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个流传百年、祈求平安的玉牌,火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23 05:18: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这个流传百年、祈求平安的玉牌,火了                                                         2021-05-22 16:08                    
                          1978年,杨绛先生呕心沥血之作,《堂吉诃德》中译本正式出版,轰动全国!
这场在全中国掀起浩大声势的译本,在被文革耽误了整整13年后,终得以面世。
但对着这来之不易的巨大荣誉,面对媒体时,杨绛先生只喃喃地说道: “我只要我们仨平平安安就好了。”
“我们仨”指的是她杨绛、丈夫钱钟书和女儿钱媛。

突然想到1000多年前,岑参远赴西域任职之时,与故人马上相逢。
即便已因思乡满心伤痛,眼泪浸湿双袖,依旧不忘拖老友给家里人捎一句平安: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纵有千言万语想,到嘴边也只是轻轻化作一句:平安就好。
对中国人来说,平安二字,承载了太多的祝福和牵挂。

明朝有位琢玉大师陆子冈,其玉雕技艺享“吴中绝技”。
他能将玉簪上的水仙雕刻的如发丝纤细而不断,甚至能让自己的作品与唐伯虎的画齐名,连明穆宗朱载垕都赞赏不已。
却在密友远行时,赠给他一块平滑无痕、没有任何纹饰的玉牌。

平滑即平安,无饰即无事。意即平平安安,无事烦扰。
简简单单,却给了远行好友最长足的陪伴。
至此,无饰牌(又称“无事牌”)流传开来。

自明末清初以来,只要是秀才进京赶考,家人都会为其佩戴一枚平安无事牌, 祈求一路平安,金榜题名。
即便是到了今天,平安无事牌仍常被长辈赠予求学的小辈,愿其一生顺遂、实现朝云志。
也常在爱人之间互赠,既为定情物,又能求一份平安愿,此间深情,不必多言。

用其赠与亲友,祈愿平安、健康、吉祥、如意——“无事是贵人”。

我们刚刚经历过2020这个多事之秋。平安无事,成了每个人心底最简单的期盼。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9 00:25 , Processed in 0.00716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