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意味深长赠梅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7 11:35: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意味深长赠梅诗                                                         2020-12-17 08:00                    

    作者:姚明



茅盾先生有一首《赠梅》诗,作于1978年9月,写的是妙玉赠红梅给宝玉:

无端春色来天地,槛外何人轻叩门?

坐破蒲团终澈悟,红梅折罢暗销魂。

该诗与另外三首题红诗一起,发表于1978年第11期《诗刊》上。《诗刊》还影印了茅盾手稿。

从手稿中可以看到,这四首诗有个总题,叫《题红楼梦画页》。之所以有这个总题,是因为这四首诗是茅盾先生应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之约,为1979年《红楼梦图咏月历》所作。这本《红楼梦图咏月历》是诗配画的形式:画家刘旦宅先生创作了十二幅红楼梦故事图,茅盾、姚雪垠、吴世昌、周汝昌、张伯驹五位名家分别为之题诗。其中茅盾先生题了四首,故名《题红楼梦画页》。下图便是赠梅。

茅盾先生的《赠梅》诗,描述细腻生动,语言清新隽永,笔触从赠梅延伸至妙玉与宝玉交往。因此,将此诗与《红楼梦》中妙玉与宝玉的几次交往对照相读,更能见意味深长之妙。

赠梅一节,见于《红楼梦》第五十回,说的是宝玉冒雪到栊翠庵向妙玉讨来一枝红梅的过程。书中写芦雪广争联即景诗,宝玉落第,社主李纨便罚宝玉到栊翠庵去折一枝红梅来。宝玉也乐意去,忙吃了酒,冒雪而去。一会儿功夫,

宝玉便笑嘻嘻背了一枝红梅进来。众丫环忙已接过,插入瓶内。

以《赠梅》为题,与《红楼梦》中的宝玉乞梅,不是同一个角度。这正是对故事细节的联想和补充,因为于宝玉来讲是讨要,在妙玉的角度就是相赠了。诗的内容,以赠梅切入,又延伸扩展,可见作者对妙玉独特性格和悲剧结局的关切与探究。诗虽只有四句,却准确把握了妙玉复杂的情感和心理,也精妙传递了作者的对人物的洞察与思考。


一、伤感的无端

诗的第一句是:无端春色来天地

蔡义江先生说:“这是取杜甫《登楼》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动变古今’,将起句‘锦江’换作‘无端’,非常适合。”

说这句来自杜诗,果然有理,但我认为尚未说透、意犹未尽。

我看到无端一句,立马想起李义山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来。我觉得,无端春色来天地,并非单写春色,而是重在“无端”。以“无端”来表达春色的“不期而至”,引申为年轻人的天然感情 ----怀春之情的不期而至、油然而生。这个“无端”既是天意,如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中的苔花;也含巧合,如李诗中的锦瑟、以及苏轼“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明月。

妙玉虽是尼姑,却非一般人物:她被列入“金陵十二钗”正册这个世家小姐群,而且排在第六位。另外,《红楼梦》主要人物中,她是名字中带玉字的三人之一:宝玉,黛玉,妙玉。正因为妙玉非一般人物,所以她对不期而至的“春色”的感受,自然也非同一般。

怀春之情是天性,不以意志为转移。养在庙里的小和尚,哪怕老和尚指着女子的画像从小对他灌输:“这个东西,名叫老虎!”待小和尚长大,见到真实的女子,照样会不由自主地思念起“老虎”来。这就是天性。

说到春色,当时正值冬季,白雪皑皑,北风阵阵。红梅因其花红,虽开于冬,诗人却多以春色作比,以此为报春之花。恰是红梅报春,唤醒了青春少女妙玉的一丝幽情,所以才说“无端”。无端遇春,似含哀怨。


二、双关的槛外

诗的第二句是:槛外何人轻叩门

槛,入世出世之界限也。《红楼梦》中对此有明确的解释。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大家尽情热闹了大半夜。第二天宝玉宿醉醒来,发现了妙玉的拜帖,上面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宝玉欲回帖致谢,但看到妙玉自称“槛外人”,想了半天,想不出一个相宜的落款。于是宝玉拿着拜帖去请教黛玉,半路上碰到了邢岫烟。当宝玉得知岫烟曾和妙玉做过十年的邻居,早就相熟时,便向岫烟请教。岫烟告诉宝玉,妙玉常说汉唐以来皆无好诗,只“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这两句好。

所以她自称槛外之人。……是自谓蹈于铁槛之外之故,你如今只下‘槛内人’,便合了她的心了。”宝玉听了,如醍醐灌顶……回房写了帖子,上面只写“槛内人宝玉薰沐谨拜”几个字,亲自拿到栊翠庵,只隔门缝儿投进去便回来了。

很明显,妙玉自许是槛外之人,已经远离浊世,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而宝玉生活在钟鸣鼎食之家,花团锦簇之乡,当然是槛内人。他在讨来红梅之后写了一首诗,讲“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也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这里把宝玉的敲门,写成槛外敲门呢?一个原因当然是实写:宝玉站在栊翠庵的门槛之外。但另一层意思是因为妙玉独钟情于宝玉,所以才将“槛外”二字,反其意而用之:妙玉自称槛外之人,其实未必,宝玉轻叩庵门,便有心思一动,已恍惚入槛;而叩门者宝玉,对妙玉倒是天真无邪,只是尊重其修行而已,以情愫衡之,实在槛外了。

