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抗战初期,徐向前的战功非常大,为什么又退出了抗战前线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3 14:20: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抗战初期,徐向前的战功非常大,为什么又退出了抗战前线                                                         2021-04-02 16:06                    
                          【十大元帅的抗战故事之徐向前】
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共开始合作抗日,红军主力部队改编成八路军,下辖3个师:115师、120师、129师。
其中,129师主要由原来的红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师长是刘伯承,副师长是徐向前,开始在山西参加抗战。
在介绍徐向前元帅的抗战故事之前,咱先来简单说说一个话题:徐向前为什么不是129师的师长?

八路军的这三个师,基本上就是由原来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改编的,115师师长是林彪,副师长是聂荣臻,都是红一方面军的人;120师师长是贺龙,副师长是萧克,也都是红二方面军的人,而徐向前作为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为什么只当了个129师的副师长呢?
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第一,当年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后,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由徐向前领导,另一部分由朱老总和刘伯承率领,后来,徐向前又率领那一部分红军西征,结果大部分都牺牲在了西北大地,所以,最后改编成八路军129师的那一部分红军,主要都是朱老总和刘伯承率领的,所以由刘伯承当129师的师长,也是没有问题的。
第二,徐向前经过西征的残酷折磨,身体变得很差,如果由他来当129师的师长,恐怕在身体上难以胜任,倒不如给刘伯承当个副师长,既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又不至于太操心。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是什么派系斗争的结果。

在抗战初期,山西是战事最激烈的战场之一,八路军三个师都要渡过黄河打击日寇,并建立抗日根据地。但是,八路军的这些抗日义举,却遭到了“山西王”阎锡山的排挤。
大家都知道,阎锡山是山西的“土皇帝”,把山西当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连蒋介石的人都插不进去,所以,当八路军在山西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时候,自然就遭到了阎锡山的排挤。
我党为了维护抗日统一战线的团结,急需做好阎锡山的工作,于是,徐向前作为阎锡山的山西五台老乡,就跟着周恩来一起去和阎锡山谈判。
其实,阎锡山早就对徐向前非常欣赏,曾经多次派人去游说徐向前的父亲,希望徐向前能为自己效力,所以,徐向前这次出马,阎锡山也是很欢迎的。最后,经过徐向前的耐心工作,阎锡山终于同意成立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动员会,并答应为八路军建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提供方便。

1938年,日寇为了攻占太原,发动了“九路围攻”,129师和兄弟部队一起紧密配合,与日寇展开运动战,四处伏击敌军,先后取得了神头岭、响堂铺、长乐村等伏击战,其中的响堂铺伏击战,就是在徐向前的指挥下打响的。
响堂铺位于河北进入山西的交通咽喉,属于太行山脉余脉,群山峻岭之间,一条满是砂石的公路(邯长公路一段)蜿蜒曲折,日军车队时常穿行,是极好的伏击地点。八路军总部决定在这里伏击日寇,129师就派出3个主力团,由徐向前指挥,执行这个任务。
徐向前深知,打仗不能盲目依赖地图,必须亲自到实地观测,以选择最佳伏击地段,于是,徐向前亲自去观测了十几里山路,给参战的3个团都选择了最佳阵地。
1938年3月30日夜里,各部队都进入埋伏阵地,静候敌军。
第二天天刚亮,陈赓突然打来电话,说发现一支日军骑兵部队出现在我方侧翼,可能是日军发现了我军的意图,陈赓就询问徐向前,是否改变作战计划。

这种敌情突变的情况,是最能考验一个指挥员谋略艺术与心理素质的,许多指挥员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制定出很好的方案,但是一遇到情况突变就容易慌神,乱下命令,结果前功尽弃。
徐向前不愧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他冷静分析后,觉得这不像是日军发觉我军意图后做出的举动,于是命令陈赓沉着待命,然后又派一个侦察参谋快速前去侦察。
侦察后得知,原来是埋伏的战士太紧张,把一群商贩的毛驴商队误以为是日军的骑兵了,虚惊一场!多亏徐向前胆大心细,沉着淡定,才没有坏事!
上午8点多,一支由180多辆卡车组成的日军运输车队,隆隆驶入我军伏击圈,等到车队全部进入伏击阵地后,徐向前下令开火,3个团的轻重火力一齐开火,一下子把日军打懵了,乱作一团。
八路军趁机发起总攻,最后将日寇的180多辆卡车全部击毁,森木少佐以下400多日寇也都被击毙,并缴获了大量军事物资,取得了一场非常漂亮的大胜!

1938年4月,徐向前率129师的一部分部队进入河北,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
河北地处平原,不同于山西,不适合打伏击战,因此,徐向前就根据河北的地形和群众基础,写出了《论河北的平原游击战》一书,有效地指导了华北平原地区的抗战。
1938年底,我党成立北方局山东分局,派徐向前率领部队开赴山东,担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统一指挥山东、苏北、皖北的部队。
1939年6月29日,徐向前的侦察员来报,一股扫荡的日军正在赶来,此时我军大部队正在外围反扫荡,徐向前的身边只有一个担任警卫任务的特务团和地方武装,怎么办?
徐向前临危不乱,决定大胆迎击,以一部正面阻击,一部迂回包抄。平日嚣张惯了的日寇,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处于八路军的两面夹击中,结果在八路军的冲击下,很快就土崩瓦解,徐向前取得了进入山东后的一个开门红!

1940年3月,日军调集临沂、沂水、铜井等地兵力,向山东纵队司令部驻地孙祖一带扫荡,徐向前立即部署反扫荡,决定在孙祖打一场伏击战。
3月16日拂晓,日军进入伏击圈,战斗打响了。徐向前亲临前线,仔细观察战场后,判断出了战斗的走向,命令部队预防敌军可能在午后发起的反扑,只要坚持到傍晚,就可以全力转入总攻了。
情况果然如徐向前所料,我军坚持到黄昏时,日军已经筋疲力尽,我军开始发动全线反攻,最后将这股日军大部歼灭!
徐向前在山东大力发展抗日政权,结果引起了国民党苏鲁战区司令于学忠的不满,叫来徐向前交涉,说只许八路军抗日,不许建立政权。徐向前针锋相对地说:“你们不给八路军一粒粮食,一颗子弹,却事事叫八路军冲在前面,我们要生存,不搞政权怎么办?”
这个于学忠是张学良的部下,也算得上是一位爱国将领,对八路军在山东的发展其实也很佩服,后来还跟徐向前、罗荣桓等人都成为了朋友。

不过,徐向前很快又离开山东,回到了延安,担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协助贺老总保卫延安。
1943年3月,徐向前又被任命为抗日军政大学校长,负责教学工作。
徐向前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再加上先后转战山西、河北、山东,身体情况越来越差,不得不住院治疗,再也没有上过抗战前线。
长期以来都有一种观点,认为以徐向前的军事才华,足以跟林彪、粟裕、刘伯承等人并驾齐驱,但可惜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出应有的能力,实在是憾事!
(参考资料:《徐向前年谱》《徐向前军事文选》《八路军》《抗日战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8 03:59 , Processed in 0.00779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