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次战役后,志愿军为何不再打擅长的运动战,改为和美军拼阵地?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9 18:43: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五次战役后,志愿军为何不再打擅长的运动战,改为和美军拼阵地?                                                         2021-03-03 11:14                    
                          抗美援朝战争有一道分水岭,便是1951年第五次战役。从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到第五次战役,我军使用的都是穿插包围的运动战法;而在此战过后,志愿军主动调整战术打法,再未发动大规模的运动战,而是转入和敌人的阵地战阶段,一直相持到1953年双方停战。为何会有这样巨大的转变呢?朝鲜战争中,志愿军为何放弃运动战,跟美军打阵地战?

从战术思路而言,运动战可以说是我军最擅长的打法,无论三十年代的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还是四十年代的国内解放战争,集中局部优势兵力、大胆穿插迂回,近战夜战优先歼灭小股弱敌都是我军的看家本领,也能最大程度缩小我军人数有限火力较差的弱点,发挥灵活机动的长处,可以说是为我军“量身定制”的打法。

以解放战争中关键的48年淮海战役为例,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共60余万参战部队,如何对战并争取消灭近80万华东国民党军?使用的就是分割包围,集中局部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打法。第一阶段华野15万人围歼黄百韬第7兵团;第二阶段二十余万大军围歼黄维12兵团;最后再全军压上歼灭陈官庄的杜聿明集团30万人。

这样的打法屡试不爽,几乎贯穿了解放前的我军整个发展史,一步步促成了不断的军事胜利和新中国政权建立。那为什么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后,志愿军要果断放弃自己多年来最擅长、并且在早期朝鲜战场上也取得了成功的运动战法呢?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点原因,朝鲜国土狭小,并不十分适合大兵团的机动打法。这里涉及到战场特点问题,我军在国内战场与蒋军周旋,同样是以弱敌强,但中国国土面积广阔,部队可以充分机动迂回,不断分割蒋军,而朝鲜半岛则不太具备这样的条件。

本身半岛只有22万平方公里,不到中国的四十分之一。且南北双方沿狭长地形对峙于半岛两端,志愿军入朝巅峰兵力数超过百万人,累计出兵更超过200万,像第五次战役中朝军队及联合国军同时有上百万人在战场绞杀,兵力密度太大,如此地形下很难实现真正的运动战,我军所擅长的打法不能充分施展,效果也越来越不理想。

中美陆军实力都较强:美军武器先进、中国兵员数量庞大,双方想大规模歼灭对方有生力量,难度都很大。经过前五次战役,志愿军更需要稳定阵地、巩固阵线,从而争取有利的谈判条件,而非盲目追求歼敌数字。

第二点原因,美军不是蒋军,其陆军部队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德日等强敌交战的磨练,无论单兵素质、战术分析还是实际反应调整能力都非常强,远不是所谓怕死的“美帝少爷兵”。斯大林祝贺中国在援朝前三次战役取得大捷的同时,也提醒过志司及北京方面:运动包围的打法,一次两次很奏效,敌人不适应,但是一直用这一招来对付美国军队,是存在风险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随着与志愿军交手次数的增多,美军学会了及时建立防御圈、巩固阵地的打法,并观察出志愿军重火力较弱,后期美军即便处于弱势也不慌乱、不轻易撤退,逐渐适应并找到了对付中国军队运动打法的有效措施。基于以上原因,第五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开始主动与美军转入阵地战、坑道战,并将战线持续稳定在三八线附近,直到战争结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7 15:15 , Processed in 0.00676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