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紫砂壶中的“岁寒三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6 09:53: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紫砂壶中的“岁寒三友”                                 2021-02-06 08:49                    

                          

▲何道洪·岁寒三友壶

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通常是指松、竹、梅这三种植物的组合。
岁寒三友,是宋代开始流行的说法,林景熙《王云梅舍记》中写道:“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明代《渔樵闲话》第四折中写:“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

松竹梅傲骨迎风,挺霜而立。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洁的梅,在寒冬腊月仍能常青。
松竹梅是国画和紫砂壶的经典题材,一向深受壶友喜爱,尤其是文人墨客的追捧。
在中国传统陶艺文化中,“岁寒三友”常表现在花塑器中,松梅竹壶是以松竹梅命题而造的紫砂壶,又称“岁寒三友”,三友壶。
《三友壶》最早出现于明代,沈君用开始创作三友壶,造型集松、竹、梅形象于一壶,精雕细琢,巧夺天工。《阳羡茗壶系》中称其为“神品”。

▲沈君用·三友壶

底款刻“品茗三友同占色 君用制”十字楷书

从清初壶艺名家陈鸣远的束柴三友壶,到清末制壶高手陈光明的岁寒三友壶,从一代宗师朱可心的三友壶,到当代工艺大师如何道洪、汪寅仙等的三友壶,这些大师们将松梅竹的元素融入紫砂壶制作中,佳作频出,可见“岁寒三友”这一经典题材的独特魅力。

▲陈鸣远·束柴三友壶

现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

▲朱可心·岁寒三友壶

▲何道洪·大松竹梅

淘壶人紫砂艺术馆馆藏 三友壶

▲何道洪·岁寒三友壶

何道洪,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师从王寅春、裴石民。多件作品被故宫博物馆、中南海紫光阁、香港茶具文物馆、中央工艺美院收藏或选作国家礼品。
《岁寒三友壶》是何道洪的代表作之一。采用了原矿段泥制作而成,全手工制作,温和细腻,为壶更添一缕神韵。壶钮以松枝苍凉为感,枯藤古朴,两只小松鼠趴在松枝上偷吃松果,形象逼真。壶把则是以梅枝为韵,宛若一颗苍劲的梅树,弯曲叩首而成,梅花鲜艳绽放,若暗香浮动而来。壶身与壶嘴皆以竹节为原型,端正淳朴,高风亮节。
盖款『道洪』,底款印章『道洪制壶』,整壶给人意味无穷之感,值得把玩。

▲顾道荣·岁寒三友

顾道荣,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师从七大老艺人之朱可心老人、顾景舟大师、蒋蓉老师,顾道荣老师是花器大家,其作品极具收藏价值。
此壶采原矿本山绿泥制作而成,以竹段为壶身,壶钮以松段为原型,色泽与松树皮极其相似,钮若的造型更是奇特,仿若一龙盘旋而至,壶把以梅花枝为原型,形象逼真,宛若一颗苍劲的梅树,弯曲叩首而成,壶身梅花鲜艳绽放,仿若暗香浮动而来,壶把为竹节,片片竹叶蔓延壶身,给人一种高风亮节之感。

▲汪寅仙·束柴三友壶

汪寅仙,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师从吴云根、朱可心,擅制花货。
壶身由束起的松、竹、梅干组成,壶腹以竹皮捆绑成型,接合巧妙,姿态各异,粗细有别;松段的松鳞、松针,梅段的杆枝、花卉,以及竹段的竹节、竹叶,都刻划仔细,自然夹置;竹枝硬是在束缚中高出一节成钮;壶盖与身合融,宛若天成;梅枝自然生长成流,流底部伸出梅花点点,增添趣味;老松稳稳地弓成壶把,美观的同时具有很好的防滑效果。

▲储亦斌·岁寒三友

储亦斌,中青代实力派人物。1982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国大师吕尧臣、蒋蓉,作品以花器为主,在国内外陶瓷评比中多次获奖,深得众多藏家壶友的喜爱。
此壶作于1996年,该壶造型设计集松、竹、梅“岁寒三友”于一体,全器浑若天成。以竹段为壶身,竹节处置嵌盖,盖上以松枝为钮,并堆塑松针、松果,壶流以四节竹节胥出,壶流一侧贴塑竹枝、竹叶。壶把以梅枝弯成,并于壶把底部攀出梅枝、梅花。
底款『储亦斌制』,壶底刻绘“岁在丙子冬月,作于阳羡蜀麓”,该壶造型清雅,技艺突出,细节严谨,将三种生物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颇为不俗,深具升值潜力!
“岁寒三友”壶不仅融松竹梅的高风亮节于壶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更是制作者多年磨炼技巧的体现,细节处的难度极高,对制作者的造型设计、细节处理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可以说,三友壶做得如何,是检验花器艺人技艺的一把标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1 23:29 , Processed in 0.01141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