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相违咫尺数日,情若千里三秋,毛润之这是在想念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6 07:30: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相违咫尺数日,情若千里三秋,毛润之这是在想念谁                                                         2021-05-05 10:41                    
                          我们常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毛润之1916年1、2月间书信里,则是这样的词句:
日来思念殊甚……
相违咫尺数日,情若千里三秋。
读《毛泽东早期文稿》至第31页,出现得最多的名字,是萧子升。
萧子升湘乡人,比毛润之小一岁,却是第一师范高三届的学长。
其弟萧子璋,亦是毛润之同学,也常通信,他后来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叫萧三。

1915年秋天,萧子升毕业,工作尚无着落。
此时,曾任一师学监的方维夏,自平江来,帮县立高小招国文老师。一时无中意人选,便去找毛润之,看有无人选推荐。
毛润之立马想到萧子升,但又知他意图在省城发展,未必愿到周边小县,于是写了封信给他,说工资还可以,那里“尚多名贤……尽有切磨之朋”……
最终,萧子升并没有去平江,而是被聘至长沙楚怡学校。
其实,这应该是毛润之最想要的结果。
因为他实在不愿跟这位好友离得太远。
我们只要看看,他给亦师亦友的湘潭老乡黎锦熙写的信,就知道了——
北京如冶炉,所过必化。弟闻人言,辄用心悸。来书言速归讲学,并言北京臭腐,不可久居,至今不见征轺之返。又闻将有所为,于此久居不去。窃大惑不可解,故不敢不言,忘察焉。急归无恋也……就良图,立运志,渴望兄归,一商筹之。生平不见良师友,得吾兄恨晚,甚愿日日趋前请教……
毛润之急切地希望黎锦熙早下决断,速速离京,回到长沙,好日日请教……
以长沙之大,人口之众,学子之多,却难觅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黎锦熙已往京师,跟萧子升的通信,因其教业繁重,已从七日一次,改为十日,毛润之心中之焦虑,可见一斑。
用焦虑一词,绝非臆测,而是有根据的。
致黎锦熙的信里,他如此剖析自我:
有用之身,宝贵之时日,逐渐催落,以衰以逝,心中实大悲伤。
他告诉萧子升:
仆自克之力甚薄,欲借外界以为策励,故求友之心甚热。如足下,诚能策励我者也。
这些师友,与吃喝玩乐无关,都有良图远志,在学业方面互相促进,时政方面观点相近。
更重要的是,毛润之自认意志不是很坚定,需要有知心交友的人,进行鞭策。
因此,期盼黎锦熙早归,能与萧子升常会,也就可以理解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9 09:35 , Processed in 0.00755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