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的两句残诗,两宋无人敢续,400多年后朱元璋补成七律 2021-01-02 22:45
古代有很多帝王不是正儿八经的文化人,却也能写诗填词。 例如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原本是个不爱读书,游手好闲的地痞无赖,文化水平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处于下游。 但他却写出了一首千古名篇《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全诗浑然一体,大气磅礴,千年流传。 清朝的乾隆皇帝,号称写了四万多首诗,可是却没有一首为后人所熟知。 而刘邦这首诗,历经2000多年,依然传唱不衰,足见水平有多高了。 还有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曾被南唐使臣嘲笑没文化,他当场念出两句诗,短短14字秒杀李煜。 这两句诗是: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 根据《后山诗话》记载,当时宋军攻打南唐,都城金陵被围,后主李煜派使臣徐铉出使宋朝。 徐铉是出了名的能言善辩,此前也曾使宋,谋求和平。 宋朝官员早闻他的才名,怕在言辞上输给对方,弱了宋朝的威名,都不敢出头,宋太祖赵匡胤便特意选了几个没什么文化的侍卫前去接他。 徐铉见到来接他之人后,侃侃而谈,无奈对方根本听不太不懂他讲什么,也不应答,说到最后连他自己也觉得无趣,便不再多言。 而此次金陵被围,南唐危在旦夕,徐铉临危受命,试图以口舌解围。 徐铉先是讽刺宋太祖没什么文化,然而又大肆夸耀后主李煜的博学多才,称其有“圣人之能”, 还特意念了一首李煜所作诗歌《秋月》,道“天下传诵之”。 而宋太祖是怎样反击的呢? 他说“寒士语尔,我不道也”。 什么是寒士?多指那些出身寒微的读书人,比如唐朝的孟郊、贾岛这些诗人,就属于寒士,“郊寒岛瘦”,孟郊也被后世称为“寒酸夫子”。 李煜好歹是一国之主,却被称为“寒士”,讽刺意味不可为不深。 徐铉听后自然不服,便当场请宋太祖赋诗一首。 宋太祖道“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 虽然只有两句,但气势磅礴,豪气冲天,连一向自恃才华的徐铉听后,也不得不叹服。 其实除了这两句残句,赵匡胤还有一首诗,名为《咏初日》,“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将旭日东升的壮丽景象描绘得如在目前,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气象非凡,意境阔大,历来为后世所赞赏。 纵然李煜在才华上远胜赵匡胤,但是两人一个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亡国之君,一个是结束乱世,开创帝业的雄才霸主,所以虽然同是君王,两人在气势上有天然的区别。 无论是《咏月》残句还是《咏初日》,不说遣词造句,艺术手法,单就气势而言,足以秒杀李煜。 可惜的是赵匡胤这首《咏月》只有两句,两宋文人也没人敢续写帝王之诗,400多年后,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续了6句,使其成为一首完整的七律。 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朗朗浩浩照长夜, 掩尽微微无数星。 滔滔宏愿因之起,挺躯来济苍生灵。恒持此志成永志, 百战问鼎开太平。 大概是因为两人同样是开国之君,有着相同的雄心抱负,所以朱元璋的续诗和宋太祖的残句,衔接无缝,浑然一体。 尤其是气势上,一脉相承,令人叹服。 除了这首诗,你还知道哪些帝王写的诗?欢迎一起来谈论。 -END- 作者:解忧诗词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