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长江三峡、川西旅行日记(三)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06:43: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大道本无边 于 2013-11-9 06:44 编辑

2013.5.12


                         举足轻重的宜昌市

我果然是一个孤陋寡闻的人。要不是这趟旅行来到宜昌,我还真不知道宜昌竟是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城市。

宜昌是湖北省紧排在武汉之后的第二大城市,古称“夷陵”。据说,来自上游重庆的长江水势,到达宜昌后,由湍急渐变平缓,所以称为“夷”,两岸的山势也渐渐化为丘陵,故称为“陵”。宜昌的称呼则始于清代,取之宜于昌盛的本意。

宜昌的地理位置十分显要,是长江中、上游的分界线。从此之后,我们从宜昌上船,一共在游轮上停泊了四晚。边沿长江一路向西逆行,边观赏长江两岸三峡景观。也就是说,以宜昌为界,我们的游轮一直在向长江上游行走。船游途中观赏到的所谓长江三峡风光,就是起端于宜昌市秭归县的西陵峡,重庆巫县境内的巫峡和重庆奉节境内的瞿塘峡。

虽然对于宜昌我知之甚少,但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却是如雷贯耳。著名的葛洲坝水电站就位于宜昌境内。据说,葛洲坝为亚洲第一坝,是长江干流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电工程,修建于三峡大坝之前。遗憾的是,我们早餐后,要赶往三峡人家,行程中没有参观葛洲坝这一项。据投宿同一旅店的上海游客讲,他们有闲暇去了葛洲坝,船闸与三峡大坝不同,为三座单级船闸,一字排开,江域很是辽阔,值得一看。



       风情万种的三峡人家

旅游带来的激情终于开始被拨动。

从投宿的宜昌旅店到三峡人家,大约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其间要钻过五条长长的隧道。其中最长的一条竟有三千多米,那可是七里路啊!哇!过了那么长时间,还没有从隧道中钻出。我从来也没有钻过这么长的隧道,开始兴奋的叫喊。周围的队友也被我的情绪所感染,出现了一阵骚动。

激情在继续燃烧。接下来的三峡人家,一下子把我们带入了宛若人间仙境般的山水画世界。恍惚朦胧间,不知道是人在画中,还是画在人中,人与山水自然水乳交融,彻底溶在了一起。

三峡人家,是借长江一个小小的分支——龙进溪天工造化的地势,人为打造的。碧绿的溪水,静如镜面。水面上泛轻舟载美女,带来妩媚的诗情画意。一路叮咚的泉水声,沁人心扉,如痴如醉。溪谷两岸山丘上茂密的竹林,与溪水互动,山水交织,刚柔相济。吊脚楼前,一对恋人相偎相依,呢喃低语,让人醉美的心更添了甜蜜。沿着弯弯曲曲的栈道漫步前行,奇石,幽谷,飞瀑,小桥,溪水,还有半山坡上嬉戏的猴子……,这不断变幻的奇丽景致,带来万种风情,谁的魂灵能不为之所动?谁的心窍能不被痴迷?

回程的路,突显的是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它再现了少数民族巴楚文化的传承者——土家族的生活和习俗。坐下来,一边小憩,一边欣赏土家人哭嫁的喜剧。两层的吊脚楼前,一只抛出的绣球,幸运的砸在一位高个小伙游客的头上,小伙无疑充当了临时新郎。穿着礼服的新娘蒙着红盖头出场。昔日的闺蜜不舍,边擦拭着泪水边动情的吟唱。拜完天地父母,揭得新娘盖头来。啊!好一位妩媚多情的美丽姑娘。大家一起欢呼雀跃,一把喜糖飞向我们,让喜庆与我们分享。幸运啊幸运,其中的一块竟砸到了我的身上——那还是印有“家有喜”字样的特制糖。我心里那个美呀那个乐,莫不是真有鸿运将要降临到我的头上?

半日的三峡人家游,在快乐声中结束。风情万种的三峡人家,在我心头留下了抹不去的快乐痕迹。



           

                气势恢宏的三峡大坝

参观三峡大坝,是我多年的梦想,也是这趟旅行最重要的期待。

多年来,关于三峡工程——这项举世闻名的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的各种媒体报道不绝于耳。这次来长江,就是带着一颗好奇心,要亲眼目睹一下闻名遐迩的三峡大坝到底是什么样子。

人有时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其实也不难。只要不仅仅止于梦想,而是把它付诸于行动,梦想早晚就会变成现实。我从前年开始的周游计划,进行到今日,这不就轻而易举来到三峡大坝了吗?

