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伍必端:写生,画家一定要写生,这是基本功,也是最见功力的地方。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05:14: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21-2-20 05:16 编辑

伍必端:写生,画家一定要写生,这是基本功,也是最见功力的地方。                                                         2021-02-19 22:00                    

                          

伍必端,1926年出生于江苏南京。1938年进战时儿童保育院学习,1939年被保育院选送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绘画组学习。1948年随联大美术宣传队参加战地宣传工作,同年任《天津画报》美术编辑。1950年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1951年,以战地记者身份到朝鲜前线采访。1956年赴苏联列宾美术学院进修,回国后大力推进中央美院版画系学科化发展。1996年获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鲁迅版画奖”。代表作有素描《周总理画像》、版画《朋友、亲人、领袖》、纸版画《葵花地》等。

朋友 亲人 领袖

套色木刻

55.5cm×40cm

1979年

中国美术馆藏

第一次见伍必端先生,是在中央美术学院为其举办的“90刻痕——伍必端先生木刻展”上。不大一个会堂,人头攒动,伍必端坐在主席台上,喜气洋洋,红光满面,声如洪钟。为了这个展览,他忙活了近半个月,却丝毫看不出90岁老人的疲态。

学生叶欣评价他:“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伍先生不泯的童心来自于他热爱绘画的痴情。”朋友丁品说伍必端是内向中的激情型,他的画是一种新画面。在弟子高荣生看来,伍必端十分谦和,以平等的姿态对待任何人,亦师亦友的关怀让他受益深远。

谈到伍必端的艺术特色,版画家王炜则认为“伍先生传承了版画艺术的核心精神——奉献,并将自己的艺术奉献给了人民”。

从15岁公开发表第一件版画作品起,经历过投身革命、抗美援朝、留学苏联、教学下乡、致业版画,伍必端一生的经历不仅富有传奇色彩,其艺术探索之路也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

“在育才学校求学时,陶行知先生的‘为老百姓画画,画老百姓’对我影响很深,尽管时代在变,画的内容也在变,但这个理念从那时起就扎根在我脑海里了。”伍必端说。

丰收的喜悦

套色木刻

40cm×55cm

1979年

中国美术馆藏

育才岁月: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1937年11月,日军占领南京前几天,11岁的伍必端随姑母逃难到了重庆,进了儿童保育院。由于热爱画画,伍必端被到保育院招生的陶行知先生选中,成为重庆育才学校的第一批学生。

育才7年,伍必端接受了完整的绘画教育。当时,育才学校办在离重庆市区100多里地的乡下古圣寺,资金并不充裕,衣食住行时常没有保障。

“那个时候环境很艰苦,吃饭常常由三顿变成两顿,两顿饭里还有一顿是稀饭。”伍必端回忆,没有菜,学校给每个孩子发30粒炒黄豆,大家舍不得吃就放在口袋里,馋了就拿几个放嘴里嚼着。冬天很冷,老师们就把他们的衣服裤子分给孩子们穿……

尽管环境艰难,但那是伍必端最快乐的一段时光。育才学校的学生不是按年龄分班,而是按才能分组,与现在的教育方式迥异。孩子们入学后,被分到了音乐、美术、戏剧、文学、自然等6个专门组,而且有一大批进步青年投奔育才任教。音乐组有贺绿汀,绘画组有陈烟桥,艾青则担任文学组主任。

血的仇恨

黑白木刻

17.5cm×12cm

1941年

育才学校师生有三四百人,经费主要来自于陶行知的募捐,国民党政府没有一分钱的拨款。环境十分艰苦,陶行知秉承“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念,一切都靠师生们自己开辟。

学校没有操场,老师和学生一起将梯田压平,高一点的那块作舞台,低一点那块作操场;上山没有路,大家齐心合力开辟了一条“劳动路”。离学校不远处有一条小溪,师生共同栽树开渠,命名为“普希金林”。文学组在这里上课、开诗歌朗诵会,绘画组在这里写生。学校实行小先生制,无论孩子大小,只要学到了一点知识,就可以成为先生。当时周围有很多农民不识字,孩子们就组织附近农民上夜校,教农民认字。

