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上最孤独的一首唐诗,仅22字,响彻千古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19 05:18: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史上最孤独的一首唐诗,仅22字,响彻千古   

2021-02-18 07:00                    
来源:古典君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你可曾想过,人世间最深的孤独是什么?
是旅途漫漫,无人作伴?还是时光缓缓,只身终老
也许,还有这样一种孤独:天地悠悠,独自泪流,心事茫茫,无人能懂。
01
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起兵反叛,攻陷营州,由武则天之侄武攸宜率军征讨。
其时,作为武攸宜幕府的参谋,陈子昂也随军出征。
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主帅武攸宜,为人轻率,胸无谋略,偏偏又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劝言。在他的指导下,大军遭遇了惨败。
面对这样的情形,陈子昂挺身而出,表示愿意亲率一万士兵担当敢死队,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驱敌作战建议。
谁知,心胸狭隘的武攸宜不仅没有采纳陈子昂的建议,还将他降级为军曹。
壮志难酬,悲愤满腔,英雄失路的无奈,又有谁知?

于是,在一个幽暗的黄昏,他缓缓地登上了幽州台。
在幽州台上,他放眼远眺,只见天地苍茫,望不到边。
如此开阔壮丽的景象,令他愈发感觉自己的渺小与孤独。
触景生情之际,他写下了这首闻名千古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在诗中,他慨然长叹:“古时礼贤下士的贤君,都早已一一故去了,往后的很长时间里,怕是也见不到赏识人才的明主。
想到这里,他流下了悲凉的泪水。
天地悠悠,孤独难解,谁能读懂自己的心声?
在这茫茫的人世间,最难熬的时候,便是独自落泪的瞬间。
那默默流淌的泪水,点点滴滴,孤独入骨。

02
在陈子昂去世的400多年后,一位满腔热血的抗金名将,也感受到了与他相似的孤独。
这位名将,叫做岳飞,他的悲壮事迹,举国皆知。
其时,北宋已灭,南宋苟安。
面对这破碎残缺的山河,执着的岳飞不曾放弃,心底始终燃烧着复国之梦。
公元1136至1137年,他指挥军队收复大片失地,并准备大举北上,恢复中原。
此时,软弱的皇帝,却打起了别的算盘,任命投降派秦桧为相,打击一心抗金的主战派。
大好的复国形势,眼看着就要付诸东流。
苦闷郁结的岳飞,在一个孤独的深夜,写下了这首《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他想把满腹心事,借弹琴来倾诉,但正如陈子昂所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世上知音如此之少,谁能听懂琴声中的孤独?
人生最深的孤独,莫过于偌大世间,没有人能理解自己。
只剩下一腔心事,化作夜里的独自叹息。

0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孤独,陈子昂的“独怆然而涕下”,岳飞的“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
但生而为人,之所以能够捱过生命中难熬的日子,甚至于造就一番耀眼的事业,其根源,便在于忍受孤独。
这种坚毅而刚强的意志,成就了陈子昂与岳飞,也成就了艾米莉·狄金森。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
  成为更新的荒凉
这首著名的小诗,便出自艾米莉·狄金森之手。
她的青少年生活,单调而平静,接受着枯燥无味的宗教教育。
但在她循规蹈矩的外表下,却始终住着一个诗人的灵魂。
为了更好地摒除世俗的影响,从25岁开始,她便闭门不出,专心致志地投入到诗歌创作中。
在别人看来难以忍受的孤独,成为了她源源不竭的创作灵感。
在她弃绝社交的30年间,她写下了1700多首诗歌,直至死后出版,方被世人所知。
她的诗歌,影响了一个时代,而她本人也被视为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
她忍受孤独的坚毅意志,终是给予了她理想的回报。
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孤独。
唯有克服对孤独的恐惧,学会忍受孤独的时光,才能找到此生坚持的方向,成就一番理想的事业。

04
陈子昂留下了不朽的风骨,岳飞彰显了豪壮热血的精神,艾米莉展示了忍受孤独的意志……
面对孤独而不溃退的态度,使他们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漫漫人生,总有孤独的时刻,也许独自泪流,也许无人能懂。
但请给自己一份忍受孤独的勇气吧。
也许,你便能从这难熬的黑暗中,觅得一缕永不熄灭的亮光,穿过长夜,照亮人生。

-end-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16:23 , Processed in 0.00840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