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印边境冲突中国为什么一直不肯发力呢?且看历史上汉唐明地缘之殇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4 17:46: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印边境冲突中国为什么一直不肯发力呢?且看历史上汉唐明地缘之殇                                                         2021-02-27 18:18                    

                          

导读:最近中国政府主动公布了2020年6·15中印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视频,中华儿女赤子之心瞬间燃爆了华夏大地。一位团长重伤、四位烈士英勇牺牲让我们心里隐隐作痛,长期以来印度的嚣张和中国的隐忍更让我们愤懑!然而我们的确不敢发力!上个世纪60年代初那场中印冲突爆发前,毛主席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我想了十天十夜,总想不通尼赫鲁为什么要来搞我们?他尼赫鲁真想打仗啊?

团长祁发宝张开双臂挡在印度群兵面前,誓死保卫国土

20世纪50年代后期,针对印度对中国边境的不断蚕食行为,毛泽东向中国边防部队提出了“决不退让,避免流血;武装共处,犬牙交错”的十六字斗争方针。1959年5月13日,他在中国外交部关于印度外交部外事秘书谈话的答复稿上亲笔加写了一大段话。他推心置腹地说:

“中国人民的敌人是在东方,美帝国主义在台湾、在南朝鲜、在日本、在菲律宾,都有很多的军事基地,都是针对中国的……中国不会这样蠢,东方树敌于美国,西方又树敌于印度。我们不能有两个重点,我们不能把友人当敌人,这是我们的国策。”

毛主席作为熟谙中国历史的伟大战略家,自然对新中国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了然于胸。历史上汉人建立的大帝国汉唐明都有难以言说的地缘之殇——帝国边境太长,需要面对的潜在敌人很多。与此同时,帝国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周边一处告急,则会引发处处告急的连锁反应。

中国边陲极不方便投放力量,人民解放军几万人要面对印军几十万人的挑战

匈奴无疑是汉的心腹之患。汉高祖刘邦亲征匈奴遭受“白登之围”后被迫和亲。高祖死后,冒顿单于送了一封言辞极为侮辱的国书给吕后,吕后被迫忍气吞声。文帝三年(前177 年),匈奴入侵河套地区,文帝调集八万骑兵准备阻击,匈奴闻风撤走。次年,匈奴求和亲,文帝召开朝议,大臣都认为应当和亲,致使文帝放弃北击匈奴的想法。壮怀激烈的武帝,在“文景之治”积蓄的国力基础上,决心彻底解决匈奴问题。

武帝开疆拓土,扩大版图,并不限于蒙古草原。汉武帝自建元三年(前138 年)出兵救东瓯以来,战事不断扩大。特别是元光六年(前129 年),汉匈战争全面爆发后,几乎连年征发十余万将士,军需供应花费巨大。西南方面,仅平定反叛的费用即以巨万计。东北方面,在辰韩的北面,高丽、沃沮的南面,是称作东夷的濊貊。元朔元年(前128 年),濊貊首领率众二十八万人归汉,汉在此设苍海郡。苍海郡设立仅两年,“人徒之费,拟于南夷”。汉初六十余年休养生息积攒下来的财富,在十余年间消耗殆尽,朝廷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

捉襟见肘的财政,令武帝不得不放慢开疆拓土的步伐。元朔三年(前126 年),他被迫撤销建立两年的苍海郡,停止西南方面的经营,专心对付北方的匈奴。匈奴在元狩四年(前119 年)遭遇大败后,逐渐向西北迁徙, 西域成为汉匈争夺的焦点

张骞出使西域,很多水果蔬菜都是他进口的

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夏,汉武帝认为,大军已发却不能降伏大宛小国,有损汉在西域的威望,西域诸国将轻视汉朝,不利于汉对西域的统治,因此他坚持要动员全国的力量准备第二次远征。他下令赦免囚徒,让他们从军,又调集恶少年及边骑6万人,交李广利指挥,还有大量自愿从军者,远征军总数约10万之众。汉军击败大宛,威震西域。

西域诸国纷纷遣子弟入汉贡献,并作为人质。破大宛后,西汉自敦煌以西至盐泽,沿途修筑烽燧亭障,并在轮台、渠犁一带实行军事屯田,置 使者校尉管理,为去西域的汉使提供住处和食粮、饮水。在西域都护正式设立之前,使者校尉实际上成了代表西汉政府领护西域各国的官员。

大宛在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汉朝投放力量到此极为不易

匈奴经过十余年的休养,逐渐恢复元气,自元封末年起,边塞烽烟再起。征和二年(前91 年),匈奴再次侵边。次年,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等分三路出击匈奴。李广利是武帝宠姬李夫人的哥哥,颇受武帝信任。李广利纵兵深入,至燕然山时,被单于五万骑兵包围,李广利寡不敌众,投降匈奴。消息传来,武帝族灭李广利家。

平静的社会表象下,其实早已暗流涌动,并最终在武帝晚年以惊人之势爆发。太初、天汉年间,关东地区不时传来农民暴动的消息。他们多者聚集数千人,少者数百人,攻城邑,夺库兵,劫死囚,杀官吏。泰山、琅邪郡尤为严重,道路不通。武帝派兵镇压农民暴动,花费数年,才大致平定。

武帝意识到, 政策的转变已经等不到下一代了,必须提前改弦更张。征和四年(前89 年),桑弘羊等大臣提出,在轮台(今新疆轮台)开屯田,设亭障,以巩固汉在西域的地位。武帝借此之机颁布了 轮台罪己诏,批评屯田是“扰劳天下”,对外关系上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扭转了汉帝国“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的厄运。

