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彭德怀称这位开国少将为老哥,他是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4 06:24: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彭德怀称这位开国少将为老哥,他是谁?                                 2021-03-02 17:37                    
             湖北天门干驿镇史岭村居住着一户贫苦农民,自家没有田产,靠着给地主老财卖命过活。
1892年,农户家新添了一位成员,家里的顶梁柱给新生儿取名为史太金,此人便是1955年将帅授衔仪式上的少将史可全。
史可全12岁开始给地主放牛,种田锄草,当他在新开垦的土地上播下第一颗种子时,他脑子里只想着今年风调雨顺,换来五谷丰登,好让一家人不至于无米下肚。
他怎么也无法预料到,他能从山沟沟里走出,成长为彪炳千秋的人物,结识万人景仰的甲乙丙丁。
童年饱受欺凌和压迫的史可全,命运的转折点在1926年。
红军的口号传到了村子里,农民运动搞得有声有色,他加入其中。
一年后,思想上有所蜕变的他顺利入党,成为了共产党的一份子。
伴随着身份的转变,史可全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他需要为党组织出力,帮助党内成员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经上级的委派,他谋得秘密交通员一职。
做秘密交通工作风险很大,相关人员的情报互通,都得经他之手传达,而他上任后接触到的前两个人,就是段德昌和彭德怀。
彭德怀众人都不陌生,共和国的十大元帅之一,老百姓们亲切地称呼他为“布衣元帅”。
他横刀立马,战功赫赫,誉满中国,对待民众没话说,对待战友和下属也是极尽关怀,就是脾气有点不好。
段德昌知道的人相对较少,他的名字在36位军事家的名单上,他更是新中国第一号烈士,烈士证书是毛泽东同志亲自颁发的,如果他不那么早牺牲,会载满功勋,家喻户晓。
1927年下半年,史可全在马家寨党组织的安排下,成了段德昌与彭德怀之间的联络人。
那时的段德昌与彭德怀,已经在红军中有了一定的声望,史可全因此干工作很卖力,甚至感到荣耀。
那时,段德昌在攻打江陵弥陀寺的战斗中负伤,史可全护送他秘密回到家乡湖南南县养伤。

南县与湖北相邻,巧的是,驻扎在当地的湘军正是彭德怀所部,段德昌得知消息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两人相识于北伐战争期间,志趣相投,都是心怀家国的人,也正是段德昌,带领彭德怀接触到了共产党。
一定程度上来说,段德昌是彭德怀的引路人。
大革命失败后,两人因手头上的工作暂时分离,再次相遇,难免喜不自胜。
很长一段时间,段德昌潜回洪湖地区,开展农村武装斗争,而彭德怀则率部随军东征,后移驻南县。
史可全为了让两位旧友重逢,两头跑,终于带着彭德怀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去到了段德昌的住所。
此次相见,两人从个人近况谈到社会时局,彭德怀还特地带去了鸡和鱼,给段德昌补身子用。
段德昌欣赏彭德怀,决定做彭德怀的入党介绍人,彭德怀早已对共产党心怀期待,欣然同意。

自那以后,史可全便专门为二人传递信息,没有出过一次纰漏。
史可全比朱德小6岁,比彭德怀大6岁,日常接触中,彭德怀与他渐渐熟络,亲切地称呼他为老哥。
段德昌伤愈前,彭德怀完成了入党仪式,伤势大好后,彭德怀嘱托史可全询问段德昌有无需要帮忙的地方,段表示缺一些枪支弹药和路费,回到洪湖开展革命活动要用到这些。
彭德怀慷慨解囊,立即命人将未上号册的私枪10支和几百发子弹以及一笔经费抽调出来,让史可全转交给了段德昌。
对外,史可全的身份是杂货店的伙计,每天操持着铺子里的生意。
每天下午五点钟,他下工收拾收拾,就可以回家。
尽管有这一职业的掩饰,为党工作久了,史可全还是被国民党军怀疑了。
段德昌前脚刚离开南县,史可全后脚就被敌军抓了起来。

逼问的手段无非就是严刑拷打,糖衣炮弹的诱惑,一度拿烧红的铁块威胁史可全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但史可全在重重压力下三缄其口,任凭敌人变换怎样的招数,他就是一口咬死自己只是普通民众。
没了法子的敌人,只好将其关进牢房,不再管他。
直到敌营长被我党收买,史可全才重获自由,与组织接上了头。
段德昌听到了事情的经过,连连夸赞史可全的勇敢,称他不愧为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
史可全参军的时候,年龄算是比较大的。1932年的时候,他已到不惑之年,不适合拿枪上前线了,鉴于之前秘密交通、粮秣运输搞的都不错,组织上索性将他转到后方管后勤了。
史可全与后勤工作缘分颇深,一干就干了大半辈子,也没挪窝。
他从连级,升到团级,再升到军团级,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史可全的职位在整个军队系统里可能不入流,起到的作用却很大。
长征时,史可全劳心劳力,为部队在困境中生存下来作出了特殊贡献。

贺龙不吝啬溢美之词,称史可全是“是红二军团的大功臣”。
土地革命时期,史可全与彭德怀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抗日时期又有一些交集。
彭德怀艰苦朴素,不喜军队中奢靡之风,如果彭德怀去各个军队视察,谁为了溜须拍马而准备一大桌子好菜,按他的脾气,是要发很大的火的。一般而言,彭德怀都吃的很素,并且讲究与战士“无盐同淡”。
某次彭德怀去二军分区走访调查,司令员许光达叫来史可全,让史可全准备一下当天的饭食。
史可全一听能见到许久未见的彭老总,心里乐开了花,但又了解彭德怀的脾性,于是没有准备鸡鸭。
但桌上还是有肉——鱼。
鱼是史可全特地下河抓来的,花了几个小时的功夫才捞到了足够分量的食材。
鱼做了汤,一大盆,端上去飘着香味,彭德怀知道这都是史可全的心意,也就放开了吃。

1955年,解放军授衔授勋,史可全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他的人生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泛着一朵又一朵,令人感慨的浪花。
本文由大荟师合伙人商城【刘尚悦】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7 18:23 , Processed in 0.00857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