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2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相思树·相思梦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21 00:45: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相思树·相思梦 ▏青色                                                   2020-05-20 18:04                    
      数日前回老家,机缘之中去了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现场,提前感受这个创下国内外桥梁很多之最的壮观场面。作为见证进出平潭岛需在娘宫和福清东瀚轮渡上下船的海岛人,由衷地为家乡的每一个进步而高兴。不久后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的通车,标志着平潭与外界的往来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公交车载着我们在大练岛路段停下,改由步行。工人们紧张又有序地赶工,我们则兴奋地跑来跑去,四处睃巡,新奇又陌生。从小听到大的大、小练近在咫尺,竟然不是坐船来,有点匪夷所思。脑袋瓜转了几圈,确定所站的地方就是大练岛。
桥面上常年风大,防护栏做得特别高,少了点望海的情致。透过防护栏远眺,海天一色,不时有帆船来往鼓荡。一座小山进入视野——那是再熟悉不过的山貌,山上长满相思树,远望只有一团团形状、大小相近的“绿云”。少时老家附近所有的山都是这样的。

相思树在平潭老家土话叫“秀丝”,我们从小到大一直这么叫着。实际上,它的学名是台湾相思,它曾经是台湾独有的树种,知道它的学名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我一度在福州寻找它的足迹,直至近年才偶有遇见,但它已不是童年中的模样。童年的“秀丝”如它的名字,黄色的小绒花秀丽可人,枝条如发丝般纷披而下,触手可及。福州的“秀丝”高冷,高高在上,望不见枝头,也遇不到花期。

一直以为这个“秀丝”只是老人们随口捏造的昵称。三年前,因查找资料的需要,托平潭民俗专家阿灿先生帮我拍几张1921年出版《平潭县志》,在“平潭物产志”中看到“秀丝,叶干如柳。平潭人商于台湾者携归种之”,甚为惊喜与激动。原来秀丝真有其名,且是平潭人从台湾带回来的树种。这是目前为止,我所能查到的第一个有关台湾相思在大陆落地的史料记载。

记得每到立夏前后,金黄色绒球样的花便依着小枝渐次绽开,浓郁的香味便漫山遍野撒开来。孩子们闻香往山上赶,只为摘几束心仪的花枝回家。相思林里撵一圈,身上便沾满了金黄的花粉。也因此,常招来父母的责骂。纵是如此,女孩子们还是拼命往山上撵,在密不透风相思林里熏一下午的香气回家,再美美地将花枝供养在水里。

既然是“相思”,那“相思”的时间不会太短。相思树的花期绵延整整一个夏天。孩童时期,精气神旺着呢,大中午不睡觉,举着“捉蝉兜”在苦楝树上兜蝉,捉完蝉又举着长棒子朝山里出发捉“茅蜩”。茅蜩是蝉的一种,在夏夜发出“嗞…嗞…嗞”的鸣声。初长的相思树香嫩多汁,茅蜩最喜吸食它的树汁。相思树花开,茅蜩开始鸣叫,天气便大热了。

相思树枝条韧性强,比其他植物难折很多,不过,我们很快有了经验,从枝条分叉处往下扯,它就能整枝扯下来,几乎不费力。当然,相思树最实用的“好处”是,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薪柴。韧性足,材质坚硬,比木麻黄的干枝耐烧多了。
实际上,相思树在保沙、固土、抗风方面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平潭台风多。台风袭来之时,相思树就和木麻黄肩并肩站立在一起,为我们挡风阻雨,立下汗马功劳。

这次行程印象最深的是到小练岛,一下桥迎面便遇见一排空无一叶的树,定睛一看是相思树。光秃的枝干苍古、瘦劲,以独特的姿态向天长啸,似在诉说某种生命与自然的故事。沿着小路行走,一路上,遇见不少这样的相思树,且都在风口上,树身覆盖着厚厚一层的灰尘,几乎看不出叶的原色。

越过相思树林,是一片四面临海,天宽地阔的草地,这就是朋友口中的“草原”。大蓟和胡颓子在这胡乱生长,所有的野花野草都自然矮化,蹲在地上才能寻见它们的踪迹。目之所及皆碧蓝之色,分不清海与天,远处的相思树满树满野的金黄;成群的牛羊悠然俯仰啃啮,一会儿又走着走着消失在山脊里;几条羊肠小道历历可见,相互交错又各自通往未知的世界…我们席草而坐,风吹来相思树的芬芳,俗虑尘怀顿时抛到九霄云外。
小练岛之行,圆了一次童年的相思梦。此刻,我怀想着家乡的那些静默开花又满怀馥郁的相思树,内心是一望无际的明澈与宁静。
——本文2020.5.14原发于《平潭时报》“海坛风”专栏,经作者授权发布
【作者简介】
青色,福州人,植物学爱好者,福州非著名公众号“踏花笔记”号主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0-8-12 02:35:42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20-9-1 01:13:23 |只看该作者
佳作!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5 17:46 , Processed in 0.00850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