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喜图,百喜临门! 2021-02-12 08:56
——每天在这里,遇见生活,遇见艺术—— 观自在生活平凡而普通,但艺术教会了我从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在生活中,没有十全十美,但在艺术的视角里,总能发现纯粹的美。 总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如果不首先热爱生活,那么,无论是欣赏艺术还是艺术创作,总是流于空洞无物或枯燥无情。因此,我更加留心生活,更注重品位生活的细节。 因此,我对生活也有了自己的态度:简静。简静,是一种美妙的生活态度,简单而静好,摒弃繁缛的套礼数,自然自在,来去自由,又与世无争。但时下的一些“艺术”(我之所以称其为“艺术”,完全出于绅士),正在摧毁着人类灵魂的简静。那些追求名利进而搞出复杂的“艺术”的人,实在让人愤恨。然而,这怎能阻止我们去追求至善至美的艺术! 弘一法师说:为艺,功夫在笔墨外。艺术,修心有时比修炼技艺更加重要。只有高贵的灵魂,才能欣赏并创作得了高贵的艺术。自从与艺术在一起,便注定了一辈子的修行。 从人出生到死,从古到今,人类对于艺术的挖掘从未中断过,而艺术对人类灵魂的弥补,也从未中断过。她让人类的灵魂脱离了低俗与野蛮,她让人类的灵魂有了寄托和栖居之所,变得高贵典雅。 当全身心投入到艺术中,一切皆无,一切皆空。在空无的境界中,寻找灵魂的相貌。在无我的境地里,发现纯洁的、本真的美。只愿天天与艺术在一起,让的灵魂越来越俊美、高贵! ◆◆◆ ![]()
南宋 佚名《梅雀图页》 “喜鹊声唶唶,俗云报喜鸣”。传说喜鹊能传达未知的好消息,故言喜鹊能报喜。这种观念,早在两千多年前便已经在民间流行,民间将喜鹊作为“吉祥”的象征,赋以喜庆、好运的涵义,从而衍生出源远流长的喜鹊文化。 ![]()
南宋 佚名《桃枝栖雀图》 绢本设色 23.8×24.5厘米 画鹊兆喜的风俗也大为流行,古代文人、画家将喜鹊入画、入诗,留下形式多种多样、吉祥寓意的人文画,如两只鹊儿面对面叫“喜相逢”;双鹊中加一枚古钱叫“喜在眼前”;一只獾和一只鹊在树上树下对望叫“欢天喜地”。流传最广的,则是鹊登梅枝报喜图,又叫“喜上眉梢”。 ![]()
北宋 赵佶 《写生珍禽图卷》中的灰喜鹊 喜鹊,是一种可爱、吉祥之鸟,希望大师笔下的它们,能为赏画的看官带来幸运,带来喜悦! ![]()
宋 崔白 《双喜图》 高193.7厘米 宽103.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
宋 佚名 《梅竹双鹊图》页,绢本,设色,纵26cm,横26.5cm ![]()
元 王渊 《梅雀报喜》长卷 ![]()
元 王渊 《岁岁安喜图》 ![]()
明 边景昭 《花竹聚禽图》 ![]()
明 边景昭《春花三喜图》 ![]()
明 吕纪《鹰鹊图》 ![]()
明 吕纪《四喜图》 ![]()
明 周之冕 《四时花鸟图》 ![]()
清 徐玟 《杏花双鹊》 ![]()
清 王礼《牡丹双鹊》 ![]()
清 张乃耆《喜鹊三友图》 ![]()
任伯年《鹊踏枝图》 ![]()
刘奎龄 《喜鹊登梅》 ![]()
谢稚柳《桃花喜鹊图》 ![]()
徐悲鸿 《报喜图》设色之本 镜片 33×132cm ![]()
徐悲鸿《喜鹊登枝》 ![]()
徐悲鸿《四喜图》 ![]()
徐悲鸿《喜鹊迎风》 ![]()
徐悲鸿《四喜图》 ![]()
徐悲鸿《喜鹊登枝》 ![]()
徐悲鸿《喜鹊登枝》 ![]()
徐悲鸿《喜鹊登枝》 ![]()
徐悲鸿《喜鹊登枝》 ![]()
徐悲鸿《喜上眉梢》 ![]()
齐白石《喜在眉梢》 ![]()
齐白石《大喜坚固》 ![]()
齐白石《红梅喜鹊》 ![]()
齐白石《喜鹊登枝》 ![]()
齐白石《喜鹊红梅》 ![]()
齐白石 陈半丁《喜上眉梢》 ![]()
张大千《喜鹊》 ![]()
张大千《喜鹊》 ![]()
于非闇《双飞喜鹊》 ![]()
王雪涛《喜鹊》 ![]()
王雪涛《喜鹊》 ![]()
田世光《喜鹊》 ![]()
田世光《喜鹊》 ![]()
田世光《喜鹊》 ![]()
田世光《喜鹊》 ![]()
田世光《红叶喜鹊》 ![]()
田世光《喜鹊梅花》 ![]()
田世光《喜鹊登梅》 ![]()
田世光《喜鹊登梅》 ![]()
田世光《喜鹊红叶》 ![]()
田世光《喜鹊报春》 ![]()
孙其峰《报喜图》 ![]()
孙其峰《喜鹊登梅》 ![]()
孙其峰《双喜图》 ![]()
孙其峰《双喜图》 ![]()
孙其峰《什果喜鹊》 观自在生活平凡而普通,但艺术教会了我从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在生活中,没有十全十美,但在艺术的视角里,总能发现纯粹的美。 总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如果不首先热爱生活,那么,无论是欣赏艺术还是艺术创作,总是流于空洞无物或枯燥无情。因此,我更加留心生活,更注重品位生活的细节。 因此,我对生活也有了自己的态度:简静。简静,是一种美妙的生活态度,简单而静好,摒弃繁缛的套礼数,自然自在,来去自由,又与世无争。但时下的一些“艺术”(我之所以称其为“艺术”,完全出于绅士),正在摧毁着人类灵魂的简静。那些追求名利进而搞出复杂的“艺术”的人,实在让人愤恨。然而,这怎能阻止我们去追求至善至美的艺术! 弘一法师说:为艺,功夫在笔墨外。艺术,修心有时比修炼技艺更加重要。只有高贵的灵魂,才能欣赏并创作得了高贵的艺术。自从与艺术在一起,便注定了一辈子的修行。 从人出生到死,从古到今,人类对于艺术的挖掘从未中断过,而艺术对人类灵魂的弥补,也从未中断过。她让人类的灵魂脱离了低俗与野蛮,她让人类的灵魂有了寄托和栖居之所,变得高贵典雅。 当全身心投入到艺术中,一切皆无,一切皆空。在空无的境界中,寻找灵魂的相貌。在无我的境地里,发现纯洁的、本真的美。只愿天天与艺术在一起,让的灵魂越来越俊美、高贵! 延伸阅读: 为什么要读唐诗宋词? 孩子读不读名著,原来差别这么大! 多少书画家,死在了这两个字上! 用作品说话,头衔、官职、证书等全都扯淡! 《芥子园画谱》,经典! 静! 君子若竹! 苦,才是生活! 当我老了,还有书画! 你张嘴就要,我却拿命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