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评价李世民:我的军事思想和工作方法,都来自李世民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8 15:20: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主席评价李世民:我的军事思想和工作方法,都来自李世民                                                         

2021-01-08 12:18                    
【毛主席点评历代皇帝之李世民】
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唐太宗李世民是其中的佼佼者,被称为“千古明君”,备受后世的推崇。
司马光曾评价说:“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朱元璋也评价道:“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贞观之治,式昭文德……皆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后世推崇李世民,多是推崇他的治国才能,聚拢了一大批人才,开创了贞观之治,也开启了大唐盛世。
其实,李世民的军事才能被很多人忽略了,实际上,毛主席就对李世民的军事能力非常推崇,曾经评价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
毛主席曾经向身边的工作人员推荐一本书,叫《唐李问对》,说:“这是李世民同大将军李靖讨论兵法的理论著作,这本书可是奇书,被宋人列为《武经七书》之一。”
李靖是中国历史上“军神”级别的军事天才,李世民与他一起讨论、合作兵法,也足见李世民的军事才能之高。
毛主席曾经读过冯梦龙写的《智囊》一书,其中有一段描写李世民打仗的特点:“自少经略四方,颇知用兵之要,每观敌阵,则知其强弱,常以吾弱当其强,强当其弱。彼乘吾弱,奔逐不过数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阵后反而击之,无不溃败。盖用孙子之术也。”
毛主席读到这段话时,在旁边批注道:“所谓以弱当强,就是以少数兵力佯攻敌诸路大军。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可见,毛主席对李世民的军事才能非常推崇,称他是历史上最会打仗的皇帝。

早在1920年,毛主席在广州组织农民运动讲习所时,就曾给学员授课说:“李世民是草莽英雄。”
毛主席晚年的时候,有一次跟开国将帅们聊天,还笑着对大家说:“打仗要像唐太宗那样,先守不攻,让敌人进攻,不准士兵谈论进攻的事,谈论者杀。待敌人屡攻不克,兵士气愤已极,才下令反攻,一攻即胜。这样一可练兵,二可练民。”
这些论述,都可以看出毛主席对李世民能征善战的赞赏。
实际上,毛主席的军事思想,有很多程度上就是学习了李世民的用兵思想,无往而不胜。
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在抗大讲课时,就谈过他对李世民用兵思想的认识,强调说:“在总体处于弱势情况下,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致人而不致于人,从而造成相对的强势,以相对的强势敌相对的弱势,各个歼灭敌人,最终由弱变强,战胜敌人。这是中国兵法的精妙之处,李世民找到了这个精髓,并以此战法驰骋天下无敌手。”
毛主席也是得到了这个精髓,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抗美援朝战争,毛主席都将优势兵力制胜、掌握主动权等战术理念运用到了极致,带领人民军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