不平等条约

漫画

28cm×35cm

1949年

“不仅我们的学习始终是与生活、劳动联系在一起的,陶先生还教我们自己创造条件学习。”在伍必端的记忆中,那个昏黄的下午时常在脑中浮现:那一天正好日食,陶行知让孩子们提前准备一块碎玻璃,用桐油灯熏黑,日食开始的时候就拿着这块玻璃去看太阳。古圣寺门口的两棵大黄果树上筑满了鸦巢,随着日食加深,天色越来越暗,乌鸦以为天黑了,黑压压一片,哇哇叫着回巢。

作为陪都,重庆时常遭遇空袭,为了让孩子们第一时间疏散,育才学校规定只要听到号声,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立即到操场集合。有一天夜里,孩子们睡得正香,突然号声大作,伍必端睡眼惺忪地从床上爬起来就往操场跑,结果并没有空袭,是陶行知先生从重庆来信了。

群丑抬轿,总统垮台

漫画

28cm×36cm

1949年

陶先生在信上邀请全校师生进城看话剧《莫扎特》。陶先生说:“我看了戏非常感动,莫扎特这么大的音乐家却这么贫穷。剧院在演他的歌剧,他自己却穷得进不了剧院。但他还是坚持创作,我希望你们都能来看看这个戏。”

“我们天一亮就出发进城。男孩子走路,女孩子坐船,100多里地,走了整整一天,脚底下磨得全是泡。但我们很兴奋,第二天晚上就坐在剧院的过道里看戏。”回忆过去,往事仿佛就在眼前,伍必端十分感慨:“陶先生是想让我们知道,做一个艺术家,就要在任何艰苦的条件下忠于艺术”。

枪在这儿

纸本速写

27.5cm×21.5cm

1951年

在育才学校的时候,每天早上还会举行一个“精神讲话”。有时候是陶行知讲,有时候是其他老师和同学讲。有一次陶行知说,绘画组应该要想到“为老百姓画画,画老百姓”。后来老师就常带着绘画组的孩子们到后山的煤矿去写生。

“看到煤矿工人赤身露体,浑身乌黑,用竹子做的小车把煤炭一车车从煤窑底下推上来……我们很受震撼,也是在那个时候,进步抗日、为人民画画的想法就深深扎根在我脑中。”伍必端说。

周总理画像

纸本素描

40cm×32cm

1976年

来到央美:要相信艺术家

1945年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苗头逐渐显现。育才学校有许多中共地下党员,伍必端在他们的帮助下辗转来到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内战爆发后,伍必端一边学习,一边拿起画笔,在大同、太原、张家口、石家庄等地的街头巷尾绘制宣传画。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版画有着特殊的地位。木刻刀削斧凿的刚硬线条,黑白分明的气势,切合时代需求,被广泛用于革命宣传,发挥了投枪、匕首的作用。

天津解放时,伍必端随解放军进城,他创作的《蒋介石罪恶史》系列版画甫一出版,便在版画界引起极大反响。1950年,江丰负责接管中央美术学院,23岁的伍必端作为他的助手也来到了美院,一边跟着王式廓学画,一边做助教。伍必端负责教创作课,但创作课该怎么教?年轻的伍必端犯了难。

他们过了三八线

纸本速写

23cm×30cm

1951年

那个时候,艺术学校并没有创作课的说法,绘画主要学构图。该怎么画工农兵,伍必端没有经验。这时,王式廓告诉他,要到农村去,到工农兵中去。于是,伍必端带着学生们一路从张家口走到冀中正定,边走边画。他们一起在太行山里的村庄画画,农民教他们怎么拿锄头,怎么拔草、怎么浇水,这使伍必端对农民的生活有了深刻了解。

20世纪50年代,为了培养艺术人才,我国多次派留学生赴苏联学习美术,其中学习油画的占多数,学习版画的只有两名,一位是鲁迅美术学院的陈尊三,另外一位就是年仅30岁的伍必端。留苏3年,伍必端不仅接受了严格而系统的素描、速写、水彩、版画技法的学习,而且参观了各大博物馆的丰富收藏,苏联悠久的版画艺术和丰富的版画藏品使伍必端大开眼界。3年间,伍必端创作了近百幅作品。

