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世界绝不止眼前——观童虹先生画记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05:36: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这世界绝不止眼前——观童虹先生画记                                                         2021-01-26 14:28作品欣赏

△雪 105x105cm

△醉墨香 138x68cm
这世界绝不止眼前——观童虹先生画记
童虹先生是位画家,与他相识是在去年的夏天,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我来到住在六楼的童先生家,他正在画室作画,画的正是夏日的清凉之花——荷花。只见童先生用毛笔在宣纸上挥洒自如,区区几笔,宣纸上便伸出了荷的叶柄,长出了田田绿叶,开出了红白粉嫩的荷花……
从那以后,我几乎周周必去他的画室,渐渐地,我和童老师熟稔起来,也越来越多地欣赏了他的画作,如鸡雏、麻雀、鹞鹰、游鱼、绿竹、梅花、水仙,一切世间的活物都呈现在他的笔端,都活在他的画卷上,都长在他的心中。不谙书画的我,常常感觉童先生和蔼可亲,儒雅幽默,“如春阳之温”“如时雨之润”,他这样的画家,有着光明的“格局”与“气象”,不停地用锦心妙手,来定格世界的美好与娑婆。
童先生喜画花鸟虫鱼,观他的花鸟画,扑面便觉画卷中透露出来的生命气息,这种气息是自然界生灵活泼泼的生命气息。交往长了,我渐渐了解到,童先生水墨与丹青均有涉笔。他的水墨画讲究浓、淡、干、湿、焦,做到了“墨分五彩”, 注重变化。童先生作画,对于水墨的运用,是信手拈来,毫无挂碍。我看过童先生一幅题曰《倾阳一点丹心在》的画作,画中葵花盘、葵叶、葵秆均用墨色,但同样是墨色,却墨的深浅、浓淡、湿枯各不相同,彼此融合,相得益彰,使画作给人精神饱满之感。

△清泉石上流 70x70cm

△畅游 100x00cm

除了水墨,童先生的色彩也运用极好,可以说,色彩的大胆与恰当运用是童先生中国画画作的亮点之一。童先生师承“中国水彩画之父”李剑晨先生,得乃师“继承不泥于古,创新不离于源”之真谛,所作着色中国画,画面布色因题材而百媚千娇,横侧变化。记得童先生有一幅《游鱼之乐》图,画的是着色鲤鱼,在水汽氤氲中,浅绿色的水草浮藻在水波中摇曳,两条鲤鱼在水波自在优游,红鲤鱼色彩鲜艳,气韵生动,灰鲤鱼光泽饱满,摇头摆尾。并且,童先生用钛白刷染、点染,似水流,如气泡,更增强了池塘清趣的真切感。整个画面,一派喜气洋洋、雍雍如如!画面上端还题有一诗,系“元诗四大家”之一的杨载的作品:“画出鯈鱼戏绿漪,群分小白更相随。主人真得蒙庄趣,视此洋洋乐可知!”杨载此诗是一首题画诗,童先生用在这里真是恰如其分!

吟诗题词是一位画家修为的体现,在童先生不大的画室之中,靠墙的书柜里满满当当的,全是书——宗白华的《意境》《美学散步》,董欣斌、郑奇《六法生态论》,林同华《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等理论书籍赫然在目,《艺苑掇英》《朵云》《任伯年画集》《赵之谦画集》《吴昌硕画集》等杂志和画册也并排而列,更为可贵的是,童先生书柜里还有《白居易诗选》《汉魏六朝诗选》《唐诗别裁集》《宋词赏析》等诗词选本,这些诗词定是童先生在作画之暇闲读来养气、养趣、养心的,培根说“读诗使人秀灵”,的确,读诗可以获得绘画的灵感,绘画可以体会诗歌的意境,诗画相通,彼此融合,互为补益。读诗、写画,足见童先生的“诗画童心”!

△拒霜 70x70cm

△青云之志 70x70cm

童先生还是一位勤奋的画家,他日日挥毫,天天练笔,即使是同一题材他也会执着地画上很多遍、许多张。各类绘画的题材、技巧都能够得心应手,但他在正式创作时,仍然摒弃惯常的题材与技巧,而是寻求生新于性灵。故而,我们常常在童先生的画作中发现生活的细腻、性灵的启迪、久违的感动。

说到勤奋,不由得想到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此诗讲勤奋,也讲熟巧与生新的关系。板桥道人说,由生而熟,由熟而生,这是优秀画家成熟的必经之路,一个画家要成熟、要优秀,必须摒弃熟巧,追求生新。这新生成的“生”,不是原来初始阶段对表现对象认知的生疏和对绘画技法的生疏,而是对表现对象固有品质的认知和对“大道至简”的追求。这正是宋代禅宗青原行思禅师所说的话头:“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这“生——熟——生”的历程不是浅尝辄止凭空练就的,它需以勤奋为前提的。昔日,庖丁提刀四顾,源于十九年不懈解牛;匠石运斤成风,得自苦心孤诣的不停锻炼;卖油翁滴油不漏,自言“技在手熟”。今天,童先生手不停挥,自有对丹青的顿悟与深思!

△霜华晚拂绛云冠 138x68cm

△烟雨潇潇 138x68cm

老子《道德经》有云:“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而住在六楼的童先生的画室却不大,我戏言可谓是“楼高,室小”,但依然是“道大,人亦大”!那么,何以故呢?因为,老子言说的“人亦大”,大的是精神,大的是灵魂——物质层面的东西仅仅是一种外在,并不能制约人的精神世界!的确,作为画家的童先生还读诗、还养花、还登山、还采风、还烧瓷……绘画之余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但这些活动都“道通天地,思入风云”,正是佛家说的“万法归一”之旨,确实,非绘画的一切事务都助力于他的绘画,用句老行话,这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吧,用句时髦的话说,正所谓“这世界绝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童先生有一个冰雪聪明的女儿,正在读沪上某名校的研究生,在她最新的公众号中有一篇题为“这世界绝不止眼前”的微文,读来饶有趣味。俗话说“虎父无犬女”,读他女儿的文字与思想,便可感知童先生对女儿教育的纯正与成功。“这世界绝不止眼前”,说得多好!静言思之,这一句话不正好能够概括童先生的格调及其画作吗?故此借来一用,权做借花献佛,想必童先生一定不会介意吧?

(丁酉惊蛰、梨乡刘磊于听江楼上)

△展尽芭蕉数尺心 138x68cm

△坚如磐石 185x98cm

艺术简介

童虹,祖籍浙江绍兴,大学学历。中国画师承李剑晨,商敬诚先生。专注元、明、清写意画的研究。坚守素朴、虚怀的淡泊状态,根植传统,深入生活,倾心探索写意精神与艺术个性的融合。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安庆市政协书画院成员。安徽日报、新安晚报、安庆日报等诸多刊物有专题介绍。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及联展。出版有《童虹画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8 07:25 , Processed in 0.00978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