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就留下两首诗,其中一首很少有人知道,另一首却被誉为唐诗之首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13 05:59: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他就留下两首诗,其中一首很少有人知道,另一首却被誉为唐诗之首                                                         2021-06-12 09:31                    
                          

他就留下两首诗,其中一首很少有人知道,另一首却被誉为唐诗之首

在我国的文化当中,古诗当是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而在盛唐时期,大唐盛世的繁华昌盛多多少少都融进了当朝的诗歌当中,因此,提到古诗,便会想到中国,提到中国的古诗,则会想到唐诗,而提到唐诗,最先想到了也就是李杜人等了。

不论是大李杜还是小李杜,在唐朝这个诗人层出不穷的时代,他们能够脱颖而出自然有其过人之处,不论是作品的质量还是数量,都能得到保证。只是他们额的作品虽好,流传千古的不再少数,但是这唐诗之首的位置却不是他们所得,而是被一个叫张若虚的人摘得。



如果不是对古诗这一块很有研究,或者已经过了上学时期被老师逼迫背古诗的年纪,张若虚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都有点陌生。这也怪不得大家,这位老先生和李杜等人比不得,人家的作品随处可见,见得多了自然也就成了熟人。可是张若虚这个人,生卒年月不可靠,留下来的作品,翻遍了古籍也就在《全唐诗》里找到两首,没有曝光率,自然就没有多少粉丝,所以张若虚籍籍无名,也算是情有可原。



可是将籍籍无名这个词用在张若虚身上,似乎又极为不合适。前面也说了,对张若虚不了解的人,是因为对古诗词没有什么兴趣,可是对于喜欢古诗词,特别是对唐诗十分感兴趣的人来说,张若虚这个名字有点类似于扫地僧般的存在。也就是说这位老先生要么就不写,一旦写了,那就是惊艳千古的作品。



张若虚在《全唐诗》中作品,有一首叫做《代答闺梦还》。这一首诗着实没有什么名气,熟悉的人少之又少,但是这并不说明这首诗写的不好。研究古诗词的人经常被这首诗给吸引,甚至有人认为,能够写出来这样的作品,已经足够张若虚吹牛了,只是张若虚这个人太低调,这首诗的粉丝也不给力,所以也就只能被埋没了。



但是还有一首诗就不同了,名字叫做《春江花月夜》,虽然当初上学时有很多人都因为要背诵这首长达36句的诗歌而感到头疼,可是细细品尝下来,此后便会因为曾与这首诗相会而感到幸运。张若虚没有给后人将大道理,也没有一味的描绘山光水色,简单清丽的诗句朗朗上口,从景色到情感,在到宇宙的奥妙,张若虚用一首诗的长短容下了一个世界,这样看来,区区36句的长度,简直是不能再精炼了。



《春江花月夜》素有“孤篇盖全唐”的美誉,连大李杜和小李杜都没有办法获得这样高的赞誉,否则也该来个“两篇盖全唐朝”。而正是这个孤,也说出了张若虚作为一个天才的孤寂,毕竟古诗千千万,能和他的诗相呼应和的,至今没有找出来一首。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8 20:51 , Processed in 0.00740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