英雄战士

纸本素描

29cm×22cm

1951年

留苏期间,伍必端还十分注意收集苏联版画作品。他回国时带回的大量的藏品中,有木刻、铜版、石版,黑白、彩色、套色作品,使学生们大开眼界。除了制作技术,他还带回了列宾美术学院版画系全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版画系基本设施清单等资料。担任版画系第二任系主任期间,伍必端积极推进版画系向学科化方向发展,实行木板、铜版、石版工作室制,使专业教学多元并进。

伍必端除了是一个版画家,更是一个插图画家,在他的倡议下,央美版画系在1981年增设了插图专业,后扩展为插图工作室,成为中国艺术院校最早将插图学科化的院校。

教学徒工砸器件

纸本水彩

29cm×30cm

1952年

在高荣生看来,伍必端很有战略家的头脑。“在组织教学中,他聘请了全国最著名的插图和书籍装帧专家授课,现在看来,那些课程为我们后来的教学研究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插图工作室的教学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高荣生说。

得益于伍必端的改革,从上世纪60年代起,版画系便聚集了李桦、利群、古元、王琦、黄永玉等一大批艺术家,版画艺术得到蓬勃发展。谈起这段往事,伍必端说自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只是相信艺术家,创造条件让他们发挥本事和能力。

“育才和苏联的经历告诉我,教育不应该是僵化、封闭的,应该是允许实验的,要相信艺术家们的创造力。”伍必端说。

上甘岭战斗草图

纸本水彩

26cm×35cm

1954年

艺术人生:与时代同行,塑造生活之美

由画看人,由人看画。伍必端的画,极富时代特点。

从1941年15岁时创作第1幅木刻《血的仇恨》控诉日本帝国主义滥炸无辜儿童的罪行、到《蒋介石罪恶史》《上甘岭的英雄》,到《我的三峡》《喀什印象之一、之二》,再到《寂静的草地》《葵花地》,每一个时期,伍必端的作品都有着不同主题、不同的风格。

在王炜看来,现实主义是伍必端一以贯之的艺术风格。伍必端的艺术始终与生活为伴,与时代同行,塑造的是生活中的美,而不是凭空编造的。“乱,恰恰说明了他的创作始终处于一种不断变化,不断探索的状态中。”王炜说。

1973年,伍必端为中国历史博物馆绘制了巨幅工笔重彩画《李自成进北京》。他笔下的李自成没有踌躇满志、意气风发,而是带着庄敬严肃的神态进入北京。这幅画在艺术界和史学界引起了极大争议。

“闯王应该是志得意满的、意气风发的,老百姓应该是夹道欢迎、张灯结彩的……”议论纷至杳来。

然而,为了画出闯王庄严肃穆的神色,伍必端做了很多功课。

伍必端、陆鸿年《李自成进北京》

工笔重彩

180cm×400cm

1973年

“我查了很多历史资料,拜访了数位历史学家,画了十来幅草图,最终形成了目前的人物造型和构图。在当时内外夹击、外忧内患的历史环境下,闯王是不可能志得意满的。”伍必端坚持自己的意见。在他看来,尽管这幅画仍存在着“文革”时期公式化、概念化的弊病,但是自己的一次创新。

1984年画《葵花地》时,伍必端真切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以及这种美带来的心灵震颤。那年,伍必端到东北大庆油田参加一个版画展览会,在从会场到宾馆的路上,经过一片一望无际的葵花地,像金黄的麦田。

那是个晴天,微风,风一吹,葵花随着风向一会儿向这倒,一会儿向那倒,像一首交响曲。伍必端看到这样的情景,非常感动,胸中的感情无法抑制,他当即停下脚步,画了多幅速写。

回到北京后,他想用一种特殊的技法来表达这片葵花田,最终,他决定采用套色铜版画。经过几十遍的实验,他终于在一条条刻痕上凹印出了这幅随风舞动、灿烂无比的《葵花地》。

葵花地

综合版画

38cm×69cm

1984年

像这样的创作,还有很多。承载着童年记忆和欢欣的重庆、三峡,是伍必端魂牵梦绕的地方,他曾长达数月的穿梭在三峡附近的村庄、丛林中,用画笔描绘着自己心中的三峡印象。在老家江南,丰收的稻田、青板石巷、微风细雨也是他心之所系。

