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跨过鸭绿江:朝鲜战争初期北方高歌猛进,咱们领导人却察觉出危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8 19:10: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跨过鸭绿江:朝鲜战争初期北方高歌猛进,咱们领导人却察觉出危机                                                         2021-05-08 15:07                    
                          《跨过鸭绿江》现在热播,这里就聊聊咱们伟人这场战争前期的一系列神操作:
在朝鲜战争爆发前,毛主席等领导人曾就该采取什么战法给咱们的邻国提了建议,可惜没被接受;
战争爆发后,北方军队高歌猛进之际,我们及时发现出隐藏的危机,并抓紧做好准备;
而当北方把韩美军队压在釜山一线时,毛主席就结合调查分析,得出美国将在仁川登陆的结论。
有人觉得这是笔者在吹牛?我知道有些人更相信美国人的话。不好意思,以上还真的都是美国人自己说的。下面细聊。

我们都知道,朝鲜半岛南北分割是二战大国博弈的产物。1945年8月9日,美国向苏联提出:当日本投降后,双方以北纬38度线为界各自占领南北。这一提议获得了苏联的同意。在日本投降后,双方按照这一约定,北边由苏军进入接受日本投降,南边则由美军负责。到了1948年8月,南边在美国的支持下成立了大韩民国;而在北边,也于9月在苏联的支持下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好好的国家被一分为二,这就是小国的悲哀,如果地理位置不重要也就罢了,如果恰巧身处大国的夹缝中,其国运往往会很悲惨,世界上最知名的两个例子:西方的波兰,东方的朝韩。
同时我们要注意,无论南北政权,他们的成立都是“捡”来的,没有经过中国这样的艰苦奋战。因此,他们接下来在战争中的外行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任何一个领导人,都会有一统祖国的雄心,南边的金和南边的李都是。至于谁敢先动手,那就看实力了。1949年1月至1950年6月,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共发生2000多起纠纷的,大战一触即发。

在与苏联沟通后,1950年5月13日,北方首脑来北京会见了毛主席。同时,老大哥也来了电文,声称自己只能对北方提供有限支持。看到这种情况,虽然咱们也一穷二白,但鉴于唇亡齿寒,毛主席表示可以对北方提供援助;同时,为了防止美国介入,主席还询问是否需要咱们向中朝边境派兵。
但北方首脑对此一口回绝,他认为自己能在一个月内结束战事,毕竟他的军队骨干,是数万在中国久经沙场的朝鲜族老兵;而南边,则是由一群伪军、警察组成的乌合之众。此外,北方的武器来自苏联援助,战斗力强大;而南边则是日占时期的老旧装备。
咱们伟人暗示对方:韩国是由美国一手扶植起来的代理人,而半岛正在美国东北亚战略体系中又有着重要地位,不能排除其出兵介入的可能性。但对方仍无动于衷,也许他认为,美国之前都没帮蒋,如今怎么会救李?
但这两种情况完全是不一样的。

据历史学家沈志华先生研究称,在当时,毛主席曾再次建议:若想速战速决,朝鲜人民军应当绕过城市,避免一城一地的无谓争夺战,而是直接杀向对方的军事基地,以最高的效率铲除对方有生力量,如此一来,城市将不战而溃。此外,主席还承诺,如果美国出兵,我们一定会参战。
但随后的战争进程体现出,对方并没有采取我们的建议,这也给了美国以充裕的准备时间。
当然了,初期的人民军凭借绝对碾压的军人素质、先进的武器,一度把南边打得满地找牙。6月25日战争爆发,6月28日夺取汉城,7月20日占领大田,7月24日占领木浦,7月31日占领晋州,韩美军队撤退到釜山。此时的北方,已占领朝鲜半岛90%的土地,看似胜利在望。对于当初来自中国的建议,北方首脑此时也许更加不以为然。
然而,此时的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已经在策划仁川登陆。

但凡事经历过大战、有丰富战争经验的领导人,都会察觉出危险。7月5日,在人民军高歌猛进之际,斯大林询问中国是否会向鸭绿江畔派出大军以防万一。而在实际上,周总理早已派了自己的助手柴军武前往平壤,密切关注人民军的动向,并询问对方是否需要什么建议、协助,但被自信的对方拒绝。
但多年与更为强大敌人的作战经验,让我们的伟人敏锐察觉出危险。在战争进行时,中国的情报人员已经获悉,美国正在日本港口大批集结军力;与此同时,在釜山一线,美军一直在强化防御,而在日本现成的两个精锐师却按兵不动。这一切,让伟人判断:美国将有大动作。
同时,对于北方暴露出的问题,密切关注战场的毛主席也得出了自己的看法:人民军过于重视城镇,没有对敌人残兵穷追猛打,给了对方再次集结的机会;战线过长,却没有足够的预备役人员;人民军在金浦建设机场极为不理智,应当果断转移。
因此,他得出结论:北方的攻势将在八月中旬开始走下坡路。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8月初,他派我军的著名参谋、“洛阳才子”雷英夫前往日本,实地调查美军的动作。

据调查,日本主要港口停满了来自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军舰,大量军事人员在进行两栖登陆演练。这引起了雷英夫的警惕,毕竟在多年前的太平洋战场上,麦克阿瑟多次采取过类似战术。而且,这次登陆不是为了解救釜山,而是为了给人民军以致命打击。
在综合各项情报、认真分析地图后,雷英夫尝试以美国人的思维去推算对方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最终选定了6个可能的登陆点;在此基础上,他结合对麦克阿瑟性格的理解,选定了可能性最大的地点:仁川。
8月23日,雷英夫将自己的结论上报。随后,他根据毛主席的指示,提交了三页有关麦克阿瑟生平经历、个性特点、思维方式以及之前常用战术的分析报告。结合这些分析,麦克阿瑟将要登陆仁川的结论几乎板上钉钉。
随后我们把这一情报通报给了北方;巧合的是,苏联的类似结论也几乎同时到达。然而,北方首脑对此并不以为然,甚至连在仁川港埋设地雷的动作都不愿意干。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们就很熟悉了。9月15日,1.3万美军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登陆仁川,其后向汉城浩浩荡荡的推进,腹背受敌的人民军一溃千里。
对于这一结果,我们的领导层早有准备。1950年7月13日,正在北方高歌猛进之际,我们未雨绸缪,成立了东北边防军,增强边境防御;8月5日,毛主席要求东北边防军在8月底完成作战准备,以便于能在9月上旬入朝参战。
而在仁川登陆后,我国政府几乎每天都通过广播警告美国不可跨过三八线,周总理甚至召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要他转告美国政府:“若美军跨过三八线,侵略朝鲜,我们不会坐视不顾。”
但当时对中国极端轻视的美国上下,对此并没有重视,反而认为是我们在虚张声势。于是随后就有了让美国人痛不欲生的云山伏击战。
正是以毛主席为首的领导人的未雨绸缪,才使我们在朝鲜战场掌握了初期的主动,说这是“神操作”并不为过。同时,通过朝鲜战争,让中国彻底挺起了腰杆,也彻底改变了西方对中国的看法。
还有,自此以后,面对来自中国的警告,他们再也不敢不当回事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4 11:08 , Processed in 0.00713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