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古代有名的"午瑞图",很多画家都曾创作过,一起来欣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6:31: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我国古代有名的"午瑞图",很多画家都曾创作过,一起来欣赏                                                         2020-07-21 11:51                    

我国古代有名的"午瑞图",很多画家都曾创作过,一起来欣赏
我国传统节日,端午除了纪念屈原外,还有祛毒迎祥瑞的传统,历代画家笔下多见午瑞图。最早可追溯自宋代,明清时期,"午瑞图"创作进入高峰期,文人画家与宫廷画家都曾进行"午瑞图"创作。

比如陆治的《端阳佳景》自然优雅的韵味体现了吴派画家共同追求的格调;王时敏《端午图轴》是画家晚年罕见的墨笔花卉;郎世宁《午瑞图》则近似于欧洲静物画。

作为表达端午节祥瑞题材的绘画,"午瑞图"最早可追溯自宋代,但此时的题材与表达方式并不固定。如现藏于台北故宫记于宋代钱选名下的《端阳景》轴以奇石稳定重心,两枝木芙蓉凌空出于奇石之后,奇石左下方绘一只山鸟侧立,一株虞美人点缀于石前,画面宾主次第分明,用笔细致工整,设色淡雅清丽。

明清时期,民间有制作"端午景"的习惯。《清嘉录》卷五"五月·端五"条记载了当时苏州一带端午景的情况:"五日,俗称端五。这一时期绘画"午瑞图"的作品也十分流行,依据此时期的"端午景","午瑞图"的题材也相应出现了变化,画中蜀葵、石榴、蒲、蓬等物成为"午瑞图"中最为常见的表现题材。

比如台北故宫所藏的《天中佳景》轴 ,这件作品曾在2018年台北故宫举办的"百卉清供-瓶花与盆景画特展"上展出。画幅无作者款印。画题云"天中佳景","天中"即端午节的别称,故知此画当为端阳应景之作。

又如明代画家陆治的《天中佳卉》轴画盆景中一太湖石,旁植菖蒲草,取名为"天中佳卉"。文人讲究生活情趣,莳花赏石,做为花园书房摆设之用,进而画图记实。本幅亦可视如此。楷书写赋,占画面上方大部份,更足以显示书画一体。

此外,现藏台北故宫的明代"午瑞图"还有孙克弘的《画端阳景》轴,陈嘉言的《端阳景》轴,陈栝(明代画家陈淳之子)的《端阳景》轴、刘广《画端阳景》轴等。其中孙克弘的《画端阳景》以没骨法写菖蒲、石榴、蜀葵等当令花草,用色雅淡,为其写生佳作;陈嘉言的《端阳景》以写意之笔,于宣纸上点画花石。虽看似草草,实生动而有野趣;刘广《画端阳景》则兼采没骨、写意二种画法,笔意疏简,设色淡雅,饶具韵致。

清代是"午瑞图"题材绘画创作的高峰期,宫廷画家与文人画家都曾进行"午瑞图"创作,兼具写意与工笔两种风格。清代宫廷每逢年节时令,画家都要为皇帝作画,以示庆贺,端午节也不例外。

"午瑞图"作为时令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清末民国时期,其从创作题材到表现风格逐渐趋向平民化,并不断的向着自由、开放、贴近日常生活的方向前进。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8 21:20 , Processed in 0.00767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