旅游车一进入大坝风景区,马上就感受到周围环境的与众不同。据导游介绍,整个坝区已作为工业旅游区形成封闭式管理。公路可以看出新修不久的痕迹,路面平坦,路况良好,路旁种植的树木、花坛精心设计,错落有致,仿佛走进一座整洁而美丽的大花园。

我们游览的第一站叫做坛子岭景区。导游告诉我们说,这是因其顶端观景台形似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坛子岭景区是三峡工地的制高点,是观赏三峡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

当旅游车载着我们来到坛子岭景区时,放眼望去,是一大片被鲜花和绿树包裹着的开阔地。直面我们的是两部并肩排列的室外扶梯。登上扶梯,上了一个高度,接着又是两部同样的扶梯。再向上,还是同样的扶梯、扶梯。就这样,乘着扶梯一路上行,轻松登上了坛子岭。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处的风景果然不同。高瞻远瞩,如银带般蜿蜒的长江、整个长江大坝、起伏的群山以及坝区所有的建筑,一切的一切,统统尽收眼底。

我的视线,急切的搜寻着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来三峡之前,就听朋友说过,万吨巨轮过五级船闸时,就像上下楼梯一样,十分有趣。经导游的指点,双线五级船闸很快进入了我的视线。又仔细询问,对双线五级船闸便有了更深入了解。原来,所谓双线,就是无论船上行还是下行,都有各自独立的通道,互不干扰。所谓五级船闸,是指船通过时,要经过五级水位台阶。以上行为例:船从下游水面进入到第五级闸室,下游面闸门关闭,向闸室注水,船随水位的升高而升高。当水位和第四级闸室水位相平时,第四级闸门打开,船开入第四级闸室里。之后再将第四级闸门关闭。以此类推,直到船进入到第一级闸室。当第一级闸室的水位和上游水位一样高时,上游闸门打开,船就可以驶出闸室,进入长江主航道了。过一次五级船闸大约需要三、四个小时。据说,不久的将来,三千吨位以下的轮船便可以不走五级船闸,直接从三峡大坝通过了。那就形成了大船慢慢爬楼梯、小船快速乘电梯的分道通行局面。

释开了五级船闸的疑团,我便一口气登上坛子岭顶端,远远地鸟瞰对侧的三峡大坝。但见大坝气势恢宏,宽阔的长江被拦腰截断,果真应了毛主席诗词《水调歌头·游泳》中“高峡出平湖”的预断。

我将视线从远处收回,开始慢慢观赏坛子岭。坛子岭的坛体四面,是由一组大型铜板浮雕所围拦。它的前方,是一块呈三角四面体、很规整的截流石塑型。将截流石打造成这种形状,是因为这是三维体中稳定性最好的,抛下水后能迅速地插入水下的淤泥中,并且相互锲合,从而很好地阻挡水流对它的冲击。不远处,还陈列有一块花岗岩质地的万年江底石,据说已在长江底沉睡了上亿年。它无言的诉说着长江古老的历史。圆柱形的三峡坝址基石和银版天书——一本巨大的铁书雕塑,则是三峡工程的历史见证。

接着,我们又去了第二个景观——185观景台。它是因为与三峡坝顶齐高,同为海拔185米而得名。站在平台向下俯瞰,可以最清楚的观察到三峡坝顶的风光。比在刚才的坛子岭看大坝,更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坝一字型排开,分为三段。据说,中间一段是用来泄洪,旁边两段是用来水力发电的。

三峡大坝的最后一个景点,是截流纪念园。在整个园区的景观设计上,紧扣截流主题,以长江、大坝、工程等鲜明的形象特征,再现了长江三峡大坝截流时的壮举。它位于大坝右侧大约八百米。在这里,又从正面的角度,把整个大坝仔仔细细端详了个够。

天色不早了,车载我们返程。在大坝景区用餐后,晚上还要观看大型情景演出《盛世峡江》。演出结束后,旅游大巴再把我们送到游轮泊宿,开始为期四天的船游生活。这一天,又是在匆匆中早出晚归中度过。不过,游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已将疲劳驱赶得无影无踪。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4 03:35 , Processed in 0.00807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