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万里这首经典的七绝《霜》,写得也是很有趣,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00:05: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杨万里这首经典的七绝《霜》,写得也是很有趣,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2020-09-13 21:05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霜是天上落下的,其实霜是由地面的水气遇到了寒冷的天空,从而凝结而成一种白色的细微颗粒,所以并不是从天而降,每当初春,或者是秋末,以及整个冬季,地面上经常会看到一层厚厚的霜,用肉眼可以看得很明显。形成霜最核心条件那就是空气,每当气温骤然下降,地面上的水气与寒空气形成对流,于是会凝结成细小的固体颗粒,会被寒风卷起落到树木和路面上。

霜也是很一种自然的现象,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于这一现象也就见怪不怪,只是我们还是要了解霜并不是从天而降。可能这种现象在我们普通的眼中,那是再正常不过,但是对于诗人来说,看到了这种独特的奇观,则又是会把霜写进诗歌中,从而在文学作品里,形成一种独特的意境。
古诗词里关于描写霜的诗歌,那也是比比皆是,其中我个人比较喜欢杨万里的这首七绝《霜》,整首诗也是意境唯美,不仅写出了新意,同时也美得如诗如画。杨万里只是那么信手拈来,却是把霜这一自然现象描写得充满了诗情画意,每一句都别具一格,有着一种独特的美,读来也是朗朗上口,不失为一首难得的佳作,所以如此唯美的一首作品,自然也是不容错过,值得我们一读。

天欲吹霜不作难,连霄也费许多寒。
新装琼甲为蔬甲,仍化朱栏作玉栏。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的诗人,而且他的诗自成一派,被后人称为“诚斋体”,其特点是简练,不会刻意引经典据,也不会使用华丽的辞藻,只是那么淡淡着笔,可是同样美得令人惊艳;另外杨万里与范成大、陆游等人,也是并称为“中兴四大家”,无论是他诗歌,还是词作,那都是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所以杨万里的诗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这首《霜》论名气的话,不如那首《小池》,可能很多都没有读过,尽管有一些冷门,但是写得很有趣。杨万里的存诗量也是很丰富,有一千多首作品流传于世,其中有很多名篇佳作。我们从这么一小诗中,其实就可以感受到杨万里过人的才华,只是把普通的霜写进诗歌里,让这一自然现象充满了勃勃生机,从开篇美到结尾。

天气越来越寒冷,这个时节想要霜不来都难,每当清晨起来,那地面上就有了一层厚厚的霜,这些霜很厚,使得天气也更加寒冷。在这开篇的第一二句中,先是写了霜的形成,这样也是为了给下面的第三四句做铺垫,那霜就是一层白雪,让世间的万物换上了新衣,而且还把原本是红颜色的栏杆,变成了洁白的玉栏。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是二十八个字,可是每一句都很有趣,犹如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读来也让人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杨万里很多的诗都是这种简练的风格,不像别的诗人会刻意使用典故,所以也使得作品清新脱俗,有了一种独特的美。在这首《霜》一诗中,杨万里返璞归真,用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从霜的形成,再到所见所闻,通过极为精准的描写,从而使得这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每当有了霜的时候,天气就变得异常寒冷,而那些霜被风到红颜色的栏杆上面,也让栏杆变成了白色,看上去晶莹剔透,有了一种更为纤细的美。可见杨万里对于现实的感知,还有对于事物的观察,那是非常的细腻,不然也写不出如此有趣的作品。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7 09:52 , Processed in 0.00787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