“写生,画家一定要写生,这是基本功,也是最见功力的地方。”70多年来,伍必端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沙漠森林,他的笔下有暴风雨的夜,有蔚蓝星空,有美丽少女,有愁苦农妇,一个跨越旧中国、新中国、跨越改革开放、跨越21世纪的中国画卷,在他的笔下徐徐展开。

悲剧——张志新

石版画

39cm×55cm

1979年

在他的画展上,有这样一段开幕词:作为从20世纪前半叶走向新中国的艺术家,在艺术的道路上,他始终将个人境遇与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举凡社会和时代需要的,他都毅然担当,潜心研究,从任务到兴趣,从兴趣到热爱,从热爱而专业。画画要让老百姓看得懂,要为老百姓而画,画老百姓。70多年来,伍必端向一代代学生传达着他的思想,他的感受,他的笔触。

正如他的学生、版画家徐冰所说:他的正直、善良,对生活、对艺术的激情,对创作、对艺术的探索的虔诚之心,反映在他每一个笔触中,每一幅作品中……

长征路上的毛泽东同志

套色木刻

106cm×114cm

1967年

长城

版画

小冶陶村长任清美

纸本水墨

32cm×21cm

1953年

小冶陶实习期间写生(农村娶媳妇儿一景)

纸本水彩

21.5cm×31.5cm

1953年

小冶陶实习期间写生

纸本水墨

27cm×24cm

1953年

和平签名

纸本彩墨

28cm×35cm

1954年

感谢志愿军叔叔

纸本水粉

75.5cm×55cm

1954年

丰收

麻胶版画

28.4cm×81.7cm

1958年

农民家中

纸本坦培拉

31cm×42cm

1958年

歇晌

铜版画

32cm×49cm

1959年

列宁与中国志愿战士

麻胶版画

55cm×47cm

1959年

双人体

纸本素描

88.5cm×65.2cm

1959年

乘电梯下井

纸本素描

19cm×26cm

1960年

伍必端、靳尚谊 《毛主席和亚非拉人民在一起》

纸本水粉

143cm×156cm

1961年

歌唱祖国

套色木刻

23cm×14cm

1962年

《九颗红心向祖国》封面

套色木刻

15cm×26cm

1965年

惯于长夜过春时

黑白木刻

46cm×33cm

1966年

戴军帽的毛主席像

套色木刻

33cm×25cm

1967年

三峡

纸本彩墨

187cm×324cm

1973年

《青年近卫军》封面

套色木刻

22.5cm×19.5cm

1975年

《铁流》封面

套色木刻

23cm×16cm

1977年

《铁流》插图

纸本水彩

28cm×23cm

1977年

激流中

纸本彩墨

42cm×54cm

1979年

空岭

纸本彩墨

36cm×50cm

1979年

重庆朝天门码头

纸本彩墨

31cm×51cm

1979年

恰巴耶夫(又名:夏伯阳)封面

黑白木刻

26.5cm×21cm

1980年

恰巴耶夫(又名:夏伯阳)插图

黑白木刻

27cm×21cm

1980年

补网
木刻
28cm×35cm
1982年

苗家女

水印木刻

30cm×28cm

1986年

播种者

水印木刻

58cm×47cm

1987年

花神

石版画

47cm×69cm

1988年

虔诚的阿訇

纸本彩墨

152.5cm×105cm

1989年

思念

纸本彩墨

181cm×120cm

1989年

纸本彩墨

46cm×76cm

1989年

在激流中

套色木刻

55cm×139cm

1990年

奔马图之一

纸本彩墨

100cm×68cm

1990年

风吹草低见牛羊

纸本彩墨

51cm×69cm

1998年

落叶归根

纸本彩墨

67cm×136cm

2001年

不要忘记

丝网版画

80cm×200cm

2005年

唐山大地震

黑白木刻

40cm×90cm

2006年

来源:人民日报文艺、今日版画、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教育报

商务合作、转载事宜请在后台留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09:03 , Processed in 0.01128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