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石砚.石砚石砚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10 05:00: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石砚.石砚石砚                                                         2021-06-07 06:20                    
                          好端端的一个龙潭坡,被修铁路的人们从六家堡、王家院那边起,到我们大乐歌寨子面前,硬铮铮地由中间拉开了一条长长的大口子。先是听到“轰隆隆”的放炮声和远远传来的鸡公车的“咕咕”声,后来就说是拉平了。那么大的一座山,怎么说拉平就拉平了呢?我有些不信,就相约了两个小伙伴去看个究竟。
龙潭坡离我们寨子并不远,一个放学的中午,我和另外两个同学连家也没回中饭也没吃,就绕过红籽刺扎成园子的寨脚,穿过一道道田坎,爬上一处缓缓的土坡,上到铁路的高填方。这时节,太阳正爬上头顶,明晃晃的,却并不怎样地热人,后山呢,是一色的青翠,那棵岩梢子树依然高高地挺立着,有两只老鹰在树顶的上空盘旋;庄稼人把秧苗插进田中,早已洗脚上坎,插得早些的田块,秧苗绿油油的,已经封了水面,各色蜻蜓仿佛刚散尽翅膀上的湿气,贴了秧苗尖上飞动着,有时会在秧叶上点一下又腾地飞起,汇成一潮一潮的,近了时还会听到它们翅膀“嚓嚓”的轻微扇动声。
“啊呀!”沙子哥先自叫了起来,“看得到马场垅了哩!”

我不信。这会儿虽然脚软,却还是加快了步子爬上坎去,一定要看个究竟。我立在仍是乱石成堆的高填方处,气未喘匀就用手打了一个遮阳。确确地,一点不假,在我们小小人的心中一直很远很远的马场垅,仿佛一下缩近了许多,垅口那棵皂角树两边炸开过的白色岩石也看得清清楚楚。“啊!太好了!”我禁不住这样说。因为,我和祖母去赶马场时,可是要走很长很长的时间才靠近马场垅口的啊!这下好了,就是祖母叫我背负再重的东西去赶场我也不怕了。我们三人不禁欢呼起来,竟忘记中饭未吃,小肚子里正在“咕咕”地叫唤着哩!
倏地,我的脚一滑,一块踩翻的石块恰好砸在我的脚背上,好一阵生疼,我“哎呀”一声,拾起那块石块,正要将它远远地抛弃,手却又在半空中停下了。
“怎么呢?”沙子哥问。我没有回答,却叫他们过来,说你们好生地看看这块石块。他们走过来看了看,“嗨!不就是一块石块么?”
“是的,它确实是一块石块。”我说:“可你们仔细地看,它是一块什么样的石块呢?”二人还是摇摇头。我说:“这种石块好象是可以做砚台的那种哩!不如我们捡几块回家去试试如何?”当然,他们都同意。这样说过,我们也不再往马场垅那边看稀奇了,就着心把意地在那高填方上寻找可以做砚台的石块。
龙潭坡是一匹石夹泥、以石为主的荒坡,生长有几棵松杉也是千年不长二寸、稀稀落落的那种,我们附近几个寨子因为田土有富裕,没有谁会动脑筋在上边去种什么庄稼,放牧的人呢,也从来不把牛马赶到上边去。可龙潭坡东可遥望马场垅,西可通达县城直至安顺,南面是一片好生宽绰的地坝,而北面呢,便是两汪大小不同的深不可测的大龙潭和小龙潭了。就地势来说,这龙潭坡还算是一块宝地。大小龙潭再往北,跨过一片不大的田原,是一个居住长坡岭下、有二三十户人家名叫黑土田的寨子。这寨子与我们寨子相邻,原本是出门就可以相互打一声“呜呼”的,可因了这铁路的高填方一挡,出了寨门口,最多就只能看见那寨子的几棵树尖尖了。后来我们才知道,我们这一带在很古很古以前,原本是一片汪洋大海,龙潭坡是地壳发生剧烈突变时才形成陆地的,修铁路炸山时,还炸出过不少鱼的化石,可惜因无知无识,这些鱼化石都被人们一个个地毁掉了。那么,龙潭坡下的大龙潭和小龙潭会不会是地壳变化时没有完全翻上来的海峡呢?或许是的,不然,我长这么大,还没听说有人敢下大龙潭和小龙潭去游泳过哩!
小学校的黄老师认真地看了我们拣来的石块,不禁频频点头,夸奖说,你们什么时候都想到学习,是一件值得表扬的事情。要知道,我们那所民办小学,直到三年级下学期之后才准学生使用钢笔和铅笔,此前一直是用毛笔写大小字、做算术题哩!笔和墨当然是黄老师进县城代买的,可砚台呢,当初是用瓦片、石片替代,现在就靠我们拣来的这种石块一刀刀地刻出来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3 03:53 , Processed in 0.00696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