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甲本真是胡适所说“一切印本红楼梦的老祖宗”吗?
2020-11-08 15:50
![]()
程甲本真是胡适所说“一切印本红楼梦的老祖宗”吗? 程甲本真是胡适所说“一切印本红楼梦的老祖宗”吗? ——清藤花榭红楼梦刻本与“程甲本”第一回异文对比 赵 华 一、“程甲本”等红楼梦假古籍出笼的基本事实 据早期红楼梦刻本卷首的的程伟元之“序”,耶元1790年之前,京城庙市上索价数十两银子的“石头记”抄本虽有120卷之“目”,却仅有80卷之“书”。经程伟元数年苦心搜集,才大致凑齐120卷石头记原本,仅残缺数卷。但后40卷抄本不完整,漶漫至几不可收拾,经程伟元同友人细加釐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才用木活字摆印出120卷《绣像红楼梦》全书,以公同好。此“程本”所印不多,可能仅百部,也许一问世就脱销了。但南北书商立即翻刻,迅速风靡全国。此后就再也无人见过这个程伟元木活字初刊本红楼梦了。“程本”长期“失踪”,基本可以断定已片纸不存。 程伟元木活字初刊本红楼梦早就片纸不存了 蹊跷的是,1920年前后,北大教授马幼渔忽然收藏到后被胡适命名为“程甲本”的“乾隆辛亥”(1791)木活字红楼梦。同为北大教授的胡适也“同时”收藏到“乾隆壬子”(1792)木活字“程乙本”。但胡适和马幼渔从未说明这两个“程本”红楼梦的来历,也全无递藏经过及书商收购、贩卖的任何证据(马、胡二人的甲乙伪“程本”,多半来自他们的北大教授同事兼古籍书商董康的私下出售,而非琉璃厂书肆)。此后陆续冒出的至少8部程甲本和至少26部程乙本也都很“干净”,没有任何清代藏家的收藏印章或收藏跋语。而且这34部当时刷印极少的“木活字程本”,比其他大量印刷贩卖的红楼梦早期刻本,如本衙藏板本、“绣像红楼梦全传”本、东观阁白文本、藤花榭藏板本等流传下来的“存世量”都要多几倍十几倍,完全不合常理! 刷印极少的“木活字程本”大量存世完全不合常理 更奇怪的是,多部程乙本都是用相当大部分的程甲本书叶拼凑起来的。如日本所藏的程甲本、程乙本各一部,就都是甲乙拼凑本。为使此种拼凑本易于拼凑,程乙本还采取了“叶末取齐”的狡诈之策,即仅刷印少量“修改部分”程乙本书叶及程乙本“引言”和总目,再与未做修改的大量字体略异的程甲本书页拼凑起来,冒充“整部”程乙本。以现存至少34部甲乙本为例,可以推测“整部”的程甲本大概刷印了50部。由于文本不同于坊本的程乙本“古籍价值”更高,可能只留了50部程甲本中的10-15部未动,剩下的35-40部,就用抽换“程乙本书叶”来伪造“整部程乙本”。若手头没有50部或更多程甲本“全书”和篡改了大量文字的程乙本“书叶”,是拼凑不出“现存”这么多伪“程乙本”的。又因拼凑方式不同,程乙本书叶此多彼少,才会有与程乙本有异的所谓“程丙本”、“程丁本”之说。 据陈林先生严密考证,这甲乙丙丁“木活字程本”最大的造假“嫌犯”,只可能是陶洙与其兄陶湘及胡适、马幼渔的北大教授同事兼古籍书商董康,于1919年投资开业的、拥有三四百名刻字工匠的北京“文楷斋刻书处”! ![]()
陈林已考证出红楼梦假古籍出笼的基本事实 据陈林先生考证,红楼梦假古籍出笼的基本事实是: 1、清末民初的1911-1912年,古籍造假奸商陶洙勾结上海书商有正书局,炮制出“戚序本”80回“国初抄本原本红楼梦”,疯狂篡改晚清120卷“悼红轩原本”《增评补图石头记》及各红楼梦早期刻本,奠定了后来十几种“脂评”80回“石头记”的造假基础。 2、1920年前后,陶洙配合“新文化运动”中胡适“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实际是毁灭中华文明)”,考证古代白话小说之需炮制出笼的程甲本红楼梦,抄自清代早期木刻本红楼梦(包括本衙藏板本、绣像红楼梦全传本、东观阁本、藤花榭本、王希廉评本等),但篡改较少。与程甲本同时出笼的程乙本则在程甲本基础上大量妄改,“越改越坏”(俞平伯女助手王佩璋语)。 3、1927后,陶洙炮制的十多种“脂评”80回石头记进一步疯狂改动“戚序本”,前80回红楼梦就面目全非了! ![]()
古籍造假奸商陶洙是所有红楼梦假古籍的炮制者 二、红楼梦第一回程甲本独有的妄改就有十来处 尽管为了假冒“初印程排本”,程甲本对红楼梦早期刻本的篡改较少,但也随处可见篡改之处,且都相当无理。比如第一回,与各早期刻本均异而程甲本“独有”的妄改就有十来处,露出了其假冒“初印程排本”的马脚。以下异文对比略去文字相同的部分,以减篇幅。 ![]()
清刻本“藤花榭藏板”红楼梦校勘精详 清刻本“藤花榭藏板”红楼梦校勘精详 藤花榭【第一段】 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 程甲本【第一段】 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子女【1】,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 【1】“子女”为“女子”之误,乃程甲本抄自“本衙藏板”红楼梦刻本。 程甲本明显抄袭“本衙藏板”红楼梦刻本 藤花榭【第二段】 当此日,欲将以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 程甲本【第二段】 当此日,欲将以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2】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 【2】程甲本的“兄恩”各早期红楼梦刻本均无,似抄自1811年的“东观阁评本”,实属悖谬不孝! 