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戊戌六君子被斩时,百姓为何向刽子手扔赏钱,大声叫好?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2:36: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戊戌六君子被斩时,百姓为何向刽子手扔赏钱,大声叫好?                                                         

2020-11-01 10:28                    
                          

清朝末期,部分中国人已经认识到了清朝的落后,西方部分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世界格局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人士上书光绪帝,提出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发展工业、农业等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1898年6月11日,改革正式开始,史称“戊戌变法”。

但这次改革损害到了以慈禧为首的封建保守派的利益,故他们强烈反对变法。众所周知,晚晴实际的掌权者是慈禧。虽然光绪帝有维新派的支持,但一时间难以撼动守旧派。“戊戌变法”只持续了103天就宣告失败。

1898年9月21日,慈禧联合大臣发动“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将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关进了大牢,而康有为和梁启超在家人的帮助下逃往国外。28日,慈禧下令在宣武门外的菜市口斩杀“戊戌六君子”。她之所以选在这个地方,是因为这里人多,且鱼龙混杂,让百姓们知道和她作对的下场,杀鸡儆猴。

然而,当“戊戌六君子”被斩杀时,围观的百姓为何欢呼雀?甚至有人向他们扔菜叶子和臭鸡蛋,向刽子手扔赏钱,大喊道:“杀得好!”百姓不是应该替他们感到惋惜吗?对此,鲁迅先生给出了答案。

一切,还得从清朝的科举制度说起。要想控制一个人,让他彻底臣服于你,最好的方式就是控制他的思想。因此,清朝的科举制度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变,固定了考试的模式,让考生读死书,限制了他们的思想。另外,乾隆时期还大搞文字狱,控制百姓的思想和文化,以此来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随着时间的流逝,老百姓已经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变成了一具没有思想的躯壳。所以,他们根本不知道“戊戌变法”是在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当“戊戌六君子”被朝廷判定有罪时,百姓们也觉得他们有罪。既然犯了罪,那就该被杀头。

鲁迅先生说:“先觉的人,历来都是被阴险小人、昏庸的人排挤、放逐、杀戮。”“戊戌六君子”想用自己的热血唤醒国人的思想,殊不知他们饱受封建思想的压迫,已经病入膏肓,一时间根本不可能觉醒。但他们也不是白白牺牲,像鲁迅、孙中山等人认识到了清政府的腐败,以及想要改变现状,只能先改变国人的思想。故先觉的人后来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思想革命的浪潮,推翻了封建制度和清王朝。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2 01:28 , Processed in 0.0072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