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盘鸡的发展史,从辣子鸡块到美食地标 2020-07-28 15:10 “大盘鸡是我回家的理由,没有之一。”
这是影帝段奕宏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说到的关于家的印象,众所周知,他是新疆人。
今天就借着影帝的这句话,来聊一聊新疆的大盘鸡。
1
大盘鸡在新疆的家喻户晓里,蕴含着悠久的历史与变革。
![]() 1994年,李琦军在乌鲁木齐中心血站开了一家大盘鸡店,以当时的地名命名为血战大盘鸡,在开业之初就每天人满为患,至此,血站大盘鸡正式走进新疆人的生活。血站大盘鸡的历史便成了新疆大盘鸡的发展史。
![]() 大盘鸡与辣子鸡、椒麻鸡并称为新疆的三大鸡系列,但是大盘鸡的知名度却要远高于辣子鸡和椒麻鸡。如果在新疆大家因为吃什么而发生争执,那么你只要说一句,去吃大盘鸡吧,那么大家就会立刻一拍即合。
![]() 从94年到03年期间,血站大盘鸡确实成为了首府独一无二的美食地标,无数外地到新疆的游客都会前去品尝,本地人更是为了一饱口福,大老远的赶来,曾经饭点时的血站大盘鸡,人多到让你怀疑人生。
![]() 血站大盘鸡的开业吸引了非常多的投资者进入餐饮行业,以头宫、血站这一带形成了新疆餐饮界的大盘鸡美食一条街。这不能不说是李琦军率先培育了这样一个市场,“血站大盘鸡”之所以后来成为新疆餐饮界的特色品牌。其实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血站大盘鸡的发展过程中也有过很多波折。2003年,如火如荼的血战大盘鸡却遇到了历史上最大的危机。这在餐饮业的发展史上也算是不小的一个波澜了。这就是在当时人人谈之色变的“非典”。
![]() 在这一场灾难中,全国和新疆的餐饮行业都遭受到重创。血站大盘鸡店也不例外,从4月底到6月初,营业额下降到了原先的20%,
在此情况下,李琦军召开了危机紧急会议,研讨“非典”对社会和行业的影响,形成了一系列应对预案措施,启动风险资金,应付经营上的各种支出,支付员工工资。
“非典”增强了“血站大盘鸡”的风险意识,也增强了公关意识以及企业的社会的社会责任感,并因为其在“非典”期间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而赢得了公众的信任,可以这样说,“血站大盘鸡”是乌鲁木齐餐饮界“非典”中最大的赢家。
![]() 李琦军回想起往事,对他的员工们赞不绝口,他说在当时整个餐饮行业都陷入低谷的时候,员工们都没有选择离开,反而提出降薪和免薪的要求,这让他无比感动,始终铭记于心。
2004年,经营着小店的李琦军投资了路边的三层楼的酒楼,依然叫血站大盘鸡。这便是现在血站的总店,
那时高架还没有修,开车很方便,每天在中午和晚上的时候,这里就成了乌鲁木齐最堵的路段,大家不远万里的来这里,为了吃一份歹歹的大盘鸡。
![]() 时间继续向前推进,2008年,新疆的餐饮业逐渐的开始呈现百花齐放的趋势,不过还是以本土化的美食为主。这一年大盘鸡的竞争变得开始激烈了。
新疆第一盘和沙湾大盘鸡等多个品牌的竞争,导致了血站大盘鸡开始出现了分流,但是由于当时过硬的品质,李琦军和他的血战大盘鸡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了下来。
![]() ![]() 当问起是如何在十多年的时间了里始终保持品质的时候,他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那时候刚开始做的时候,厨师们都把握不好料的用量,口味会出现差别。后来一位顾客在吃完后跟服务员说“大盘鸡嘛,就是要大嘛,鸡,土豆,葱姜都要大嘛,新疆人嘛粗狂一点撒”。
![]() 后来这个意见传到了李琦军耳朵里,粗犷这个说法一下给了他启发,既然把握不好量的多少,那么就直接取整。整只鸡,整块菜,整勺的调料。这样一来,口味就变得统一起来。同时还体现了新疆人粗犷不拘小节的性格。
这一年,血站大盘鸡的风格算是正式确定了下来,不管别家的盘多大,味多有特色,血站大盘鸡就以新疆人的性格做菜,化繁为简,深得民心。这一年“血战大盘鸡店”在国家商标局注册成功。
2011年“血站大盘鸡”再次拓展领域,在南山水西沟镇建立了集特色餐饮、住宿、娱乐、休闲于一体的血站大盘鸡分店,让人们在依山傍水的美景中也能吃到这熟悉的美味。
![]() 2013年入驻美居商圈,至此,乌鲁木齐的几大核心商圈,都有了血站大盘鸡分店。
![]() 2017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餐饮开始逐渐网络化,新疆的美食被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所知道,很多本土明星的爆火,也将新疆的文化让更多的人所了解。
前段时间,段奕宏在街边小馆吃大盘鸡的照片被网友津津乐道,在称赞他接地气的同时,也对新疆的美食充满了向往。
![]() 话说,段哥,你是真的爱吃大盘鸡。
![]() 这时,已经开了四家分店的血站大盘鸡依旧在创新的路上越走越远。李琦军会经常派员工去学习,学到了新东西那么就做出改变,如果不好改变,就创新。
他说最开始做大盘鸡配料很简单,就是辣子跟鸡块,这样虽然符合新疆人简单明了的性格,但是如今讲究的是营养均衡搭配,怎样能做到营养和美味同时兼备。
![]() 师傅们经常在闲的时候研究养身和营养的教程,不断的实验和尝试,李琦军说只要厨师们一个个都面色红润了,那就是有成果了。因为厨师们在创新时,只是尝一下试试味道,如果他们吃的很多,说明味道过关了,很好吃了。
![]() 二十多年来,大盘鸡早已不再是一道美食那么简单,他更多是新疆人性格的象征,大大的盘子里容纳的是我们的豪爽与热情。
尽管如今的大盘鸡已不再是人们每天排队等候的美食了,但是只要聚会时大家为吃什么而争论不休时,你只要说一句“走,大盘鸡吃给”。争论立即停止。
时代不断老去,大盘鸡却历久弥新,与其说它代表了新疆美食的历史,不如说它代表的是一种美食文化,代表了一代人奋斗的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