晚年时,毛主席读《旧唐书·李百药传》,李百药在写给李世民的《论封建》一文里,有这样的话:“陛下每四夷款附,万里归仁,必退思进省。凝神动虑,恐妄劳中国,以事远方,不藉万古之英声,以存一时之茂实。心切忧劳,迹绝游幸,每旦视朝,听受无倦。智周于万物,道济于天下。罢朝之后,引进名臣,讨论是非,备尽肝膈,唯及政事,更无异辞。才及日昃,命才学之士,赐以清闲,高谈典籍,杂以文咏,间以玄言,乙夜忘疲,中宵不寐。此之四道,独迈往初,斯实生民以来一人而已。”
毛主席在读到这段话后,直接在旁边批注道:“李世民的工作方法有四。”
在毛主席的眼里,他特别推崇李世民的后面两种工作方法:“罢朝之后,引进名臣,讨论是非,备尽肝膈,唯及政事,更无异辞。才及日昃,命才学之士,赐以清闲,高谈典籍,杂以文咏,间以玄言,乙夜忘疲,中宵不寐。”
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朝会结束后,李世民会找几位名臣讨论一下时势,谈谈一些事情的事非曲直;而在太阳下山后,李世民又会召集一些博学之人,谈论经典文学、诗词歌赋,甚至彻夜不眠,以提高文学修养。
在毛主席看来,李世民的这些工作,就是“务虚”,说:“这种务虚可以在干部集团中形成一种关于思考天下大事、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浓厚风气,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人才。”
因此,毛主席也经常倡导干部们读哲学、读历史,要求干部要懂点文学,经常推荐经典文章或是文学作品给大家看。
在他看来,各级领导干部要关心天下大事、理论热点、政治焦点等问题,做些研究性的工作,想一些大的事情,就会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更好地推动工作。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就是毛主席曾经推荐许世友多看看《红楼梦》,许世友回去看了几天,死活看不进去,不耐烦地说:“《红楼梦》写的都是吊膀子的事,有什么好看的!”
毛主席听到后,还跟周总理笑着说:“许世友反对看《红楼梦》,说尽是吊膀子的事。你没有看,怎么知道是吊膀子?你没有调查,就下断语,大概是听谁说的吧!我则不然,我说它是部政治小说。”
许世友听说毛主席的话后,又回去继续看,结果还是看不下去,就秘密找人把《红楼梦》缩减成五万字,还特地交代说,不能让毛主席知道。
就这样,许世友总算是“看完了”《红楼梦》,也算是对毛主席的话有个交代了。
在这个方面,毛主席就做得非常好。毛主席一生博览群书,看的书也是不拘一格,既有政治、军事、哲学类的,也有小说、诗词、戏剧,甚至还看过很多笑话大全,因为笑话最能体现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读懂了笑话,就读懂了老百姓的真实生活。
而且,毛主席也很喜欢找一些各个领域的人聊天,比如梁漱溟、黄炎培、林克等等,经常一聊就是一整夜,乐此不疲。

这些,都跟李世民的做法是一脉相承的。
当然,毛主席对李世民不只是一味的推崇,也看出了李世民的一些不足之处,曾经用了八个字来评价:“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这句评语,是毛主席读欧阳修所著的《新唐书·李恪传》时写下的批注,说:“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李世民虽然是一代明君,但在对待儿子接班的这个问题上,也是让他伤透了脑筋。
一开始,李世民选定的接班人是嫡长子李承乾,李承乾也确实体现出了很不一般的才华,“性聪敏,太宗甚爱之”。但是,李承乾后来却自甘堕落,还意图谋反,被李世民贬为庶人。
后来,李世民又选定了李泰,不过,这个李泰心机太深,下手太狠,李世民担心一旦让他继位,其他的几个儿子很可能会遭殃,只好放弃了李泰。
最后,李世民在长孙无忌等重臣的力荐下,把李治定为太子。

不过,李世民其实更喜欢李恪,因为李恪“善骑射,有文武才”,跟李世民很有相似之处,于是,李世民就开始重点培养李恪。
但是,当李世民把这个想法告诉大家的时候,却遭到了大家的反对,尤其是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坚决反对改立太子,认为李治性格温和,雍容大度,是最合适的太子人选。
长孙无忌的地位和势力非常高,他说的话李世民不能不慎重考虑,只好放弃了这个想法,正式确定李治为太子。
可惜,李世民“聪明一世”,却“懵懂一时”,在这件事上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酿成了大错,险些葬送了大唐帝国。
李治即位后,因为性格优柔寡断,被皇后武则天篡权,连国号也被改成了“武周”。
这件事,归根结底还是李世民在选定接班人上面出错太多,最后选了一个最没有魄力的李治,结果被武则天钻了空子。
试想,如果李世民当初坚持让李恪继位,或许就不会发生这些事了。
正是因为这件事,毛主席评价说:“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表达了对李世民这个失误的惋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6 14:06 , Processed in 0.00721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