程甲本的悖谬“兄恩”来自1811“东观阁评本” 藤花榭【第五段】 空空道人看了一回,晓得这石头有些来历,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来有些趣味,故镌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 程甲本【第五段】 空空道人看了一回,晓得这石头有些来历,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来有些趣味,故镌写在此,意欲闻世【3】传奇。 【3】“闻世”实属“问世”之讹,为程甲、程乙本独有,所有红楼梦刻本均无此错! “闻世”为程甲程乙本独有,任何红楼梦刻本均无此错 藤花榭【第八段】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这《石头记》再捡阅一遍。因见上面大旨不过谈情,亦只实录其事,绝无伤时淫秽之病,方从头至尾抄写回来问世传奇。 程甲本【第八段】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这《石头记》再捡阅一遍,因见上面大旨不过谈情,亦只实录其事,绝无伤时淫秽之病,方从头至尾抄写回来闻世【4】传奇。 【4】同前注【3】。 藤花榭【第十三段】 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中作甚? 程甲本【第十三段】 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5】作甚? 【5】改“中”为“内”,立马拗口,实属程甲本手痒犯贱。 改“怀中”为“怀内”立马拗口,实属程甲本手痒犯贱 藤花榭【第十四段】 方谈得三五句话,忽家人飞报:严老爷来拜!士隐慌的忙起身谢道:恕诓驾之罪。且请略坐,弟即来奉陪。 程甲本【第十四段】 方谈得三五句话,忽家人飞报:严老爷来拜!士隐慌的忙起身谢罪【6】道:恕诓驾之罪,(且请)【7】略坐,弟即来奉陪。 【6】程甲本妄增之“罪”悖谬,似亦来自东观阁评本。 【7】程甲本妄删“且请”二字完全无理! 程甲本妄增之“罪”悖谬,似来自东观阁评本 程甲本妄删“且请”二字完全无理 藤花榭【第十五段】 雨村遂起身往外一看,原来是一个丫头在那里掐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秀。虽无十分姿色,却也有动人之处。雨村不觉看得呆了。那甄家丫头掐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 程甲本【第十五段】 雨村遂起身往外一看,原来是一个丫鬟在那里掐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秀,虽无十分姿色,却也有动人之处。雨村不觉看得呆了。那甄家丫鬟【8】掐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 【8】藤本“原来是一个丫头在那里掐花”及“甄家丫头掐了花”,两处所用的“丫头”,写出了雨村目无下尘、以贵视贱的“举人老爷”视角。程甲本的“丫鬟”则可以是任何人的视角,远不及“丫头”精妙,似亦来自东观阁评本。 藤花榭【第十六段】 雨村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云: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程甲本【第十六段】 雨村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云: 玉在匱【9】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9】程甲本故做高深,想弄个“櫝”字的不常用古字“匵”,却搞砸了,误印成了“匱”(同“柜”)。 程甲本故做高深想用古字“匵”,却误印成了“匱” 藤花榭【第十九段】 雨村饮干,忽叹道: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挂名。只是如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那(哪)能到得……士隐不待说完便道:兄何不早言?弟已久有此意。但每遇兄时并未谈及,故未敢唐突。 程甲本【第十九段】 雨村饮干,忽叹道: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挂名。只是如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10】到得……士隐不待说完便道:兄何不早言?弟已久有此意。但每遇兄时并未谈及,故未敢唐突。 【10】此处雨村是借酒慨叹自己卖字撰文赚取进京盘缠之不得已,来博取士隐的同情和“主动资助”,并非以哭穷直接“求助”。所以藤本才是“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哪能到得”,显示了雨村极强的自尊。若无此自尊,雨村早向士隐“谈及”求助了。故东观阁评本也是“那(哪)能”。王希廉评本始改为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得的“哭穷”语,实属不符合狡诈雨村言行的败笔。程甲本照抄王评本,实属抄劣文。 藤花榭【第二十一段】 夫妇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去,何等烦恼。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顾性命。