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哥窑之谜是中国瓷器史最大悬案,这三类真假难辨哥窑瓷从中搅混水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1 23:08: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哥窑之谜是中国瓷器史最大悬案,这三类真假难辨哥窑瓷从中搅混水                                                         2021-07-01 20:52                    
                          

作者:M·辰

#瓷器篇—24#

亲爱的小伙伴们,感谢您一路支持、跟随“走遍世界博物馆”从文明古国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腊墨西哥伊朗、中国一直走到欧洲系列的俄罗斯以及亚洲系列的土耳其等。现在,2021年重头戏——“瓷器篇”正在进行中……速度围观啦!

(哥窑灰青釉葵花式洗,宋;故宫藏。下同)

前面说到: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是中国瓷器史上谜案最多的一个名窑。其中,谜案1:哥窑的产生年代是否是宋代,现仍处于确认状态;谜案2:已知的与古文献记载相近似的各种“哥窑瓷”,其中是否有真的哥窑瓷?包括故宫博物院等收藏的传世哥窑瓷;谜案3:如果已知的近似哥窑瓷都不是哥窑瓷,那么真的哥窑瓷在哪儿?……

今天,咱们接着说哥窑——传世哥窑龙泉哥窑哥窑型哥窑

(本文图片由M·辰、福元拍摄,版权所有

对哥窑瓷有所了解的瓷友,大多都有过这样的体会:跟哥窑有一腿的“哥窑瓷”名目繁多,上到故宫博物院所藏“传世哥窑”,下到海底打捞上来的各种“沉船哥窑”,再到古文献上所说的龙泉产地的“龙泉哥窑”以及考古发掘出来的各种“哥窑型哥窑”……,总之,凡是能跟“哥窑”沾上边的都被带上了“哥窑”之名,嘿嘿,论蹭热点咱瓷器界也不输娱乐圈哒。

传世哥窑、龙泉哥窑、哥窑型哥窑……哥窑系这么多成员中每一支是个什么情况?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下面,分别来做解析。

传世哥窑

上世纪30年代,故宫工作人员在清理故宫旧藏时,发现了一批与古文献中所记载的哥窑瓷非常近似的瓷器,其“金丝铁线,紫口铁足”的特点,让故宫的专家们想到了传说中的哥窑。由于所有档案资料中都没有关于这批瓷器身世的记录,为慎重起见,工作人员以“传世哥窑”为它们做了命名。

传世哥窑中包括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以及国外一些大博物馆中所收藏的“哥窑”瓷。另外,业界对这些传世哥窑瓷还有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即,在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默认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指的就是传世哥窑。

但是,传世哥窑到底是不是古文献中所说的宋代哥窑?现在仍是个未知数。其身份的鉴别估计是要等到有出土器来佐证的那一天了

龙泉哥窑

根据古文献记载,哥窑产地为(浙江)处州龙泉县。因此,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浙江省文管会即对龙泉地区的大窑、金村窑址等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出土了一批黑胎青瓷。这些黑胎青瓷上布有开片纹,其特征也和文献上的哥窑相符合。但由于没有标准年代器出土,故而无法确定该地区所出土的黑胎青瓷就是文献中所说的“南宋、哥窑瓷”。尽管这些黑胎青瓷最符合文献中“龙泉出哥窑”的地理位置之说,但因缺少过硬的年代证据尚不能做定论。因此,业界将这些龙泉地区出土的、具有哥窑特征的出土器称之为“龙泉哥窑”。

哥窑型哥窑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对杭州凤凰山老虎洞窑址(下称“老虎洞”)进行发掘时,出土了与传世哥窑非常近似的瓷器,甚至有一件出土标本与传世哥窑葵口洗的造型几乎一模一样。经技术分析得知,老虎洞“哥窑”标本在瓷胎构成与釉料成分上与传世哥窑的元素非常接近,而与龙泉哥窑却有较大差异。由于瓷器中的微量元素可以揭示产地特征,由此确定了传世哥窑与老虎洞哥窑属同一产地,而非出自龙泉窑。

幸运的是,在杭州老虎洞窑址中发现了一件带有八思巴文字的瓷器,很明显它是元代窑口,因此确定了老虎洞窑的年代是元代而非南宋。

之后,相继出土、出水的一些具有哥窑特征的瓷器,经过技术分析与比对,都与老虎洞哥窑瓷相近。因此,业界将这些“哥窑”瓷以“哥窑型哥窑”称之。

之所以将这些极可能是元代所产瓷器跟“哥窑”搭上关系(哥窑应是宋瓷),是因为“哥窑宋代说”仅见于宋之后的文献,且文献中明确说明了它来自于传闻。鉴于目前在宋墓、宋文献中皆未看到有关哥窑的明确记载与实物,因此一些专家认为哥窑也有可能出自元代,进而为这些瓷器加载了“哥窑”的标签。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各位弄清楚传世哥窑龙泉哥窑哥窑型哥窑的身份标签了吗?

本文图片器物简历:哥窑青釉葵花式洗。高3.5厘米,口径12厘米,足径8.8厘米。洗呈葵花瓣式敞口,斜直壁,矮圈足。通体施灰青色釉,釉汁厚润,釉面满布开片,纹片大小相间,大片的纹线呈铁黑色,小片的纹线呈金黄色,俗称“金丝铁线”。内底中心微凸,外底有6个支钉烧痕。此洗造型玲珑小巧,典雅可爱,是宋代哥窑瓷器中的精细之作。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公众号、搜狐号“走遍世界博物馆”,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馆。谢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8 20:50 , Processed in 0.00741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