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捡漏王”马未都,为何从未收藏字画文物?水太深只是一个原因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18 18:44: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捡漏王”马未都,为何从未收藏字画文物?水太深只是一个原因                                                         2021-05-18 15:58                    
                             

说到文物界的“捡漏王”马未都,相信对文物有较深了解的人都知道马未都的大名。马未都是一位作家、编剧、学者,更是文物收藏家。作为热爱文物的收藏家,马未都和文物的渊源极深,可以说后半生一直奔走在回收文物的道路上,为我国的文物事业做出了许多的贡献。他利用自学的文物学识捡漏了许多价值极高的文物,还懂得利用文物的价值将其价格翻了好几倍,可以说他就是我国文物界“捡漏”代表人物,创造了许多的捡漏传奇。但有一点非常奇怪的事,马未都从来不收藏字画文物,水太深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马未都和文物结缘后一头扎进文物世界

马未都成名之前其实做过很多职业,设计领域非常广,作为一个聪明人,马未都一直都很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一旦确认要这一行业发展下去就会尽自己所能将事情做法,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从事的行业和未来。在还未接触文物的时候,马未都的职业和身份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着,80年代时文学写作非常受欢迎,于是他不顾一切投入到文学创作中,让人没想到的是他写出来的作品还挺受欢迎的,尤其是他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小说《今夜月儿圆》受到了极大的反响,引起了狂热的文学热潮。

后来随着影视行业开始兴起,他又开始被吸引,他深知这一类型的行业在未来很受欢迎,于是又投入到影视行业中。作为聪明人他知道怎么发挥自己的特长,他的路并不是演员,而是编剧。他用自己的实力编写了许多的剧本,获得了制作人的认可,因此做编剧那些年,马未都靠着自身的优势比别人吃香很多。马未都的文物开始结缘得益于收藏家王世襄先生,他接触到文物后立马被文物所吸引,毅然决然地放弃自己原有的职业投身到文物事业中,他这一做就是30年。

马未都为什么不收藏古书字画,水深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他自学许多文物知识,通过灵活的大脑和执着的精神变成了文物界的大人物,创造了非常多的文物神话,只要是有文物的马未都都会收藏,但多年来却从来没有收藏过任何一幅书法字画,按照马未都本人的说法可以分为几点。第一、术业有专攻,专门的事情交给专门的人员。马未都虽说在文物界有一定的名气但在书法绘画方面的造诣却不高,属于门外汉收藏家,所有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是选择不接触这个陌生的领域。

第二、古书字画难以保存,稍有不慎就会毁掉。

相比对于其他文物来说,古书字画的寿命更加短,这些字画能够留存至今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历经千年的时间它们非常脆弱,稍有不慎很可能就会毁掉一张价值千万的古画。而且收藏古画的环境和设备要求也非常高,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资金。

第三、没有投资的本金和经验。

古书字画价格是非常珍贵的,但凡是具有研究价值的都很值钱,而且市场上有很多的赝品,很可能随意拿起的一幅就是伪造或者是后人临募的。收藏书画的代价太高,虽说马未都也有一定的积蓄,但缺少经验,还是坚持在自家擅长的领域会比较好。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9 00:25 , Processed in 0.00679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