看看一月,士隐已先得病。夫人封氏也因思女构病,日日请医问卜。 程甲本【第二十一段】 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去,何等烦恼。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顾性命。看看一月,士隐已先得病。夫人封氏也因思女构病,日日请医问卦【11】。 【11】藤本的“夫妇”和“问卜”全无必要改成“夫妻”和“问卦”。“卦”字似来自东观阁评本。“妻”字则是程甲本的“独创”。 妄改“夫妇”为“夫妻”,是各本均无的程甲本“独创” 藤花榭【第二十三段】 士隐乃读书之人,不惯生理稼穑等事。勉强支持了二三年,越发穷了。 程甲本【第二十三段】 士隐乃读书之人,不惯生理稼穑等事。勉强支持了一二年【12】,越发穷了。 【12】藤本“勉强支持了二三年,越发穷了”,说明士隐毕竟是“本地望族”,仅“不甚富贵”而已,不会很快败落。改为“勉强支持了一二年”,就穷得过快了。程甲本的妄改似亦来自东观阁评本。 藤花榭【第二十四段】 可巧这日拄了拐杖,挣到街前散散心时,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狂落拓,麻鞋鹑衣,口内念着几句词道: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身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士隐听了,便迎上来道: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那道人笑道:你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呢! 程甲本【第二十四段】 可巧这日拄了拐扎挣【13】到街前散散心时,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狂落拓,麻鞋鹑衣,口内念着几句言词【14】道: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15】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士隐听了,便迎上来道:“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那道人笑道:“你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呢)【16】! 【13】藤本的士隐“拄了拐杖挣到街前”散心,改成“拄了拐扎挣到街前”散心不妥。士隐拄拐杖只是体虚借力,并无艰难“扎挣”情状,“挣到”街前不过是吃力地“撑到”街前而已。程甲本的“扎挣”似亦来自东观阁评本。 【14】藤本的“口内念着几句词道”,程甲本改成“口内念着几句言词道”,所增之“言”是啰嗦赘文,似亦来自东观阁评本。 【15】藤本的“终身只恨聚无多”,说的是“一辈子”贪财。程甲本的“终朝只恨聚无多”只是“终日”贪财,显然不如“终身贪财”彻底,似亦来自东观阁评本。 【16】“呢”字各本均有,独程甲本妄删。 “呢”字各本均有,独程甲本妄删 藤花榭【第二十五段】 士隐乃说道: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堆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程甲本【第二十五段】 士隐乃说道: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17】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18】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17】“糊”字各本均有,独程甲本妄删,且沿袭至程乙本。若程甲本真是胡适所说“一切印本红楼梦的老祖宗”,此处程甲本所无的“糊”字,其他坊本怎会凭空“翻刻”出来?是1920年前后翻印红楼梦坊本的程甲本“漏印”了这个“糊”字,才合理吧? 【18】王希廉评本亦同藤本,为黄土陇头“堆”白骨。又是“东观阁评本”率先改成了“埋”白骨。“尸身”不可“堆”,只可“埋”。“白骨”则既可“堆”,也可“埋”。且“堆”是阴平声,“埋”是阳平声,“埋白骨”比“堆白骨”拗口,故东观阁本的改动拙劣。而程甲本专抄东观阁本劣文。 “糊”字各本均有,独程甲本妄删 程乙本继续沿袭程甲本无“糊”之错 毛主席抄“好了歌注解”手迹上就有“糊”字 藤花榭【第二十六段】 这日,那甄家的大丫鬟在门前买线,忽听得街上喝道之声。众人都说新太爷到任了!丫鬟隐在门外看时,只见军牢快手一对一对过去。俄而,大轿内抬着一个乌帽猩袍的官府过去。 程甲本【第二十六段】 这日,那甄家的大丫鬟在门前买线,忽听得街上喝道之声。众人都说新太爷到任了!丫鬟隐在门内【19】看时,只见军牢快手一对一对过去。俄而,大轿内抬着一个乌帽猩袍的官府过去。 【19】藤本是娇杏丫鬟隐在“门外”(比如树后),其他红楼梦各本均为隐在“门内”,那么贾雨村就不易“发现”娇杏了,显然不合理。程甲本不抄藤本佳文不奇怪,因为古籍造假奸商陶洙根本就没那眼光! (全文完) 【作者赵华:上海影视编剧,中华辩证系统学、汉医学、史学、红楼梦研究者。致力于颠覆中外伪学谬说,光大中华文明精华。】 黄帝4717年庚子,耶元2020年11月8日于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