步辇图 唐太宗会见禄东赞,就是这个禄东赞给唐朝带来巨大威胁

大唐与吐蕃,在唐太宗李世民和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带领下,两个伟大的王朝在亚洲大陆上相遇了。这两个强盛的王朝几乎同步兴衰,历史的巧合令人感慨无限。双方时战时和,有时亲密,有时疏远,彼此窥探,却又相互学习。松赞干布不仅是吐蕃政权的缔造者,也是唐蕃关系的开创者。他与文成公主的联姻是唐蕃关系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

松赞干布去世后,其孙芒松芒赞即位(650—676 年在位),汉文史书称他为“乞黎拔布”。由于他当时年幼,执政大权落入大论(宰相)葛尔· 东赞域松(禄东赞)之手,吐蕃从此进入了五十年之久的葛氏家族专权的时期,其子赞悉若、钦陵、赞婆等相继担任大论之职,直到圣历元年(698 年)葛氏家族被铲除为止。吐蕃与唐代的关系进入了连年不断的战争状态。

吐蕃与唐朝的战争主要发生在两条战线上,一是吐谷浑,另一个则是西域的安西四镇。对于唐蕃双方而言,吐谷浑的战略意义都非常重要,控制了吐谷浑,就等于控制了丝绸之路的南道。显庆四年(659 年),禄东赞正式出兵吐谷浑,在乌海东岱(今青海东格措纳湖一带)被唐朝名将 苏定方击败。但恰在此时,吐谷浑内部发生分裂,叛臣素和贵逃往吐蕃。引导吐蕃军队进攻吐谷浑,迫使吐谷浑可汗率残部数千帐北走凉州,请求内附。

吐谷浑沦为吐蕃邦国之后,形势开始对大唐不利

此后,吐蕃军队在各条战线上都取得了优势。唐高宗乾封二年(667 年),吐蕃攻破唐朝生羌十二州,控制了整个青海地区。咸亨元年(670 年),吐蕃再次攻陷唐朝西域的羁縻州十八个,又与于阗合兵攻陷安西都护府所在地龟兹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一带),安西四镇并废,形势一度非常紧张。于是,唐高宗不得不紧急将征辽东的大将 薛仁贵调往西北战场。

薛仁贵是在唐初对高丽的战争中涌现出来的名将,他是绛州龙门人,在贞观末,他作为平民应募出征,由于作战英勇,很快在战斗中崭露头角,被破格提拔为五品的游击将军。唐太宗甚至在结束辽东之役时感叹说:跟随我开国的那些将军们都已经老去了,这次征辽,夺回辽东之地并不是让人多高兴的事,我欣慰的是得到了你这样一员虎将啊!

将薛仁贵从辽东调往青海战场,一个重要后果是使唐在东北亚的军事防御受到削弱,新罗不断蚕食高丽故地,最后统一了朝鲜半岛。这也就是著名历史学家 陈寅恪所说的 外族盛衰连环性的一个表现。

靖难之役后,朱棣想方设法证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

明洪武四年(1371 年)的《祖训录》中,朱元璋宣布包括安南、苏门答腊、爪哇、浡泥等在内的东南亚国家为“ 不征之国”。朱棣通过“ 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后,在对外关系上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政策。他五次亲征蒙古,占领安南,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使司和贵州承宣布政使司,还委派 郑和六次下西洋。在他统治期间,他至少派遣过七十五个由宦官率领的使团进行海外探索。

永乐四年(1406)七月,朱棣命成国公朱能佩征夷将军印充总兵官,西平侯沐晟为左副将军,新城侯张辅为右副将军,督师南征,改安南为交趾,设立交趾布政使司。中国明朝收复越南不久,越人便奋起抵抗,虽然多次遭明军平定,但起兵潮流仍此起彼落,持续了二十年,最后更成功驱逐明人。

朱元璋置辽东都司经营辽东,后朱棣招抚女真部落,于1411年设奴儿干都司,1435年,明宣宗撤回在奴儿干的流官驻军。至此,永乐大帝的庞大帝国已经不复存在了。而退居漠北的蒙古军事贵族并不甘心失败,时刻准备伺机南下,成为明朝严重的边患,来自蒙古诸部的威胁却无法彻底根除。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

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 年)起,明朝政府在麓川一带(今云南瑞丽一带)发动了长达十年之久的 麓川之役,以平定麓川宣慰使思任发及其子思机发的叛乱,前后三次用兵,每次用兵十余万人,消耗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因此,当正统十四年 瓦剌入侵山西大同,朱祁镇决意亲征之时,明朝政府实际上面临东南、西南、北部同时开战的危险。1449 年的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标志着明朝由盛而衰。

明朝前期,西北疆界涵盖今新疆东部哈密一带。1472年,哈密卫被 吐鲁番汗国攻陷,后于1482年兴复。弘治年间三失三复。1528年后,嘉峪关以西皆为吐鲁番汗国所据。明朝力量几乎全部退到长城以内。

汉唐明大帝国除了在极为短暂的鼎盛期四方扩张之外,很快不约而同地出现在某些方向进行力量收缩的态势。中国现在的力量无疑大部分被美国和台湾方向吸引去了,超级强大的美国吸引了中国太多的注意力,中国对印度方向只得隐忍,尽量把冲突控制在小范围。

中国不能像20世纪的德国和苏联一样四面出击,与大多数强国同时为敌。要知道70多年前资本主义霸主美国在朝鲜半岛也不好发力,因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首领苏联还没有亲自出手呢?英法都劝美国见好就收,以欧洲为重,防止苏联在欧洲大规模行动——不能为了朝鲜丢掉欧洲。任何帝国的资源和能力终究是有限的——只要它没有能力合全世界为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5 07:29 , Processed in 0.00951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