所以槛外二字,既巧妙地触及赠梅之外的另一故事:拜帖祝生辰。更重要的是意带双关:叩门者既是宝玉,也是无端春意;修行者虽称槛外,或许亦在槛内。

三、 难解的澈悟

诗的第三句是:坐破蒲团终澈悟

妙玉是修行之人,彻悟乃最高境界。而茅盾先生写的是“澈悟”。“澈”从水。这是指悟的境界如水一般清澈见底呢?还是说悟的状态如水一样流动不定呢?细品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的六个细节,或许能得到启示。

第一个细节,蒲团。林黛玉竟坐到妙玉参禅的蒲团上,妙玉居然没有怪罪。而是“自 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给她们喝。

第二个细节,妙玉要扔了那只成窑茶钟。这只茶钟是妙玉奉给贾母喝茶的,而贾母喝了一半,就递给刘姥姥喝了。待大家吃完茶,道婆收了茶盏,“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吧。”

第三个细节,妙玉“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宝玉不要用。

第四个细节,对宝玉正色解释。宝玉品茶,感觉轻淳无比,便由衷赞赏。妙玉却正色道“你这遭吃的茶,是托她两个的福。独你来了,我是不能给你吃的。”(讨要红梅可是宝玉一个人来的,却爽快地给了)

第五个细节,说黛玉是个大俗人。黛玉只问了句“这水也是旧年的雨水?”竟引来妙玉的一大段回怼。这和刚才黛玉坐到她的蒲团上她竟不怪罪,显得很矛盾。

第六个细节,最后茶钟不但没扔,反而转送给了刘姥姥。

上述细节,既表明妙玉清守着修行之道,又反映出她心绪的飘忽不定。

妙玉请宝钗和黛玉喝茶,当然是真请,但心里应该也想请宝玉,只是清规所囿,不能请耳。至少宝玉跟着来,她是开心的。所以当黛玉坐在她平时修道的蒲团上时,古怪的她居然不恼!或许是怕破坏了气氛吧。

妙玉对宝玉是另眼相看的。她把宝玉看成可以和自己共用茶杯的人。那个时代,男女授受不亲,妙玉更有洁癖,这样做非同寻常。这与她要扔了刘姥姥用过的成窑茶钟,反差很大。

然而宝玉似乎没有领会妙玉的深意,其实他根本没去想其中有什么深意,竟不要用妙玉的绿玉斗。还开玩笑说:“常言‘世法平等’,她两个就用那样的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只好又找来一只竹根雕的大海,给宝玉斟茶。

宝玉的不领情导致妙玉的不快。她先说宝玉后怼黛玉,恐怕与心情不快有关。不过,接下来宝玉求要那个成窑的茶钟、说可以送给刘姥姥时,似乎又扭转了一点她的心情。她居然点头答应了,说道:“这也罢了。……你要给她,我也不管,我只交给你,快拿了去吧。”

上述细节串成的“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写尽了妙玉的心理变化,只不过曹雪芹写得自然细腻,不着痕迹罢了。

因为妙玉的心绪飘忽不定,行动上就难免表现出来。这种飘忽,让“澈悟”之水,既含清澈见底之意,又现流动不定之相。

墙内红梅绽放,雪中公子叩门,是不是让妙玉突然产生“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君觅封侯”的“澈悟”呢?参看上述故事,再读“坐破蒲团终澈悟”,确实能打开想象的空间。

四、黯然的销魂

诗的第四句是:红梅折罢暗销魂

一个“折”字,细致入微,让人想起杜秋娘的诗来:当宝玉折了红梅欢喜而去时,妙玉是不是也想起了这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技”呢?

妙玉青春年少,“气质美如兰,才华复比仙”。本来就高冷,再加上摒弃俗世、潜心修行,故一般也没有什么人能入她的法眼。但对丰神奕奕的世家公子贾宝玉,她却另眼相看。无论是品茶、还是遥祝生辰,都体现出其对宝玉的那种难以自持、黯然销魂的潜意识来。

当然,这种销魂只是隐藏在冷峻后面的一种微妙情感,只能意会,瞬间即逝,所以是黯然的。

林黛玉对此倒能看穿一二:宝玉去栊翠庵讨梅花时,李纨命人好生跟着,黛玉马上阻止说,不用,如有人跟着,就讨不来了。

邢岫烟也看出妙玉对宝玉的另眼相看。因此对宝玉说:

怪道俗语说的“闻名不如见面”,又怪不得妙玉竟下这帖子给你,又怪不得上年竟给你那些梅花。

销魂者,走神也。出神之间,即入凡境。故销魂一词,真可谓应判词之谶,肇结局之端了。

《红楼梦》第一百十二回写妙玉的结局,是被贼人掳去,远走他乡,不知所终。有人猜测是做了压寨夫人去了。还有一种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妙玉最后是沦落风尘了。

现存的后四十回系后人所续,非曹氏原本。原本中的妙玉是什么样的结局,已经无从得知。第五回中妙玉的判词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淖泥,是一个宽泛的词,因为宝玉还说过“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呢!《四十二章经》中说玉女是“革囊盛秽”,玉女如此,俗世当然统统是污浊淖泥了。因此“淖泥”也可解释为红尘俗世,不能确定为落入娼门。

不过,同样是在第五回,作为判词补充的“红楼梦曲”第七支“世难容”,也是写妙玉的。其中有“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一句。“风尘肮脏”一词,大大增加了妙玉最后沦落风尘的可能性。

曹雪芹笔下的妙玉是不幸的。因为她虽然青春美丽,却承受着双重禁锢:一是封建礼教,二是出家清规。从这个角度,茅盾先生的《赠梅》诗,让我们看到的是对人的天性冲击礼教枷锁的正面肯定,以及对妙玉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5 04:39 , Processed in 0.00787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