时间终于登上了山顶,大伙儿及路人都为母亲点赞!我也跟着光荣了一下!这次虽未遇上特别的自然景观,但陪母亲登山的经历却是一次刻骨的难忘之旅!
最忆是巢州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0-8-23 02:36:05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20-9-23 01:43:14 |只看该作者
精彩!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20-10-29 00:01:07 |只看该作者
好帖,欣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20-12-2 17:57:54 |只看该作者
翰墨飘香! 丹青溢彩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21-1-2 04:53:02 |只看该作者
欣赏!喜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1 22:47 , Processed in 0.01021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