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即使用三个师来换,毛主席也不同意的红军将领,牺牲时年仅22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6 13:39: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即使用三个师来换,毛主席也不同意的红军将领,牺牲时年仅22岁                                                         2021-04-06 13:16                    
                          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群年轻人主宰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从“五四运动”到北伐,从秋收起义到长征,这群出类拔萃的年轻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推动着中国的历史巨轮缓缓前进,并最终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革命道路。
这些年轻人,来自中国的五湖四海,他们怀着同样的理想和愿望,带着共同的目的,相聚在一起,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
在这群人中,最为出色的莫过于卢德铭了。

一、出生于富裕家庭
卢德铭是四川自贡人,生于1905年6月9日。
他的父亲卢安炳是当地有名的开明绅士,不仅自己通晓四书五经和做人的道理,还让自己的儿子卢德铭从小就开始接受私塾教育。
1919年,卢德铭开始就读于白花高等小学堂。
这一年,爆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尽管这个时候的卢德铭年纪尚小,但是已经感受到了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两年之后,他考入了成都公学。在学校里面,他开始阅读《新青年》、《洪水》、《马克思传》、《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刊,接受了共产主义的思想,积极关心时事,对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和军阀连年混战的现状强烈不满,他认为:“要打倒列强,铲除军阀,只有靠枪杆子的实力才行。”

二、孙中山亲自面试的学霸
1924年初,国共合作创办的黄埔军校在广州正式开学,全国各地的热血进步青年齐聚广州。
卢德铭同这些青年人一样,抱着一腔热血来到了广州。但是因为蜀道难,最终错过了考试的日期。
在老同盟会员李筱亭的帮助下,卢德铭见到了孙中山。
孙中山看着面前的年轻人,又看了李筱亭的推荐信,就出了一个考题让卢德铭当场作答。
1924年初,卢德铭到广州投考黄埔军校,因路途遥远错过考期,通过老同盟会员李筱亭推荐,见到了孙中山。孙中山看到李筱亭写给他的举荐信,直接出了一个“当今国民革命之首要任务”的考题让其当面作答。
卢德铭听罢题目,宛若王勃再世,略作思索,就挥笔而就。
孙中山看了他的文章,忍不住拍案叫绝。
整篇文章激情飞扬,有理有据,忠胆毕露。
孙中山大喜,当即答应了卢德铭入学要求,并且叮嘱他务必言行一致。
就这样,卢德铭被破格批准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步兵队。

三、扬名于北伐军
入学一年之后,卢德铭作为东征学生军侦探长,参与了对陈炯明的东征,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屡立战功。
在北伐开始之前,卢德铭被编入叶挺独立团,担任二营四连的连长,先后在广东西江、高要、广宁与地主武装作战。
随着北伐战争的正式打响,作为先锋队的叶挺独立团成为了国民革命军的开路先锋,在平江、汀泗桥、贺胜桥等诸多战斗中,屡战屡胜。
卢德铭也因为在战斗中的优异表现,被提拔为第一营的营长。当北伐军进入武昌之后,独立团被改编为第二十五师第73团,卢德铭担任了团参谋长一职。

四、培养宛希先、何挺颖、何长工成为革命骨干
除了自己的进步之外,卢德铭还联络了其他年轻的工厂党员,如宛希先、何挺颖、何长工等人都是他的部下。
卢德铭将这些人充实在自己的部队里面,确保了整只队伍的纯洁性,在面对国民党反共浪潮时,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
南昌起义爆发之后,卢德铭带着自己的部下前往江西,还未到达南昌城下,起义失败的消息传来,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计划,并最终联系上了毛主席,参加了秋收起义。

五、秋收起义的总指挥
秋收起义之前,卢德铭率领自己的部队找到了毛主席,他的部队被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他被任命为师长、负责秋收起义的总指挥。
秋收起义爆发之后,他率领部队先后攻下了朱溪厂,龙门厂,并向长沙开进,准备武装夺取长沙,但是遭到了优势敌人的疯狂堵截。
这个时候,队伍里面出现了分歧。余洒渡等人坚持“取浏阳直攻长沙”,毛主席则根据形势提出了改变攻打长沙,转向山岭中进行武装割据的主张。
卢德铭经过权衡之后,坚决支持毛主席的作战计划和主张,支持起义部队上井冈山。
之后,在毛主席的领导下,部队由浏阳文家市出发,向井冈山进军,经桐木、小枧,到达了萍乡芦溪,并在这里宿营。
然而,江西军阀朱培德部队的江保定保安特务营,和江西第四保安团尾随而至,与工农革命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双方都损失惨重。
为了掩护部队的顺利前进,作为总指挥的卢德铭挺身而出,带领一个连抢占了附近的高地阻击特务营和保安团,不幸被一颗子弹击中右胸,壮烈牺牲。
毛主席得知卢德铭牺牲的消息之后,痛心不已,叹道:“还我卢德铭!给我3个师也不换。”
小结
卢德铭从出生到牺牲,仅仅走过了22个年月,对于当代的大多数人来说,22岁的年纪正是享受父母疼爱的美好时光,但是他却用自己的生命去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其实,在红军的早期岁月里,像卢德铭这样的年轻人数不胜数,他们一路成长,伴随着流血和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的生活。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8 03:59 , Processed in 0.00765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